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子吟> 《遊子吟》教學設計及反思

《遊子吟》教學設計及反思

《遊子吟》教學設計及反思

  《遊子吟》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教學設計及反思,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遊子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品悟情感。

  2、透過反覆吟誦,想象品讀,合作研悟,結合相關資料理解等方式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3、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及作者對母親的讚美之情,從而讓學生更加體諒母親,熱愛母親。

  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體會母親對遊子的愛和母親的無私的愛。由於學生對母親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理解、體會母親的愛是本文的重點。

  課型:新授

  教法與學法:

  教法:朗讀感染法 引導點撥法

  學法:自讀自悟、反覆吟誦。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引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感人的畫,請同學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情景?(出示課件)

  是呀,這位母親是如此專注,如此真切,實在讓人感動,這是多麼溫馨的畫面呀,與其說這是一幅畫,不如說這是一首詩。唐代詩人孟郊就擷取了生活中這感人的一幕,寫下了一首千古絕

  唱《遊子吟》。來,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什麼樣的人被稱為遊子?“吟”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簡介詩人。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師人孟郊。孟郊自幼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他的一生窮困潦倒,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負,不得不拜別慈母,漂泊他鄉。

  2、聽老師讀,注意聽清每個字音。

  3、你們喜歡這首詩嗎?誰想讀給大家聽呢?哪位同學給他評價一下?誰也想讀?讀給你的同桌聽聽,記得請他給你些意見呀!

  三、細讀課文,感受母愛。

  1、誰能告訴大家,你已經讀懂了那些句子?

  2、板書“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慈母是指誰?(慈愛的母親)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慈愛的母親千針百線,縫織遊子身上的衣衫)

  3、聽了你們所說,看著眼前這幅畫,老師突然不明白了,你們願意幫幫我嗎?同學們請看畫面,夜黑沉沉的,窗外伸手不見五指,屋內一星油燈閃閃爍爍,如此昏暗,而這位母親滿臉皺紋,想必也是老眼昏花了,此時的她一定很艱難,為何不等到天亮再縫呢?(天亮就要走了)

  4、噢,好聰明,你是從哪裡知道的?(“臨行”就是將要出發)那麼這位老母親是怎樣縫的?詩句中有一個詞非常形象,

  誰能把他找出來?“密密封,意恐遲遲歸”(板書)

  5、母親把這份願望縫進了衣服裡,我們也把這份祝福融在詩句裡,讀出來好嗎?(請第一組同學讀)希望再密一些,讓兒子早點回家(一、二組齊讀)還要縫密實一些、結實一點,(一、二、三組齊讀)母親的心情多麼迫切啊,巴不得兒子立刻回來。(全班齊讀)

  6、說話練習:人們常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擔心的僅僅是遲遲歸嗎?她還會惦記什麼?兒子就要遠行了,這位母親會對兒子說些什麼呢?(學生思考敘述母親的囑咐)

  7、感悟朗讀: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幅畫面,走進遊子的心情。

  (男女生分組讀)女生來“慈母……”夜靜悄悄的,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已酣然入夢,可唯獨我家的油燈還閃爍著微弱的光,只見“慈母…………”,屋外寒風呼嘯,屋內寒氣逼人,在昏暗的燈光下,只見“慈母……”。

  8、寫話練習:我們也正沐浴著親情,享受著母愛。誰願意把媽媽關愛自己的事情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呢?(學生分享感受到的母愛)

  9、一件遊子衣,就是一片慈母心呀,你說這樣的深恩能夠報答嗎?所以作者發出感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10、對於這一句詩,你有什麼疑問嗎?告訴老師,我幫你解決。(1、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春天,小草從地上探出腦袋,太陽把燦燦的光茫照在他們身上,他們多麼溫暖,長得更綠更高

  了。太陽給了他們生命呀,小草有生命有思想的話,也會感謝陽光呀!他知道沒有陽光,自己就沒有生命,可卑微的小草是無論如何也報答不了陽光的恩情的。2、那這句詩還有一層看不到的意思,就是說……..)

  11、背誦古詩。

  四、感情昇華,拓展延伸

  孩子們,在孟郊的詩行裡,沒有深切的呼喚,沒有高聲的讚美,然而一份濃濃的真情卻從這簡單的30個字裡自然流露,輕輕的觸碰著我們的心靈。因此這首洋溢著濃濃的母愛的古詩流傳古今中外,成了讚美母愛的'著名詩篇。1990年,在香港舉辦“最受歡迎的唐詩”評選活動,此時已最高票數名列榜首,被譽為中華第一詩。尤其是這句(誰言…….)廣為流傳,至今人們還常常用這句話表達自己的心聲。

  五、總結全課

  孩子們,“珍惜才會擁有”“感恩才會天長地久”老師相信,你們會吧《遊子吟》這首詩永遠珍藏在心中,懂得感恩,學會回報。

  作業設計:回家為媽媽做一件事

  板書:

  慈母線 縫 遊子衣

  遊子吟 密密縫 恐 遲遲歸 母愛深重 母恩難報

  寸草心 難報 三春暉

  評 表

  《遊子吟》教學反思

  《遊子吟》是一首描寫孩子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言的愛的抒情歌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突出母子情的主題,我這堂課主要以審美為核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感情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用心體會歌詞的意思,然後以情帶聲,有感情的朗誦歌詞,並配上背景音樂,有助於情感的抒發。 在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上,我採用舉例子、對比、擬人的方式,讓學生形象的認識前倚音,並記住前倚音的樣子,就像是媽媽拉著孩子的手,依偎在一起。 整堂課的氣氛比較活躍,環節比較緊湊,透過反覆聽唱歌曲和模唱旋律,學生對於歌曲的旋律比較熟悉,音準也得到了提高。

  這堂課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匯入的時間過長,在匯入時候採用的圖畫內容更深一點就更好了,教師的肢體語言不夠豐富,語言不夠有親和力,沒有從始至終的抓住孩子的心。 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讓抓住孩子的心,調動每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我教學的重點。對於音樂老師而言,除了具備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