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之《除夜有懷》賞析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是唐代詩人崔塗的作品,是《全唐詩》的'第679卷第92首。此詩寫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懷。首聯即對,起句點地,次句點人,氣象闊大;頷聯寫除夕客居異地的孤獨;頸聯寫親眷遠離,僮僕成了至親,再烘托“獨”字;尾聯點出時逢除夕,更不堪漂泊。全詩流露出濃烈的離愁鄉思和對旅的厭倦情緒。
除夜有懷
崔塗
迢遞三巴路,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註解】:
1、危:指漂泊於三巴的艱險之地。
2、歲華:年華。
【韻譯】:
巴郡巴東巴西,離家多麼遙遠;
漂泊在這艱險之地,真難容身。
山巒錯落,大雪下到更殘漏盡;
孤燭一支,徹夜伴我異鄉客人。
我與骨肉親眷,不覺漸離漸遠;
只有身邊僮僕,跟我越來越親。
漂泊生涯之苦,怎麼經受得了?
除夕一過,明日又是新年新春。
【評】:
這首詩寫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懷。首聯即對,起句點地,次句點人,氣象闊大。頷聯寫除夕客居異地的孤獨,頸聯寫親眷遠離,僮僕成了至親。再烘托“獨”字。末聯點出時逢除夕,更不堪漂泊。離愁鄉思,發洩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