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

  若無有名即不能了知其法,為了所緣法故而說經名,是故名為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頂禮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母

  於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以經的性相所詮,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若唯最初不假設名言,就不能確定是何經,故說經名。不但唯假設名言,一切經無不攝集於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中,故亦是經之母。此中薄伽梵者,謂摧伏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子魔等四魔,皆由此般若波羅蜜多義,令魔不能得便,一切魔悉無依處故;圓滿具足六種殊勝功德(自在圓滿、相好圓滿、祥瑞圓滿、聲名圓滿、智慧圓滿、精進圓滿),智慧一切功德,亦皆從般若波羅蜜多加持力而生;不住涅盤,亦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義破除一切心意識分別,永離一切習氣故,名為薄伽梵。母者是說三世一切諸佛皆從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義而生,若由般若波羅蜜多義所生,其般若波羅蜜多者,即成為一切諸佛之母,故名為母。般若者是說由聞思修三種般若,如實了知真實性,故名般若。波羅蜜多者謂由般若不見所有法故,無相、超過二邊及超出生死故,即名波羅蜜多。心者謂在《十萬頌般若經》等之內,乃至一切甚深殊勝的小經,無不攝集於此經中,故名為心。頂禮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母者,謂在《十萬頌般若經》中亦說:若頂禮般若波羅蜜多,如同頂禮三世一切諸佛故。是為積集福德資糧和供養故而頂禮。已明頂禮,當釋經文。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從頭至尾,以七種義顯明解釋。何等為七?(一)因緣,(二)趣入般若,(三)空性的相,(四)般若的修行境,(五)般若的功德,(六)般若的果,(七)般若密咒。

  此中因緣,謂從“如是我聞”乃至“及諸菩薩摩訶薩俱”;趣入般若,乃至“五蘊體性皆空”,空性的相,乃至“無智無得,亦無不得”;般若的修行境,乃至“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安住修行;般若的功德,乃至“究竟涅盤”;般若的果,乃至“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般若密咒,乃最後的咒。以上經文。

  (一)釋因緣義

  經雲: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如是我聞”,是說一切大乘經皆由聖者妙吉祥菩薩聽聞,總攝為我聞。此中“如是”,是詮說般若心要所有異門差別性,“我聞”,是說在世尊前親耳所聞,從《吉祥歌》所說,是由現前耳根聽聞,故名為聞。“一時”,即是說般若心經之時,不應作為其他時宣說,應為世尊住王舍城於諸眷屬唯獨一次宣說之時。“薄伽梵”,是顯此中大師是誰,所在何處,所有眷屬是誰,集會後當作何義。大師即是佛世尊,境是王舍城鷲峰山中,眷屬是大苾蒭僧及諸大菩薩僧。集會後當作何義?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中詞義如上所說。“王舍城鷲峰山中”,王舍城是共稱摩竭陀國堅影王(或影勝王或瓶沙王)的中心地,是這一地區城市的總稱。鷲峰山(山如鷲鳥,舊譯靈鷲山或耆闍崛山)即在此地區,此地寬廣,鷲峰山上為眾鳥所集之處故名。“與大苾蒭眾”,是說力大數多,“及諸菩薩摩訶薩”,是說般若波羅蜜多義,一切圓滿現前而又安住般若波羅蜜多的眾多菩薩。“俱”者是說世尊由眾眷屬圍繞而共俱住。以上釋因緣義竟。

  (二)釋趣入般若義

  經雲: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瞭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五蘊體性皆空。

  世尊為加持一切眷屬,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入定。此中“甚深明瞭法之異門”者,是說由此教法而了知所緣一切法,及超過一切邊,故名甚深明瞭,入三摩地即是甚深定。“復於爾時”,是說諸眷屬眾集會及入定之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的.中間,聖者觀自在菩薩為一切眷屬,及悲愍一切有情故,而觀察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性,除五蘊等法體性皆不可得自性本空外,別無有法,是為密意。“五蘊”者,謂色蘊猶如聚沫,受蘊如水上泡,想蘊如陽焰,行蘊如芭蕉,識蘊如幻化。“體性悉皆是空”,是說彼等五蘊皆由自性相空,因超過一切邊而無相故,即名為空性。

