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運動的奧秘》閱讀答案
【資料一】肌肉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肌纖維”則是組成肌肉最基本的“單元”,肌纖維中,除了有細胞必備的配置外,還有大量的“肌絲”,也就是肌蛋白。肌絲受神經支配,可以發生形變,造成肌纖維的伸縮,而不計其數的肌纖維發生伸縮,就是肌肉的收縮與舒張。
【資料二】物以類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據“工作需要”,有著不同的型別,其特點如下:
型別
位置
運動特點
肌纖維特點
骨骼肌
大多位於四肢,軀幹等部位,可以看到和感覺到。
受人的主觀意識支配,同時又大多依附在骨骼上,靠牽引骨骼而產生運動。
是所有肌纖維中最長的,能達到40毫米。
平滑肌
人體的消化系統,血管,膀胱和呼吸道中,看不到,也感覺
不到。
收縮舒張自發進行,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
長度較短,只有20-300微米。
心肌
只存在於心臟,看不到,也感覺不到。
不受人的意識控制,但又能快速收縮
直徑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網狀
【資料三】人體骨骼肌共有600多塊,它從一絲纖維開始,到最後組成一塊肌肉,並不是簡單的'堆積、捆綁,而是“逐級累加”——每條纖維的外部,有一層結締組織膜把它們緊緊裹住,N條肌纖維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纖維束後,又會有一層結締組織膜把它們緊緊裹住,而這些纖維束再聚到一起,還會再有一層膜來包裹。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塊。這樣一層一層分級包裹,就如同生產鋼纜時,從鋼絲到鋼纜的製作過程,可以讓組織的負荷強度最大化。
【資料四】肌肉運動時,如果氧氣不足,葡萄糖代謝產物就會變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續強力收縮,導致血流中斷,乳酸就無法被快速代謝,量大了就會刺激神經,產生痠痛感。等停止運動一分鐘左右,這種感覺就會消失,而運動過後的肌肉痠痛,其實並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為肌肉長時間“閒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纖維和結締組織受損,也就是俗稱的“肌肉拉傷”,只不過拉傷程度較低,感覺與乳酸堆積類似。當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自我修復這種“肌肉拉傷”的。
(根據有關資料改寫)
16.請分別括【資料一】和【資料二】所介紹的內容。(2分)
17. 【資料四】中介紹的運動過程中產生痠痛感的機理是什麼?(4分)
18.閱讀連結材料,根據上述資料內容回答問題。
【連結材料】由於學習緊張,小張同學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進行鍛鍊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場籃球,結果第二天就渾身肌肉痠痛。(4分)
(1)小張第二天渾身肌肉痠痛的原因是什麼?
(2)為了避免出現第二天肌肉痠痛的現象,小張應該怎麼做?
16.資料一:“肌纖維”是組成肌肉最基本的“單元”,其中含有大量的肌蛋白。(1分)
資料二:肌肉的三種類型及其特點。(1分)
17.肌肉運動時,如果氧氣不足,葡萄糖代謝產物就會變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續強力收縮,導致血流中斷,乳酸就無法被快速代謝,量大了就會刺激神經,產生痠痛感。(4分)
18.(1) 因為肌肉長時間“閒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纖維和結締組織受損,也就是俗稱的“肌肉拉傷”。(2分)
?應在平時加強體育鍛煉?(2) 要在運動前做好熱身,不宜突然大幅用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