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子吟> 《遊子吟》教學設計

《遊子吟》教學設計

《遊子吟》教學設計

  《遊子吟》是唐朝詩人孟郊所寫的一首母愛的頌歌,千百年來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一直膾炙人口。為大家分享了《遊子吟》的教學設計,歡迎借鑑!

  教學目標:

  1、熟讀古詩,熟背古詩,讀出古詩的節奏與韻味。

  2、理解古詩的含義,著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這句詩所蘊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並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教學過程

  一、感情匯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琅琅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揹你喜歡的詩篇呢? 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採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採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於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三、新授

  1、齊讀詩題。

  2、根據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疑。

  3、範讀詩文。

  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4、節奏朗讀,引入情感。

  5、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第二課時

  一、解字詞,悟詩意。

  二、反覆誦讀加深理解,並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裡想象畫面。

  1、感情誦讀;

  2、小組讀、賽讀;

  3、評讀。

  三、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感受?

  1、 想詩境、悟詩情。

  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懷的感覺

  2、反覆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讚頌。

  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

  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

  祝願孩子遠行平安,並希望早日歸來。

  四、誦詩文、入意境。

  母親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說子女能報答的完呢?

  五、感情背誦。

  六、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

  同學們,回家說聲: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