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望廬山瀑布> 望廬山瀑布古詩背景

望廬山瀑布古詩背景

望廬山瀑布古詩背景

  對於李白所作的《望廬山瀑布》古詩的背景,人們通常也不會去深究,但是,在那些專家的眼裡,這兩首詩的創作的背景並不是在一起的,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嗎?小編給你帶來《網廬山瀑布》古詩背景。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註釋

  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

  2、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裡指瀑布。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裡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背景一:

  天寶十五年,唐玄宗採納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議,傳下“制置”的詔旨,將四個兒子分置四方,對叛軍造成分進合圍的態勢。不料太子李亨卻在此詔命之前已在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號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為太上皇。玄宗得知雖心中不樂,但一來年歲已高,二來考慮到自己在位上引發了叛亂,心中內疚,面對既成的事實也就沒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當盛年,身強力壯,雄心勃勃,對太子李亨擅自稱帝,心存不滿,便沒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師江夏,繼續擴充軍隊,召募人才,以便與肅宗李亨分庭抗禮。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騙,入其幕府,而後被捕下獄,終被流放夜郎。這是後話。且說李白此時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離開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廬山隱居。廬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麗無雙,李白觀察日九,愛之深切,寫下不少詩篇讚美廬山美景。《望廬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背景二: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遊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容也有一部分重複,疑非一時之作。詹鍈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開元年間)所作。另有人認為第二首七絕作於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年)李白到廬山的夏秋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