查文庫>閱讀答案> 文言《越州趙公救災記》閱讀練習(附答案)

文言《越州趙公救災記》閱讀練習附答案

文言《越州趙公救災記》閱讀練習(附答案)

  越州趙公救災記

  熙寧八年夏,吳越大旱。九月,資政殿大學士、諫議大夫知越州趙公,前民之未飢,為書問屬縣:災所被者幾鄉?民能自食者有幾?當廩於官者幾人?庫錢倉廩可發者幾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幾家?僧道士食之羨粟,書於籍者,其幾具存?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州縣吏錄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萬一千九百餘人以告。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得粟四萬八千餘石,佐其費。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憂其眾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異日,而人受二日之食。憂其且流亡也,於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計官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職而寓於境者,給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為之告富人,無得閉糶;又為之出官粟,得五萬二千餘石,平其價予民。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為工三萬八千,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而待熟,官為責其償。棄男女者,使人得收養之。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A、知越州趙公知:主持

  B、災所被者幾鄉被:遭受

  C、僧道士食之羨粟羨:羨慕

  D、計官為不足用也計:考慮

  (羨:剩餘的,多餘的)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D)

  A、前民之未飢蚓無爪牙之利

  B、為之告富人如姬為公子泣

  C、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給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D、憂其且流亡也不出,火且盡

  (A、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的`;B、替/向,對;C、錶轉折/表遞進;D、副詞,將要)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趙公為不能自食者採取的措施的一組是(B)

  ①使各書以對而謹其備

  ②公斂富人所輸,及僧道士食之羨者

  ③使受粟者男女異日

  ④於城市郊野為給粟之所

  ⑤又為之出官粟,得五萬二千餘石,平其價予民

  ⑥計其傭與錢,又與粟,再倍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④⑥D、②③⑤⑥

  (見第二段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在百姓還未鬧饑荒之前,趙公就發文屬下各縣,調查瞭解,周密佈置。

  B、趙公擔心受災百姓領取糧食時相互擁擠,要求男女分日領取,每人一次性領取兩天的糧食。

  C、趙公估計發糧的官吏不夠使用,於是把沒有實職而居住在境內的官吏召集起來,讓他們參與發放救災糧食。

  D、面對旱災,趙公採取了多種救災措施,其中有免費發放救災糧食、以工代賑、鼓勵借貸和救養遺棄兒童等。

  (一天領取兩天的糧食,而不是隻發放兩天的糧食)

  5、翻譯下列句子:

  ⑴故事,歲廩窮人當給粟三千石而止

  翻譯:按舊例,每年官倉能夠拿出救濟窮苦百姓的糧食只有三千石。(重點考查故事歲廩的意思)

  ⑵為糶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糴者自便,如受粟

  翻譯:總共設定了十八處賣米的地方,使買米的人就像領取米的人一樣方便。(重點考查糶凡糴的意思)

  ⑶民取息錢者,告富人縱予之

  翻譯:老百姓要借用有利息的錢,官府就要求富戶儘量借給他們。(重點考查息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