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案集合十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創設情景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本方案設計旨在透過創設一個資訊量大且頗有人文色彩的網路環境,使學生在情感內驅力的作用下,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整理、創造性地加工資訊,切實有效地實現對當前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最終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九冊語文課題:22.圓明園的毀滅教時: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認知目標:1.瞭解圓明園的昔日輝煌、毀滅過程,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服務的。
2.理解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目標:培養學生的歸納抽象能力和網上獲取資訊、整理、加工資訊的能力。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著重寫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圓明園的宏偉壯觀和它所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突出了它是"園林藝術的精華,建築藝術的瑰寶";二是強盜們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激起了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透過美與醜、善與惡的對比,學生潛移默化地體驗到了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更進一步認識到:侵略者之所以膽敢如此為非作歹,是因為清政府的敗無能,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點或難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著祖國的強盛與衰敗,進一步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物件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注意力持久,並已初步掌握了上網瀏覽、上網搜尋資訊的能力。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下,利用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因此在網路環境下實施教學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建構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當今學生對圓明園知之甚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訊資源,創設好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網路環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資訊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因此,對本文的教學,我的設計是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去想象、去感悟、去練習表達,使學生走近作者,走進課文,進入幻想的境界裡。在閱讀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閱讀中展開想象,在閱讀中發展語言,在閱讀中激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要立足教材,營造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討論探究,引發三情(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共振。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解題激凝
看了題目,你們想了解什麼?
梳理問題:
1、圓明園是怎樣的一座園林?
2、是誰怎樣把它毀滅的?
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增強讀書的目的性,為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奠定基礎。
二、讀文解疑
1、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讀課文,並把寫作者對圓明園評價的句子劃下來。
2、檢查讀書效果:
⑴作者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相機指導理解、品讀“舉世聞名”、“瑰寶”、“精華”
總結提問:圓明園是……
(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歸納板書: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⑵激發學生用讚賞的語氣讀板書。
為下一步深層探究找到了主題,初步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更為學生深層研讀定下了情感的基調。
三、研讀探究
1、提問:
作者為什麼給圓明園如此高的評價呢?你能從書中找到答案嗎?
2、學習第二節:
⑴抽生讀圓明園的佈局,其他同學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⑵引導生用語言描述畫面,用簡筆畫畫畫面,滲透對“眾星拱月”的理解,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⑶看圖試背本段:
小結:師引述:圓明園如此宏偉,真算得上是一座……
生誦: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3、學習第四節:
自由讀第四節。小組討論圓明園為什麼可以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⑴從文物跨越的年代,文物的型別來理解作者的這一評價。
⑵結合“最珍貴”、“奇珍異寶”這些字眼理解想象作者的這一評價。
小結:是啊,館藏如此豐富,文物如此珍貴,圓明園確實是……
生誦: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4、學習第五節:
⑴自由讀第三節,說說能從文中知道什麼。
⑵教師引讀:
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園中許多景物……還有許多文物……園中不僅有……還有……
⑶課件展示“買賣街”、“山鄉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
⑷把最感興趣的景觀想象具體並描述出來或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⑸假如你就漫步園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發出什麼樣的感慨?
⑹請同學們用朗讀把自己的感慨表達出來吧,品讀──引讀──想象讀──配樂讀。
小結:師述:圓明園中彙集了中外風景名勝,像是幻想的境界,怪不得作者稱圓明園是……
生誦: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以上對二、三、四節的學習,讓學生以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為載體,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為手段,潛移默化中產生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三情”隨之和諧發展。
過渡語:(低沉而緩慢地)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厄運降臨到了圓明園的頭上。
5、學習第五節:
⑴邊讀邊用筆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做批註,把不理解的問題找出來。
⑵老師讀1~5句,重讀“闖進”、“統統”、“實在”、“任意”,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並用語言描述。
⑶面對這樣的場面,你頭腦中蹦出了哪些詞語?
“罪不可恕、殘暴野蠻、貪婪無比、虛偽狡猾……”
把自己的感受融進去,再讀這一段。
⑷梳理疑問:
侵略者為什麼膽敢在中國的土地上如此為非作歹?
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中積累語言,積澱情感,讓學生讀中感知、讀中感受、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感召。
四、總結昇華
過渡語(悲痛的):圓明園,這一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這一當時世界上最大博物館和藝術館,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灰燼。引讀第一自然段:它的毀滅給祖國,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所以作者說,圓明園的毀滅是──
(生齊讀第一段。)
回扣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對“不可估量”有感性的、具體而全面的理解。
1、出示課件:
圓明園的殘痕斷壁。
問:假如此時你正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說什麼?
