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阮小鹹詩集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阮小鹹詩集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阮小鹹詩集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1—6題。共22分。

  《阮小鹹詩集》序

  清梅曾亮

  江寧郡城,其西北包十餘山,林壑深遠,而秦淮、清溪之水縈帶其下,其跡雖或存或湮,或而清淑之氣猶足以沾溉人物。故士生其裡,多跌宕自標異,或真樸無文飾,有六朝人餘習,其衣冠言動,與南城人風氣固殊也。以餘相知,若嚴君小秋、汪君鄴樓、車君秋舲、陸君香筠、汪君平甫、方君慎之及小鹹,所居相去率不過一二里。而諸君皆多文酒之會,時相與攜榼訪勝,極乎山砠水涯,歡吟醉呼,窮日夜,披林莽,逐星月而歸,以為常。小鹹雖與諸君倡和相得,而終歲授徒,於文酒之樂不多與也。

  及餘自京師歸,北城諸君凋逝殆盡,慎之亦久客不能歸,獨君年已七十,尚授徒如故。餘因嘆年未甚耄老,而自里居後,山城孤寺,往往多獨遊,少與偕者。見少年遊從意氣之盛,追念昔時同輩,邈焉難求,而寂寞自守,得臻乎老壽如君者,為可幸也。

  乃未幾而君亦旋卒,君之子肇星以詩稿屬序。餘讀之,清婉恬適,如君其人,不以其不得志於有司①也而有怨詞,有矜氣,真德人之音也。昔與君及鄴樓、香筠同肄業於尊經書院夜歸市戶皆靜閉獨吾三四人履聲滿街讀君詩忽忽不覺為數十年事也

  咸豐二年九月序。

  選自《柏梘山房文集》

  注:①不得志於有司:韓愈《送董邵南序》:“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於有司。”意為科舉未考中。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其跡雖或存或湮 跡:遺蹟

  B.多跌宕自標異 跌宕:放縱不羈

  C.窮日夜 窮:窮盡,窮極

  D.披林莽 披:撥開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 其西北包十餘山 ②清婉恬適,如君其人

  B.① 而諸君皆多文酒之會 ②真德人之音也

  C.① 逐星月而歸 ②而自里居後

  D.① 君之子肇星以詩稿屬序 ②不以其不得志於有司

  3.下列各組句子,全都屬於側面襯托阮小鹹的人物形象的一組是( )(3分)

  ①而終歲授徒,於文酒之樂不多與也②君之子肇星以詩稿屬序③或而清淑之氣猶足以沾溉人物④往往多獨遊,少與偕者⑤清婉恬適⑥寂寞自守

  A.①③④B.④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

  4.下列各項對文章的闡述不準確的一項是( )(3分)

  A.阮小鹹是封建社會里一個清貧的讀書人,以教書為業,一生默默無聞,最後老死於鄉里。

  B.作者從京師回到鄉里後,大部分朋友已然離開人世,物是人非,作者表達了對人生的無常、悲歡離合的感慨。

  C.阮小鹹雖然年逾七十,依然教徒如故,閒暇之時自己獨自出遊,仍然把持著寂寞自守的情操。

  D.阮小鹹去世之後,作者為其詩集作序,感慨阮小鹹的作詩和做人如出一轍,不因科舉失利而自怨自艾,而是仍然能端莊之氣。

  5.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昔與君及鄴樓香筠同肄業於尊經書院夜歸市戶皆靜閉獨吾三四人履聲滿街讀君詩忽忽不覺為數十年事也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小鹹雖與諸君倡和相得,而終歲授徒,於文酒之樂不多與也。

  譯文:

  (2)乃未幾而君亦旋卒,君之子肇星以詩稿屬序。

  譯文:

  答案:

  1.A(跡:痕跡,指前一句水的痕跡)

  2.B(B 都是“的”。A.① 它的②這個C.① 表修飾 ②錶轉折D.① 把 ②因為)

  3.C(①⑥屬於直接刻畫阮小鹹的人物形象②屬於描寫阮小鹹兒子的舉動)

  4.C(獨遊的人是作者)

  5. 昔與君及鄴樓/香筠同肄業於尊經書院/夜歸/市戶皆靜閉/獨吾三四人履聲滿街/讀君詩/忽忽不覺為數十年事也(斷錯2處扣1分,扣完為止)

  6.(1)阮小鹹雖然也和大家一起唱和,但是他一年到頭要教授學生,所以沒有過多參與為賦文飲酒的樂趣。

  (2) 然而過了沒多久,阮小鹹就很快去世了,他的兒子阮肇星把他的詩稿給我要我作序。

  【參考譯文】

  江寧郡城,它的西北有十多座山,林木茂密,溝壑縱橫,深不可測,秦淮河和清溪的河水如同帶子一般環繞在林壑之下,水流的痕跡雖然有時明顯有時湮沒,但是那種明朗純淨的氣息還足以沾染澆灌出傑出人物。所以士人生在那裡,大多都放縱不羈,標新立異,也有人為人純真,不喜偽裝自己,有六朝遺留下來的風氣,這裡士人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和南城之人的風氣非常不同。就我所相識的,如嚴小秋、汪鄴樓、車秋舲、陸香筠、汪平甫、方慎之及阮小鹹,他們居住的所在相互距離都不過一二里。而大家常常舉行賦文飲酒的聚會,常常一起拿著酒杯拜訪勝景,在山水之間極盡歡樂,喝醉了,快樂地大聲呼喊,盡情享受白天和黑夜,撥開樹木在深林中往來,直到天上出現了星星和月亮才回家,這些都習以為常了。阮小鹹雖然也和大家一起唱和,但是他一年到頭要教授學生,所以沒有過多參與作文飲酒的樂趣。

  等到我自從京師歸來,北城的諸多朋友大都已經不在人世,方慎之也客居他鄉不能回來,只有阮小鹹已經年過七十,還像原來一樣在教授學生。於是我感嘆道,自己還沒有他那麼高齡,自己辭官返鄉後,卻只能獨自遊覽山城孤寺,沒有什麼人跟從。每當看見意氣風發的少年同遊之人,我都會回憶起當年的同輩之人,現在也很遠了,追憶不起來。而像他這樣的君子能夠甘於寂寞,潔身自守的而又能夠做到長壽,真是幸運啊。

  然而過了沒多久,阮小鹹就很快去世了,他的兒子阮肇星把他的詩稿給我要我作序。我讀了之後,覺得詩作清新婉約恬靜安適,就像他的為人一樣,並不因為科舉未考中而生怨氣,或矜誇自傲,這真是有道德的人的品質啊。想當年,我和他以及汪鄴樓、陸香筠一同從尊經書院肄業,一天晚上回來,街市上大門都靜靜的關閉著,只有我們三四個人的足音響徹了大街。讀著他的詩作,感覺到不知不覺就過了數十年啊。

  咸豐二年九月寫下這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