  “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此顯大聲聞中般若最殊勝的舍利子,承如來加持威力,而請問聖者觀自在。“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善男子”者,是說若從大乘經所生,即成為如來之子。“若”者是說誰能趣入大乘,即堪稱為誰。“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是說由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即是修行一切法真如甚深離言說故。“欲修行”者,是說應當如何修學,若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義,即應當如是了知而修學。此是請問。

  “作是語已,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是為答問。是故經雲:“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彼應如是觀察。”這是說若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應如以下所說義如是觀察,此即如實照見彼等“五蘊體性皆空”,謂彼等五蘊由自性皆空。由於無相,過去時不生,現在時不住,未來時不滅。一切時中無生住滅,即無住性,遠離言說,即名空性。“照”者是說如實照見真實性,除彼以外悉無所見。以上釋趣入般若竟。

  (三)釋空性相義

  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中“色”者,是說由於未悟入空性體性,即由錯亂心思見色而起分別,或虛構增益言詞。“空”者即是由色之自性空,由於過去時無相,則不可得,現在未來時亦無相,由於(實有、自性)不可得,即不住一切邊,及不住一切(有為法、實有)事故,名為空性。“空即是色”,即是於空性不可得之自性中,但有假立色名,不是別有彼色,故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說凡所有色,彼即是離言說的空性,離開色尋求空性亦不可得,即名色不異空。所有離言說的空性中,若離假施設色名別有,亦不可得,即名空不異色。“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說如是說色,亦照見其餘諸蘊皆同於色體性皆空。所以經雲:“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所言“舍利子”者,是為令不散亂善於聽聞的呼喚詞。如是一切法空性者,如於五蘊如是宣說,復令了知六處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間,一切世出世法悉皆性空。

  “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無相”,是說猶如虛空無相,既無煩惱相,亦無清淨相。“無生無滅”,是說現在已生,先無後有,“滅”謂先有後無,但在空性中皆不可得,昔本無生,若無有生,後則無滅。“無垢離垢”,“垢”者謂諸識能取所取分別所行境,空性則已超過諸識,故名無垢。“無離垢”者,是說既無有垢,則無垢染可離。“無減無增”,“減”謂有情,“增”謂佛陀。“無”者謂空性中尋求有情與佛陀皆不可得,故名無減無增。

  經雲:“舍利子,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色”,“色”是所應觀察相,空性無相,故空性之中無色。“無受”,如是“受”者是領納相;“無想”,“想”是能取相;“無行”,“行”是現行造作相;“無識”,“識”是能取各各差別相,因空性中不可得,故無諸識。一切皆無者,謂諸五蘊是有漏相,空性中無諸五蘊。“無眼”,此中“眼”者是所見相,空性無相,故空性中無眼。“無耳”,如是“耳”者是聞相;“無鼻”,“鼻”以嗅香味為相;“無舌”,“舌”以嘗味為相;“無身”,“身”是觸相;“無意”,“意”是能分析各各差別相,空性中無相故無意。如是六根是能取相,因空性中無相,故無六根。

  “無色”,“色”是顯色形色相,因空性無相故無色。“無聲”,如是“聲”者是悅意不悅意相;“無香”,“香”以嗅味為相;“無味”,“味”以嘗為相,“無觸”,“觸”以能觸粗軟為相;“無法”,“法”以種種差別為相,因空性無相,故名無法。如是諸境是能緣之緣相,因空性無相,故無諸境。無眼界乃至無意界及無意識界,於此十八界者是有壞相,空性中無相,故無十八界。

  “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無明”乃至“老死”十二緣起,是能取生死輪迴的相,空性無相,故無無明乃至老死。“無明盡”乃至“老死盡”,是涅盤清淨的相,因空性無相,故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苦”是煩惱相,“集”是近取親因相,“滅”是寂滅相,“道”是智相;因空性無相,故空性中無四諦。

  “無智”,“智”是以現見一切法為相,空性中無相,故無智。“無得亦無不得”,“得”者謂得無上正等菩提,“不得”者謂諸有情不得無上正等菩提。“無”者謂在空性相中,既無無上菩提,亦無有情可得,故名無得亦無不得。由彼等異名差別,說明一切法皆由自性空性,如是空性即是如是故。以上釋空性的相竟。

