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蘇軾> 關於唐宋八大家蘇軾及妻妾兒女的介紹

唐宋八大家蘇軾及妻妾兒女的介紹

關於唐宋八大家蘇軾及妻妾兒女的介紹

  蘇軾的結髮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輕貌美,知書達禮,16歲嫁給蘇軾。她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有幕後聽言的故事。蘇軾為人曠達,待人接物相對疏忽,於是王弗便在屏風後靜聽,並將自己的建議告知於蘇軾。蘇軾的《亡妻王氏墓誌銘》中記載著這樣的故事:軾與客言於外,君立屏間聽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輒持兩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與是人言?有來求與軾親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與人銳,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可謂蘇軾絕佳的賢內助。王弗侍親甚孝,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王弗與蘇軾生活了十一年後病逝,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依父親蘇洵言於汝母墳塋旁葬之,並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三萬株松樹以寄哀思。又過了十年,蘇軾為王弗寫下了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記夢》。這首詞九百多年來,在不同的.朝代都一直被廣為傳誦著,也是文學史上眾多悼亡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首。當了解到蘇軾與王弗的愛情故事後,再讀這首詞,那種情感、那種沉痛、那種深切,足以讓後人也一樣淚千行了!

  蘇軾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後第三年嫁給了蘇軾。她比蘇軾小十一歲,自小對蘇軾崇拜有加,生性溫柔,處處依著蘇軾。王閏之伴隨蘇軾走過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歷經烏臺詩案,黃州貶謫,在蘇軾的官海沉浮中,與之同甘共苦。最困難時,和蘇軾一起採摘野菜,赤腳耕田,變著法子給蘇軾解悶。在王閏之生日之際,蘇軾放生魚為她資福,並作《蝶戀花》紀事。詞中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讚美她對三個兒子都一視同仁,疼愛不分彼此。二十五年之後,王閏之也先於蘇軾逝世。蘇軾痛斷肝腸,寫祭文道: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許,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淚盡目乾。旅殯國門,我少實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在妻子死後百日,請他的朋友、大畫家李龍眠畫了十張羅漢像,在請和尚給她誦經超度往來生樂土時,將此十張足以傳世的佛像獻給了妻子的亡魂。蘇軾死後,蘇轍將其與王閏之合葬,實現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願望。

  蘇軾的侍妾叫王朝雲,蘇軾為她起字子霞比蘇軾小二十六歲。蘇軾最困頓時,他身邊的侍妾紛紛離去,王朝雲卻一直陪伴其左右。是蘇軾的紅顏知己,蘇軾寫給王朝雲的詩歌最多,稱其為天女維摩。據說蘇東坡被貶惠州時,王朝雲常常唱《蝶戀花》詞,為蘇軾聊解愁悶。每當朝雲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時,就掩抑惆悵,不勝傷悲,哭而止聲。東坡問何因,朝雲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處無芳草句也。 蘇軾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開始傷春了!不幸的是,朝雲也先於蘇軾在惠州病逝。朝雲逝後,蘇軾終生不復聽此詞,一直鰥居。遵照朝雲的遺願,蘇軾將其葬於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棲禪寺大聖塔下的松林之中,並在墓邊築六如亭以紀念,撰寫的楹聯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聯有個著名的典故:東坡一日退朝,食罷。捫腹徐行,顧謂侍兒曰:汝輩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為然。又一人曰:滿腹都是見識。坡亦未以為當。至朝雲,乃曰:學士一肚皮不入時宜。坡捧腹大笑。朝雲墓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州西湖景區孤山之上,蘇東坡紀念館旁,如今已成為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