小結:
是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時刻記住“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舉起右手面對圓明園的廢墟宣誓: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至此,老師、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在“三情”共振中文章的主題得到了昇華。
2、結合上一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題次”,我們看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麼?
3、課外組織語文實踐活動,辯論賽:圓明園該不該修復。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3、學習本課生字詞,練習用“宏偉”“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理解語言文字,想象圓明園原來的樣子;瞭解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激發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新。
上一篇課文講的頤和園,原來是一座皇家花園,是專門供皇帝、后妃遊樂觀賞的,現在已經成了人民的公園,是中外遊客的旅遊勝地。今天這篇課文中講的圓明園原來也是一座皇家園林,可是現在怎麼樣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糾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課文。
1、提出要求:小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每段講的是什麼。
2、學生自學後,討論。
3、請三人朗讀第二段,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討論:這三個自然段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
四、學習本課生字詞。
1、檢查生字讀音。
2、抄寫生詞。
五、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想想圓明園原來是什麼樣子的。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指名朗讀第二段,讀後說說這一段是從哪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
二、理解圓明園的位置和總體佈局。
1、默讀第二段,想想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麼。
2、學生自學後討論。圓明園的位置在哪兒?圓明園的總體佈局是怎樣的?什麼叫“眾星拱月”?誰能用個簡單的圖把講圓明園總體佈局的這句話畫出來?
三、理解圓明園中的著名景點。
1、默讀第三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到了圓明園的哪些景點。
2、學生各自閱讀思考,然後同座交流。
3、討論。
(1)這段共有幾句話?其中哪幾句是總的介紹,哪幾句是講具體景點的?
(2)齊讀第一句。這一句總的介紹園內景觀,講了哪些方面?“金碧輝煌”是什麼意思?“玲瓏剔透”是什麼意思?“象徵”是什麼意思?
(3)補充介紹“買賣街”“山鄉村野”。
(4)指名讀第二、三、四、五句。讀後討論:剛才讀的幾句話是把景點分成哪幾類來介紹的?
(5)在圓明園瀏覽會有怎樣的感受呢?齊讀第六句。“有如”是什麼意思?(好像)“流連其間”是什麼意思?在圓明園裡,為什麼好像漫遊在天南海北,可以飽覽中外風景名勝呢?
四、理解圓明園內收藏的歷史文物。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麼。
2、學生自學後討論: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最珍貴”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
五、總結。
課文第二段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它不僅宏偉、壯觀、美麗,而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背誦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各人小聲朗讀第三段,邊讀邊想,英法聯軍採用了哪些手段毀滅圓明園的?
3、學生自學後討論。
4、小結。(一是搶掠,二是破壞,三是火燒。)
5、再指名朗讀第三段,讀出氣憤的語氣。
三、聯絡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四、朗讀全文,體會中心思想。
1、自由朗讀課文。
2、透過朗讀課文,你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集中到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這一中心思想上)
五、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研讀文字,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想象並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3、瞭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學準備
1、課前收集圓明園的相關資料。
2、製作相關課件。教學過程一、匯入
1、板書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這是一座圓滿無缺的皇家園林,這是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這座園林的名字就是——圓明園。然而這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被無情地毀滅了!
2、齊讀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走進圓明園,瞭解圓明園的昨天與今天。
二、研讀文字
(一) 感知昔日圓明園(2-4段)
1、自由讀課文,小組交流:我知道了昔日的圓明園是怎樣的?
昔日的圓明園 (昔日的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昔日的圓明園建築宏偉。 昔日的圓明園有許多奇珍異寶。 圓明園中有……有……有……) (重點分析第三段)
2、仔細閱讀第三段,找一找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幾個
“有”? (學生讀課文)
說一說圓明園中有怎樣的7個“有”。 (生齊讀課文中的7個有)
2、圓明園中到底有幾個有呢?僅僅只有7個嗎?
