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維> 王維的田園詩精選

王維的田園詩

王維的田園詩精選

  導語:王維,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下面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王維田園詩。歡迎閱讀!

  1、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君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臨長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2、青溪

  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漾 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閒,清川 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3、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王維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閒。

  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

  千里橫黛色,數峰出雲間。

  嵯峨對秦國,合沓藏荊關。

  殘雨斜日照,夕嵐飛鳥還。

  故人今尚爾,嘆息此頹顏。

  4、酬張少府

  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5、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6、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7、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8、送張五歸山

  王維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9、李處士山居

  王維

  君子盈天階,小人甘自免。

  方隨鍊金客,林上家絕巘。

  背嶺花未開,入雲樹深淺。

  清晝猶自眠,山鳥時一囀。

  10、渭川田家

  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荊扉。

  雉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11、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

  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相關閱讀】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人物生平

  王維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運城永濟市)。

  王維才華早顯,與其小一歲弟弟王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寵兒。有關他在音樂上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後回答說 :“這是《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並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維工於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一說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張九齡執政,拔擢王維為右拾遺。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調任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

  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空餘時間,在京城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去處,有山有湖,有樹林也有溪谷,其間散佈著若干館舍。王維與他知心好友度著悠閒自在生活,過著半官半隱生活。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至德元載(756年),長安被叛軍攻陷,王維被捕後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王維被下獄,交付有司審訊。按理投效叛軍當斬,但因他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縉平反有功請求削籍為兄贖罪,王維才得寬宥,降為太子中允,後兼遷中書舍人,官終尚書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維逝世。臨終時,他仍作書向親友辭別,完成後便安然離世。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唸佛。四十多歲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王維在詩歌上成就是多方面,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