  (四)釋般若的修行境義

  經雲: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

  這是說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安住修行,是為令未悟入般若者令其悟入故,唯有具足此般若波羅蜜多為修行境界,乃是修行空性的相,因一切法悉皆空故。“諸菩薩眾”以“無所得”而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是說從初入大乘的諸菩薩眾,若欲了知五蘊乃至一切相智的中間悉無所得,而不見一切法有微塵許自性故,所以應當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一切法空者,是說不住自性,若不如是了知,即會由無明錯亂心思而成闇昧,於三有苦海中流轉漂泊。是何錯亂心性,若以聞思修三種般若觀察,由於心無所得,則不見煩惱生死,亦不見清淨涅盤,亦不見五蘊乃至一切相智,不見空性,不見無相,不見無生,以及亦不見無滅等,真性中亦不見般若體性,悉無所見即見心性。如是見心性者即見菩提,若見菩提法性則為見佛,以法性見佛,由此自體即圓滿無上正等菩提成佛。

  有對此段文懷疑說,如是唯說悉無所有,豈不成為外道斷見,及墮聲聞寂滅之中嗎?答曰:不會如是,因為以不可得的理趣,能作一切有情義利而回向無上菩提;乃以六波羅蜜多等不可得的理趣,能作如是修行,故無過失。以上釋般若的修行境義竟。

  (五)釋般若的功德

  經雲: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盤。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空性義,在聽聞思惟和修習的中間無有恐怖,即能遮止心意識分別及一切習氣,名為心無障礙。如從凡夫、外道、聲聞和獨覺所行境界,完全超過已後,斷盡一切煩惱障,及斷盡一切所知障,即能到達究竟大涅盤。以上釋般若的功德竟。

  (六)釋般若的果義

  經雲: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是說十方世界三世善逝一切諸佛,亦依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受持、讀誦、諷誦、修習及為他演說,以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證得圓滿無上正等菩提而成佛。三世一切諸佛皆從般若波羅蜜多而生,若從般若波羅蜜多所生,其般若波羅蜜多即成為一切諸佛之母。以上釋般若的果義竟。

  (七)釋般若密咒義

  經雲: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諸苦之咒,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秘密咒。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羅峨帝,波羅僧峨帝,菩提莎訶。

  “是故”,謂如上所說,即名是故。“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真實無倒”者,是說明了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義,即名為密咒。一切世間法亦當成為大乘無上菩提,自利利他亦當成就無上菩提,故名真實無倒。“是大明咒”,是說般若波羅蜜多義,即是大明咒。若顯示貪瞋痴及一切生死苦惱皆不可說,無有自性,其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大明咒。“是無上咒”者,是說般若波羅蜜多者,能成就無上菩提,是名無上咒。“無等等咒”者,是說般若波羅蜜多不與世人、聲聞及獨覺所行境界相等,而能與一切諸佛智慧相等,即名無等等咒。應當了知,“能除一切諸苦之咒”者,是說若能受持、讀誦、諷誦、如理思惟,並能為他演說般若,則無眼病等一切病苦;並能獲得十方諸佛及天龍等救護;及由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即能斷除一切惡趣及一切生死苦海,故知是能除一切諸苦之咒。此般若波羅蜜多咒者,是攝集一切甚深殊勝義,其自體即成就,則為加持之咒。

  經雲: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是說三世一切諸佛,即是從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而成佛,所以趣入大乘的諸菩薩,亦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經雲: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爾時世尊從彼定起”,是說世尊入甚深三摩地的威神之力,加持舍利子請問,觀自在菩薩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義圓滿,故“世尊從彼定起,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善哉善哉”者,是讚歎說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義,與佛所說相同,真實無倒,是故贊言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彼應如是修學”者,是說觀自在菩薩如是所說,等同一切諸佛所說無異,故言“如是”。聖者觀自在菩薩如是所說般若波羅蜜多,是說趣入大乘的諸菩薩眾應當“如是修學”。“一切如來,亦當隨喜。”是說觀自在菩薩所說,一切如來尚作隨喜,何況其他更無疑惑。時薄伽梵歡喜,即說是語已,由說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切會眾眷屬亦皆通達般若波羅蜜多義已,對於大乘無有障礙,故生大歡喜,即名“說是語已”。所以“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姿納彌扎(勝友)造釋圓滿。