有無數個。
圓明園的美是這短短文字無法例舉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圖片,感受一下這醉人的圓明園之美。
(播放圖片PPT)
在文中,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
(漫遊、飽覽、流連忘返,這醉人的圓明園!) 3、圓明園除了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這些宏偉建築之外,還有別的嗎? ( 珍貴文物 )
4、深入領悟圓明園的歷史文物
理解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學生帶著自豪與驚歎的口氣朗讀第四自然段。
這就是人間天堂的圓明園,這就是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這就是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的圓明園。然而,這都成了我們的夢!我們再也看不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化為了一片灰燼。
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是怎麼被一點一點毀滅的
呢?
齊讀第五段。
(二) 研讀“毀滅” 1、是誰犯下了這滔天罪行?
2、“侵略者”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指名讀
“他們把園內凡是....統統.....;拿不走的.....;實在運不走的.......,就.....。”
3、聽到這裡,你有何感想?(憤慨、痛苦、痛惜.......) 4、請大家帶著你對這些殘暴的侵略者的憤恨讀一讀最後一個段落的最後兩句。
“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這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同學們,是什麼被化為了灰燼呢?
(是建築藝術的精華,文化藝術的瑰寶)
還有什麼被化為了灰燼?
(中國人民的最高智慧,中華民族的尊嚴........。) (三) 體味“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同學們,你們怎麼理解這句話呢?讓我們親眼目睹一下當年這些強盜野蠻搶奪、肆意破壞的情景。 (播放《火燒圓明園》的影片片斷
這把火燒燬了什麼?請你把它寫在紙上的任何一個空白地方,把它寫到你的心上。 (學生寫自己的感受,理解)
生:這把火燒燬了中國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這把火燒燬了中國最珍貴的文物、珍品。 就是這樣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偉、最珍貴的皇家園林,卻在一場空前的浩劫中化為灰燼。所以作者要說: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3、面對這把罪惡之火,面對如今只剩下的殘垣斷壁,此刻,你最想用一個什麼詞語形容你此時的心情?
生:悲痛、痛惜、痛恨
同學們,在歷史的學習中你們會找到更多的答案,我想告訴你們的是,落後就要捱打,我們除了痛恨甚至仇恨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還應該反觀自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三、教師總結:
師激情朗誦詩:圓明園裡,荒野的風, 嗚咽地講述著—— 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時刻銘記 學生讀: 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讓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利用校園網,網際網路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圓明園的過去和現在(輝煌和毀滅)。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資訊科技幫助學習的意識。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4.練習概括中心思想並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5.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利用網路自主查尋,拓寬視野,瞭解圓明園的過去輝煌和現在的慘狀。
教學難點:
1.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透過網路考查製作電子作品,彙報圓明園的輝煌與毀滅。
教學準備:
網路環境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略)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理解有關詞語;弄清段落段意,瞭解課文重點。上網收集資料並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二、三段;網路查尋資料製作一份電子作品。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導語:(略)。
2、揭題齊讀課題。
3、複習總結、學生質疑。(出示網上論壇中學生討論的相關內容。)
①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說說,透過初讀你都知道了什麼呢?
②課文中還有哪些沒有讀懂的地方?(出示學生在BBS上的討論、留言)
[歸納學生問題:⒈為什麼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⒉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⒊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又是怎樣被毀滅的?]
二、分組考查明確目的。
1、分組:(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分組)園林藝術
歷史文物
園林毀滅
2、明確各考查小組的任務。[園林藝術:園林佈局、景色特點。歷史文物:文物種類及其價值。園林毀滅:毀滅原因、毀時慘狀、毀後慘景。]
3、製作簡報步驟。(略)
三、網路瀏覽查尋收集資料,製作電子作品,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分工協作根據不同任務學習不同內容。]
四、展示彙報協作交流,演示講解結合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重點:三、五自然段。]
[扶、放結合體現學生自主性。]
㈠學習第二自然段。
1、介紹園林概況。(電腦演示)
2、[扶]理解課文內容。⑴學生自讀課文。⑵結合電腦理解眾星拱月的含義。
㈡學習第三自然段。
1、介紹園林景觀。(電腦演示)
2、組長主持:遊覽圓明園後你有什麼感受?(其它組學生談感受。)
3、[放]互問互答理解課文內容。(其它組學生提問由園林藝術考察小組進行解答。)
[預設問題:⑴圓明園中有哪些景物?⑵圓明園內的建築有什麼特點?⑶為什麼說買賣街和山鄉村野都是象徵的景物?⑷平湖秋月蓬萊瑤臺西洋景觀有什麼特點?]
