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鄉愁> 《鄉愁》全詩鑑賞及課堂練習

《鄉愁》全詩鑑賞及課堂練習

《鄉愁》全詩鑑賞及課堂練習

    引導語:“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鄉愁》中的這句將整首詩歌的內容和思想加以昇華,從思念母親、妻子上升到對祖國母親的想念,將臺灣海峽同胞們對於祖國的熱愛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全詩鑑賞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一,又將鄉愁描寫的淋漓盡致。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

  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 余光中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熱愛中國。禮讚“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由此,看到這首詩以時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構思極為巧妙。

  詩人精練地提取了幾個單純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四個意象是單純、明朗、集中、強烈。它們又是豐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這四個意象把本是一個非常抽象的“鄉愁”物化、具體化,透過“託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這些意象和“這”、“那”這兩個簡單的指示代詞聯接在一起,巧妙地將彼此隔離的人、物、時間和空間,將愁緒的兩端緊密融合。若有若無的距離和聯絡,給那些整日在相思、別離和相聚閶奔波的人們一種強烈的共鳴,給人們一種難以言表的哀愁和歡欣。詩歌以時間的次序為經,以兩地的距離為緯,在平鋪直舒中自有一種動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們無限的哀愁和無盡的相嗯。

  詩歌在藝術上呈現出結構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音樂美。在均勻、整齊的句式中追求一種活潑、生機勃勃的表現形式,在恰當的意象組合中完美地運用語詞的音韻,使詩歌具有一種音樂般的節奏,迴旋往復,一唱三嘆。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審美特徵的現代詩語,唱出了詩人心中對故鄉、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鄉愁》有令人矚目的形式美。一是結構上寓變化於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相互變化錯落,體現了自由詩的特點。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複和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迴悵惘的氛圍。

  課堂練習題

  一、基礎題

  1.下面對《鄉愁》一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祖國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祖國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深切願望。

  C.作品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故鄉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深切願望。

  D.作品以時間為序,以感情為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故鄉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殷切期望。

  2.簡要分析余光中的《鄉愁》中疊詞運用的.表達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鞏固題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麼感情?感情基調應該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鄉愁推向頂點的是哪一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願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題

  5.余光中的《鄉愁》用了哪些形象來表現其鄉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詩中用了那些巧妙的比喻?有什麼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鄉愁是……”說一句話或幾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小”愛應熔鑄在“大”愛之中,且“故鄉”一詞內涵太窄。

  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四個形容詞疊詞,以一種輕描和淡寫,使鄉愁濃縮於面積小程度輕的物件之上,反襯出濃烈的思鄉情緒。

  3.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感情基調應該憂鬱深沉。

  4.最後一節,表達了詩人希望祖國早日和平同一的願望。

  5.鄉愁本是難以捉摸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具體的形象來表現,結果就會留於平庸和空泛。但我們發現余光中的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具體的形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既單純又豐富,誘發了讀者多方面的聯想。

  6.詩人用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四個既單純又內涵豐富的形象,來比喻小時侯.長大後.後來和現在四個時段和空間的鄉愁。將鄉愁詮釋為親情.愛情和思家愛國之情:感情又單而濃,主題又淺入深,在一詠三嘆之中將鄉愁渲染的異常濃烈。另外,這四組藉助同一結構形式,反覆陳說分離之苦,其中“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頭(裡)”的四次重複,加之四節中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同一位置上的疊詞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功底,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7.

  鄉愁是一杯濃濃的酒;

  鄉愁是一輪圓圓的月;

  鄉愁是故鄉那灣永遠流淌的小溪;

  鄉愁是那根在靈魂深處流動的血管;

  鄉愁是遠走時父親久久的佇望;

  鄉愁是別離時媽媽不斷的揮手;

  鄉愁是雕刻在記憶中的古老童話;

  鄉愁是人一輩子走不出的精神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