  後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漢有七種譯本,鳩摩羅什法師譯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玄奘法師譯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後五種譯本都譯為《心經》。羅什和奘獎法師二種譯本,都無經前因緣序分,及經末流通分,其餘五種譯本,皆有序分和流通分。《心經》是一部單獨的經,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有說者、聞者、時間、地點,是集一切大乘甚深殊勝經之中心要義,並不是從《般若經》中某一品或某一段經文的抄經。雖有七種譯本,但與經義並不相違,只有各據版本不同而譯文稍有差異,如果將七種譯本對照研究,可能會對此經更有深刻理解。自玄奘法師譯出《心經》後,受到漢語系佛教徒的普遍重視及喜愛讀誦、書寫和修持,寺廟中還作為常課唸誦,其古今漢文註釋可能約有百家之多,但缺漢譯本註釋。

  藏譯本《心經》只有一譯,沒有異譯本,是藏傳佛教徒日常必誦的經,它收編在《甘珠》“般若部母子十七分”中的“子部”。藏譯本註釋,據布敦大師的《大寶藏論》說有八種,但有二種未得本,故今“德格版”亦只刻六種,今譯《心經釋》即是六種釋中的一種。所依漢譯經本,是以法成法師的譯本,因此本與藏譯本經及六種釋本完全相符。法成法師是公元八世紀西藏人,是精通漢藏的大譯師,他從漢翻臧的經論不少,如《楞伽經》及圓測法師的《解深密經疏》等。姿納彌扎論師(勝友),亦是七世紀由西藏赤松德贊王,特從迦溼彌羅迎請到我國西藏翻經講學的大譯師,因他譯經貢獻很大,所以被尊稱為“恩師”。因漢文缺《心經》譯釋,故令從藏本六種釋中選譯勝友釋,供喜誦《心經》者研讀。

  ——譯者識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於北京

  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廣釋

  [古印度]扎夏薩生論師譯 任傑 由藏譯漢

  頂禮妙吉祥童子及聖觀自在菩薩

  此經當以十義顯明釋:(一)般若之名,(二)因緣,(三)入定,(四)論議,(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之功德,(九)般若之果,(十)般若密咒。

  (一)般若之名: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若無有名即不能了知其法,為了所緣法故而說經名,是故名為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如是於彼“般若”有世間、出世間和無上般若三種。世間般若謂染汙,於無常執為常,於不淨執為淨,於苦執為樂,於無我執為我。出世般若謂聲聞獨覺了知補特伽羅無我,因了知有為法無常,有為法皆苦,補特伽羅無我,及了知涅盤寂靜。無上般若者謂如來知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因知無相、無願及空性,故此為無上般若。“聖”謂由般若遠離憂苦,是為世間出世間最殊勝的般若,即是無上般若。“波羅蜜多”者,是說生死為此岸,涅盤為彼岸,一切有情在被生死輪迴貪慾逼使的中間,要由此般若船筏而度向涅盤彼岸,即名波羅蜜多。“心”謂《般若十萬頌》一切經皆合集於此經內,故名為“心經”。同時,如來所說教法之內,唯此勝義般若波羅蜜多最為殊勝,故名心經。

  (二)因緣。經雲: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若不說明此經因緣,即不能了知於何處,於何等眾宣說,為了說明於何處,於何等眾所說,故說因緣。“如是”者是說以下之經義,由此斷除虛構增益和損減。“我”是表現前親耳聽聞,因為僅有現前聽聞,但並沒有通達其義。“聞”謂能聽聞之耳根由識所取之詞義。“一時”者謂一次聽聞,前時或後時。“薄伽梵”(世尊)謂永斷見道所斷和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故名薄伽梵。問:於何處宣說耶?答:是故說言“在王舍誠”,因彼城特別殊勝,故名王舍城。彼城廣闊住於何處尚未確定,是故則說“鷲峰山中”,因彼山高大,如鷲鳥形,故名鷲峰。摧伏一切煩惱故名“苾蒭”,由諸外難不可轉移,名之為“僧”。“大”謂數多及功德廣大,故名為大。自己為求安住無上菩提,故名“菩薩”。為安立一切有情於不住涅盤地故,名為“摩訶薩”。“俱”者,當知是由修聖道者共所俱住。即由此等,說明於何時,誰於何處,宣說何等教法。那未,是何時耶?謂於一時之時宣說。由誰宣說?由薄伽梵。由此說明大師圓滿。於何處宣說?於王舍城鷲峰山中,由此說明住處圓滿。於何等眾宣說?謂於大苾蒭眾及諸菩薩摩訶薩眾,由此說明眷屬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