4、透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⑴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文中描寫園林景觀的優美語句讀一讀,說說它美在什麼地方。
⑵品讀:圓明園中山鄉村野。
A、指名讀。美在什麼地方?B、這些景色各有什麼特點?具體說一說。怎樣朗讀才能讀出各自的特點?C、自由讀。D、指名讀。
⑶品讀:漫步園內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A、指名讀。B、理解飽纜流連的含義。C、指導:在園內遊覽景色眾多看不夠也不想走,應該用依依不捨、緩慢的語調來朗讀。D、自由讀、指名讀。
⑷導讀第三自然段。(教師讀導語部分學生跟讀。)
5、小結。(揭示: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讀、演、講結合體現主導、主體作用。]
㈠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用筆勾出重點詞句理解。2、理解重點詞句。[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說明文物種類很多。上自下至說明時間長。(20xx千多年)]
3、經過這麼漫長的歷史歲月,這些文物還能遺留下來,說明園內文物怎樣?(珍貴价值高。)4、學生彙報考察結果。(電腦演示)
5、小結。[揭示: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㈡第五自然段。(園林毀滅)
1、演示彙報。(電腦)
2、組員補充。
3、自讀課文。思考:英法聯軍採取了什麼野蠻手段來毀滅圓明園?
4、出示句子,體會帶點的詞語。[闖進、統統、凡是、毀掉、實在。]
5、看影片。
6、寫作訓練。(談感受)(電腦輸入)
7、小結。
五、總結。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近代史上最令國人感到恥辱的事情,“落後就要捱打。”也在圓明園那熊熊燃燒的烈火的煉鑄下成為箴言。任何一個略有愛國之心的中國人想到這段歷史,心情都是不能平靜的。《圓明園的毀滅》以淺近的語言,描述了圓明園當年的繁華,講述了圓明園毀滅的過程,作者想讓讀者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國過去的貧病飢弱而忍受的恥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發讀者的愛國情感以及在現實生活中得愛國行為。
課文第一自然段,開門見山。“不可估量”一詞分量極重。“祖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點出了圓明園的地位。
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從圓明園的規模、景緻、藏品三方面,極言圓明園價值之高。
第二自然段,“舉世聞名、皇家園林”講出了圓明園的地位。“眾星拱月”、“環繞”,表現了圓明園的氣勢。
第三自然段,以排比的句式羅列了圓明園的主要景物。其中,有金碧輝煌,也有玲瓏剔透,有熱鬧街市,也有田園風光,富麗與樸素、熱鬧與寧靜在這裡達到了完美的結合。圓明園既有各地美景,也有虛幻的詩情畫意,有中式建築,也有西洋景觀。文章沒有對某一景點進行精雕細琢,但是,這大量的羅列,更讓人感受到圓明園景色之美,景點之多。段後結語印證了這一點。。
第四自然段首句上承第三自然段,下接第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仍然採用概括的方式來描述園內珍藏。從時間跨度上看“上自先秦時期,下至唐、宋、元、明、清”,從珍寶型別上看,從名人字畫到珍奇異寶。幾句簡單的描述,難免讓讀者產生無限的遐想。一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為讀者的遐想作出了有力的肯定。
第五自然段,講了英法聯軍在圓明園的強盜行徑。“侵入、闖進、掠走、破壞、毀掉、放火”這一系列的動詞,無不表現了當時英法聯軍的野蠻。“凡是、統統、拿不動的……、實在運不走的”表現了英法聯軍的貪婪。最後的“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又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了圓明園佔地面積的大、圓明園內的東西多,更多的是激起讀者對英法聯軍強盜行徑的憤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輔導學生學會14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了解圓明園的宏偉建築和珍貴收藏;
2、引導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的巨大損失,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一讀課文,初步感知
1、(板書:圓明園),關於圓明園,大家都瞭解些什麼?
