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天祥> 文天祥名言

文天祥名言

文天祥名言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是氣所,凜烈萬古存。

  丹心照夙昔,發日已改。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千年成敗俱塵土,消得人間說丈夫。

  鏡裡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臣心一片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

  【文天祥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期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19歲時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中選吉州貢士。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

  二十歲考取進士第一,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德祐元年(1275年)聞元兵東下,在贛州組織義軍,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後於鎮江脫險,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1278年被俘,後來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在監獄關了三年。元軍屢次勸他投降,都被他堅決拒絕了。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義,時年四十七。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終失敗。1276年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