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讀書養氣閱讀以及答案

讀書養氣閱讀以及答案

讀書養氣閱讀以及答案

  讀書養氣

  說讀書是為了升學,為了獲取知識,為了改變命運,為了做官,為了就業,為了成名成家,為了報效祖國,等等,均無不可。但我覺得,最根本的一條是,讀書可以養氣。

  人有三寶精氣神,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不同的書,可以養不同的氣。豪氣,靈氣,平和之氣,浩然正氣,可以養也;邪氣,戾氣,酸腐之氣,陰陽怪氣,亦可養也。讀書於人,就像吃飯喝水一樣不可或缺,我們可以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精神力量不,吸取氣,汲取一種激盪於我們的血管,充盈於我們的周身,又從我們的每一個毛孔裡散發出來的氣。同時,讀書也要像吃飯那樣,吃各種蔬果和五穀雜糧,攝取多種營養閱讀各式各樣的書,汲取各種各樣的氣,以避免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不過,血氣方剛的少男少女,不僅要雜學旁收,大量讀書,還要有目標、有選擇地讀書,吸取精華,剔除糟粕,讀天下好書,養人間正氣。就像孟夫子說的那樣: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也!

  如果說讀書是養氣,是輸入。那麼,寫作則是釋放,是輸出。作者把氣注入文章,讀者又透過讀書,感受到文章的氣,吸收了文章的氣。你我常說的迴腸蕩氣,不正是說一種讀書的經驗,說文氣在我們的胸腹之間流轉激盪嗎?是什麼樣的.人,讀了什麼樣的書,便會寫出什麼樣的文章來。氣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風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謂韓如潮、蘇如海、柳如泉、歐如瀾,便是韓蘇歐柳四大文豪的稟賦、氣質、學養之差異,貫透於文章中的具體表現。

  曹丕說文以氣為主。韓愈也強調氣盛而宜就是說,寫文章的人,只要氣足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所謂氣者,分為兩個層面,先天為稟賦(本氣),後天為學養(養氣)。自身氣弱的人,器小氣力薄,容易被書拿住,故世上多有食書不化的兩腳書櫥。而自身氣足的人,不僅讀書可以養氣,而且善於融會,善於吐納。作文時自然就會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了。正因為如此,野孩子們的身上一開始雖有俠氣、野氣和不馴之氣,可是經過書卷氣的浸透,其人性便會改變,其筆下之文,便多有豪氣、霸氣和蓬勃之氣,別有手眼,異光燦爛,爽!

  人雖有先天的稟賦、氣質上的差異,然而讀書可以養氣,則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莊子在《逍遙遊》中說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讀書不足,養氣不夠,寫起文章來只有出的氣,沒有入的氣,就像游泳的人不會換氣,用不了半個時辰,便三魂蕩蕩,七魄悠悠,蹬小腳兒翻白眼兒,簡直像個垂死掙扎的癟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須讀書多,養氣厚,厚積而薄發。那手筆,真叫個: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1.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論證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

  2.從全文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闡述了讀書養氣的道理。(請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3.文章的最後一段,作者引用莊子《逍遙遊》中關於水與木舟、風與大翼關係的論述,其作用是什麼?

  4.請結合本文和自己的實際,談談你對讀書的功用或目的的理解。

  參考答案:

  1.讀書可以養氣 逐層深入的遞進式論證結構

  2.①讀不同的書,可以養不同的氣;②讀書是養氣,是輸入;寫作是釋放,是輸出;③寫文章的人,只要氣足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④人雖有先天的稟賦、氣質上的差異,然而讀書可以養氣,則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3.論述了讀書多,養氣厚,才能厚積薄發,手(筆)到文成的道理。

  4.此題為開放性試題。

  答案提示:①讀書可以增長知識。②讀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③讀書可以使人精神愉悅。④讀書可以陶冶情操,使人高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