2、圓明園是我國的皇家園林,珍奇異寶無所不有,可是,因為祖國的貧病飢弱,在1860年,它被侵入我國的英法聯軍在搶掠了之後,焚燬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1課《圓明園的毀滅》(板書:毀滅)
3、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然後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不可估量:給“估量”換一個詞(估計)
象徵:①、找到該詞所在的句子,讀句子,聯絡上下文換詞
②、指導“徵”字書寫,並用“徵”組詞。(6種意思)
宏偉:查字典,理解“宏”,進而理解“宏偉”。
統統:①、找到該詞所在的句子,讀句子,聯絡上下文換詞
②、用“統”組詞。(3種意思)
銷燬:①、英法聯軍是如何銷燬罪證的?解釋“銷燬”的意思。
②、用“銷”組詞。
侵略:侵犯別國領土、主權、掠奪別國財富、奴役別國人民,干涉別國內政。
奉命:查字典理解,並用“奉”組詞。(5種意思)
二、二讀課文,深入體會
1、剛才同學們都談了自己的感受,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其實,讀文如讀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來看看,作者對圓明園毀滅做何評價。(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2、是啊,曾經的圓明園,是何等的顯赫;而如今的圓明園,卻遍地的斷壁殘垣。這,怎能不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呢?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文字,穿過時光隧道,來到被掠奪前的圓明園,欣賞那裡的美景吧!請大家拿出筆,默讀課文,把你覺得圓明園最迷人的地方畫下來,待會兒向大家介紹介紹。
3、作者分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昔日的圓明園?(規模、景、藏品)
4、調查:學生找句子的情況。
5、第二自然段
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圓明園的規模,你會用哪個字?(大)
課文中,哪些句子體現出了圓明園規模大呢?(舉世聞名、皇家園林、圓名三園、許多小園,眾星拱月般、環繞)
指導朗讀。
6、第三自然段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圓明園的景,你會用哪個詞?(美麗、奇特、中西合璧……)
你為什麼要用這個詞來形容圓明園中的景?
指導朗讀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指導重點,語氣的抑揚頓挫,指導方式:師範讀,學生對比,談感受,試讀)
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指導重點,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指導方式:學生先談感受(自豪、沉醉、略帶痛惜……),再試讀。)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讀第三自然段,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那圓明園昔日的美景,讓我們為自己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在我們頭腦中去勾勒出那美妙的景色吧!
7、第四自然段
學生自學
出示自學建議:
1、熟讀課文,思考: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圓明園的藏品,你會用哪個詞?
2、把你找到的有關圓明園藏品的資料與同學們交流。
3、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圓明園還有哪些藏品?
交流學習結果,並指導朗讀。
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圓明園,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就是這麼一座規模宏大,景色奇異、藏品眾多的園林。法國大文豪雨果曾這樣讚美它:“在世界的一隅,存在著人類的一大奇蹟,這個奇蹟就是圓明園。”(出示)學生讀。此時此刻,你是什麼心情?再讀。
8、第五自然段
同學們,就是這麼一個讓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的圓明園,就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裡,變成了廢墟,至今,圓明園的斷壁殘垣還在默默訴說著它曾經的屈辱。讓我們來看看侵略者那可憎的嘴臉吧,讓我們來見證他們的強盜行為。請大家自由讀第五自然段,你覺得讀到哪裡你的感情最濃烈,你就把那一句多讀幾遍,看看能不能用你的朗讀的方式把你的感情全都表達出來。
(指導朗讀時,一要讓學生談出自己是懷著什麼感情來讀的,二要把每句的朗讀指導到位,再進行下一句。)
就是這樣,侵略者在我們的皇家園林裡,進行了幾天的搶掠之後,放了一把燒了三天三夜的烈火,是我們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化成了灰燼。此刻,我們再讀這一句話,你又是什麼心情?
三、拓展延伸、聯絡生活
1、同學們,假如此時此刻,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會說些什麼呢?請你把它寫下來。
2、交流。
3、面對著一片片的斷壁殘垣,我們出了憤怒之外,還應該想到些什麼呢?我們還應該做點兒什麼呢?
4、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現在有許多人想要重建圓明園,而又有些人覺得,不要重建,這樣可以給後人以驚醒。你覺得圓明園有重建的必要嗎?
