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余光中課後問答
問題:
1、寫出你對鄉愁含義的理解。
2、詩的每一節都對應著人生的某個階段,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3、具體說說詩人所抒寫的鄉愁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昇華的。
答案:
1、“鄉愁”體現了詩人思想最執著的主導情感——中國意識,在詩中,隨著“鄉愁”在人生每個階段對應事物的改變,“鄉愁”的情緒越來越濃,最終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為帶有普遍意義的家國之思。
2、空間的阻隔,即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3、小時候,詩人少小離家,與母親書信往來,鄉愁寄託在小小的郵票上.長大後,為生活而奔波,與愛人聚聚離離,船票成了寄託鄉愁的媒介.到後來,一方矮矮的墳墓,將“我”與母親永遠分開了!而現在,一灣淺淺的海峽將“我”與祖國大陸隔開.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群人的家國之思.全詩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長長的餘味。
原文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