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教案

芙蓉樓送辛漸教案

芙蓉樓送辛漸教案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基本教學: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能背誦古詩。

  2、情感態度:透過學習古詩,體會朋友間的離別之情。

  3、能力運用:自己會寫離別贈言

  第一課時

  一、以情匯入:

  離別之際有沒有讓你牽掛的朋友,念念不忘的友情?你又有何話想對他(她)說呢?

  二、學習古詩:

  1 .自由讀詩,看看誰是第一個有快又通順的讀完本詩的人。

  2. 指名讀,糾正不正確發音。

  3.再讀,(小組讀、輪誦、疊誦、表演讀、唱誦……) 4.學生個人誦讀展示。

  5.集體誦讀   6.出示問題,初步理解

  學生說自己認為的詩意,教師進行輔導,鼓勵學生大膽的說。 描述詩的意境。

  這是一首送別詩,全詩即景生情,寓情於景。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定了悽清的氣氛。第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後兩句,寫的是自己,但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在送別辛漸時特別囑託他:“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象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後兩句自比冰壺,表達自己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也表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本詩既寫了朋友的離情別緒,更加寫出了自己的高風亮節。

  展開想象誦讀詩,師生共評

  7 背誦:(1)試背——互背     (2)指名背——齊背。

  三、積累訓練

  誦讀,默寫

  拓展:

  《芙蓉樓送辛漸》賞析

  第一首寫平明送客,臨別託意。”寒雨連江夜入吳”,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江寧一帶,此地是三國孫吳故地),織成了一張無邊無際的愁網。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瀰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別友人的心頭上。”連”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 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正好展現了一種極其高遠壯闊的境界。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簷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並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節,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吳的雨勢,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菸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當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勝數。 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於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像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自從開元宰相姚崇作《冰壺誡》以來,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王昌齡託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詩人在這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於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瞭解和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而深厚有餘、優柔舒緩。“盡謝爐錘之跡”(胡應麟《詩藪》)又是王詩的獨特風格。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餘韻無窮。

  第二首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先從“秋海陰”、“楚雪深”寫起,以景起興。第三句是點題:高樓送客,依依惜別,心情悲愁,酒不盡興。末句以景結情:寒江寂寂,惆悵如不盡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樣地純真。全詩融情入景,以景結情,主要還是抒情,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