5、同學們,北京城西北郊的圓明園一直在默默的向我們訴說著那段令所有中國人辛酸的歷史,今天,面對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仍然不能將它忘懷。我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是,圓明園還立在那裡,關於圓明園,關於那段辛酸的歷史,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呢?下課之後,希望同學們再來查詢一些資料,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那個因為落後,而要捱打的中國。因為勿忘國恥,才能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7
近日拜讀了《該段移至末好》,該文認為把《圓明園的毀滅》的開頭一段:“園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移至文章最後更合適一些,筆者認為不妥,理由如下:
其一,小學生對圓明園是一座什麼樣的園林,是如何被毀壞的,毀壞的程度如何等知識瞭解較少,所以在文章開頭寫圓明園是祖國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教師可由此讓學生質疑,讓學生饒有興趣並帶著疑問去學習課文,其積極性就可以調動起來。隨著課文學習的深入,學生也會隨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其二,文章在講述完圓明園被毀的經過後,用“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一片灰燼”。這一感嘆句作結,給人意猶未盡之感。精妙之處在於給了學生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縱橫於歷史的時空轉變中,更能激起他們對侵略者的強烈憤慨及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三,在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而特殊的結構方式正是對傳統章結構的挑戰,是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一個很好的範例。若迎合學生的思維習慣而採用傳統的按事情發生、發展的記敘順序把第一段移至末,則會使文章變得模式化,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文章不應拘於形式,形散而神聚,對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的訓練都是有好處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該段移至末並不好。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燬、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奇珍異寶”等詞語,用聯絡上下文,查閱工具書,詞素分析法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祖國文化、對侵略者的情感
4、領悟課文特殊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學案
教案 一、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新詞,用聯絡上下文,詞素分析法,查閱工具書等方法理解目標1中帶點的詞語。
2、讀通讀順課文:按“概寫→輝煌→毀滅”把文章分成三段,抓住二、三段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3、自讀第二自然段:
⑴ 圓明園是一座__的皇家園林。它由______組成,許多小圖分佈在__三面。
⑵ “眾星拱月”裡“拱”的意思是__,詞語的本意是__,這裡指__;說明圓明園的佈局__。
4、自讀第三自然段。建築藝術有____,還有__……園林藝術有____,還有__……說明圓明園是__漫步園中,有如__;彷彿__。
5、默讀第四自然段:
圓明園收藏的珍貴文物,上至__,下至__,歷時__;收藏了__。說明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__。
6、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從圓明園的佈局、__、__,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__,表達了作者對我國古代文化__之情。
7、自讀第五自然段:
⑴ 勾畫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的動作,你從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中體會到了什麼?
⑵ 能不能把課文中“闖進”換成“進入”?能否把“凡是、統弦、實在、任意、連”這些詞去掉?為什麼?
⑶ 假如你正站在圓明園廢墟旁,你想說什麼?
8、討論:
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麼作者用大量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
二、練習提綱
1、聽生字、新詞,用“舉世聞名、瑰寶、眾星拱月,玲瓏剔透”等詞語,縮寫文章內容。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學寫讀後感:讀《圓明園的毀滅》後感。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1、生字正音:
損、宏、侵、燼。
2、難字書寫:
剔、侵、瑤、瑰。
3、理解詞語注意交給方法揭示規律。
4、抓段與段的聯絡分段。
二、細讀探究二、三、四自然段,理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體會作者對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
1、佈局輝煌→眾星拱月:
圓林藝術的瑰寶。
2、建築輝煌:
建築藝術的精華。
3、文物珍貴→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熱愛古代文化的熱愛。)
三、細讀探究五自然段,瞭解圓明園毀滅的過程,體會作者對帝國主義滔天罪行的無比痛恨之情
1、自讀、句畫,批註體會。
2、換詞、增刪後,與原文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恰當,深入體會作者對帝國主義的無比痛恨之情。
四、討論題目,體會作者佈局謀篇的精妙
先“輝煌”,後“毀滅”,一美一毀,愛恨交織。
五、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瞭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並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3、自學重點詞語,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圓明園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強盜行經的仇恨。
2、有感情朗讀。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師簡介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歷史。
2、欣賞課件:
圓明園今天有是什麼模樣?
3、質疑:
眼前慘景,使你想了解什麼?
4、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
1、默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什麼?
2、指名回答。
板書:
輝煌、毀滅。
3、質疑:
聯絡課題,你發現什麼問題?
4、指名回答,用課文裡的一句話概括。
5、齊讀第一段。
過渡:
為什麼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三、自學輝煌(2~4段)
1、小組學習:
請你從2~4段中,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段話,認真閱讀,提出問題與小組同學共同學習。比一比,誰是提問專家,誰是解題高手?
2、小組代表彙報學習情況:
教師隨機指導:
⑴ 結合課件(圓明園鳥瞰圖)瞭解圓明園的結構佈局。
⑵ 結合課件(圓明園四十景)瞭解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⑶ 結合課件(圓明園文物)瞭解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過渡:
那麼,圓明園的建築是怎樣被毀滅?這些珍貴文物有是怎樣淪落他鄉呢?讓我們睜大雙眼,看清侵略軍的滔天罪行吧!
