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時光席慕容落淚
昨晚,著名女詩人席慕容做客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系列”,做了一個名為《原鄉與我的創作》的主題演講。祖籍內蒙古的席慕容,在深情講述草原文化對自己的文學世界重要意義的同時,還提到自己對草原文化不被年輕人足夠重視的擔憂,“如果有人問一個青年,你看過莎士比亞的作品麼?如果回答是‘沒有’,這往往會讓年輕人感到羞愧。但當你問他,是否瞭解草原的歷史文化?很多人卻覺得不知道也無所謂。人們對西方世界文學作品的瞭解更甚於對本國的文化。”席慕容也呼籲大家要珍惜草原的美,“草原有讓人類心安的精神功能。它是我們人類僅存的幾個‘原鄉’之一,我們要懂得、珍惜草原的文化和歷史。”
在與讀者交流環節,席慕容問讀者:你們願意聽我念一首席慕容在30年前寫的詩麼?讀者以掌聲作答,於是她當場深情朗誦兩首自己的詩,《一棵花開的樹》、《出塞曲》,朗誦到“黃河岸陰山旁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時,當場哽咽落淚。席慕容說,她已經不是三十年前的.席慕容了,“我回不去了。謝謝你們來看我,聽我念一首三十年前的詩。”當被問到目前的寫作計劃是怎樣的,席慕容回答說,“我的寫作,跟著我的日子走,沒有特定的計劃。”
【席慕容簡介】
席慕容(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容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炙人口,成為經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曆程。
(來源:華西都市報——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