四、學習毀滅(5段)
1、演示課件(火燒圓明園)。
2、談感受。
3、作者又是怎樣表達這種滿腔憤怒呢?自由讀最後一段。體會哪些句子突出表達了你的憤怒?
4、指名讀,師生評議。你認為他讀得怎樣?為什麼?
五、總結
1、演示課件(圓明園的殘垣斷壁)直到今天,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仍在空曠的田野上立。它不會說話,卻年復一年地仰天長嘆。它的毀滅向世人昭示什麼?當我們站在它面前,你想說些什麼?
六、拓展
辯論:圓明園是否有必要重建?為什麼?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0
一 、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語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本組共有四篇課文,以“勿忘國恥”為專題,展現的是在中國近代史上,中華民族受盡屈辱、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一幕。《圓明園的毀滅》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 、談談教學目標的設計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舉世聞名、玲瓏剔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了解圓明園的宏偉建築和珍貴收藏,瞭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讀文、感悟中,透過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
四、 說教學方法
本課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變序教學法,引導學生讀、思、畫、議、說,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蒐集與處理資訊的能力及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蒐集有關圓明園的圖片及影片《火燒圓明園》的片段製成課件。
2、學生準備:蒐集有關圓明園的文字、圖片資料。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並佈置學生蒐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現在我著重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一步 交流資料,匯入新課。
出示書中圓明園殘垣斷壁圖片,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課前讓學生蒐集資料,課上進行交流,使他們進一步地瞭解了圓明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 直面毀滅,激發情感。
1、默讀第五自然段,思考英法聯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2、說說讀後的感受,用一兩個詞形容一下侵略者,並引導討論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板書:化為灰燼)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透過前面查閱、收集、交流資料,切實瞭解了圓明園的價值,這時直奔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學習,瞭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引導學生抓住“闖進、凡是、統統、任意”等重點詞語來理解、體會英法聯軍貪婪、無恥、野蠻的強盜行徑,激發學生的悲憤、痛惜等情感,也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並透過朗讀使學生心中的情感得以抒發和強化。
第三步 再現輝煌,深化情感。
1、圓明園的佈局 。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圓明園佈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2)小組合作,畫出圓明園佈局示意圖。
(3)課件出示圓明園佈局圖。(板書:眾星拱月的佈局。)
《新課標》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所以在這一環節上,我讓學生小組合作,用簡筆畫的方式畫出圓明園佈局示意圖,有機地整合了語文和美術學科,又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讀書、思考和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探究,透過完成簡筆畫及課件展示理解了“眾星拱月”的意思,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2、圓明園的建築風格。
(1)默讀第三段,想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到了圓明園的哪些景點,用筆在文中畫一畫。
(2)出示小練習,將圓內的景觀分類。
(3)課件出示圓明園中的建築風景圖片。(板書:風格各異的建築)
(4)選擇一處最感興趣的景觀想像說話。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並試著背誦。
心理實驗證明:任何視覺上的觸控產生的效果都遠勝於文字的表述,因為它能更直接地將讀者或觀眾帶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讀者或觀眾產生共鳴。圓明園的瑰麗畢竟已成為過去,單憑文字要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生動的形象是比較困難的,課件中圖景的直觀再現更利於學生感受毀滅前圓明園的輝煌,豐富了他們感觀上的認識,使得課本中的文字在學生的頭腦中變得立體起來,鮮活起來,還能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詞語,如“金碧輝煌”、“西洋景觀”等,突破了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化語言。再進行想像說話,使全體學生入情入境,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3、圓明園珍貴的歷史文物。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思考為什麼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課件出示圓明園中的歷史文物、奇珍異寶。(板書:珍貴的歷史文物)
(3)指導朗讀。
出示圖片資料,讓學生更直接的體會到圓明園文物價值的不可估量,損失的不可挽回,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軍的憤恨。
4 、模擬導遊,介紹輝煌。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我設計了學生最感興趣的語言實踐活動 ——讓學生模擬小導遊,任意選擇課文2、3、4自然段中的一段內容,也可以結合自己課前蒐集到的有關圓明園的資料來解說,給學生提供了一次語言發展和創造的機會,訓練了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及感知文字和運用文字的能力。
第四步 歷史再現,昇華情感。
1、播放影片《火燒圓明園》的片段。
2、畫面定格,出示:這把大火燒燬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