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蘇軾> 浣溪沙 宋代 蘇軾

浣溪沙 宋代 蘇軾

浣溪沙 宋代 蘇軾

  導語:浣溪沙是唐代教坊曲名,而最為有名的是宋代詩人蘇軾所創作的《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那麼,《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是一首怎樣的詞作呢?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瀟瀟 一作:蕭蕭)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譯文

  遊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穀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註釋

  蘄qí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時與醫人龐安時(字安常)同遊,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清泉寺詞》。

  浸:泡在水中。

  蕭蕭:形容雨聲。

  子規:杜鵑,又叫杜宇、 布穀、子規、望帝、蜀鳥等。

  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

  白髮:老年。

  唱黃雞:感慨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三月作者遊蘄水清泉寺時所作,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蘄水,縣名,即今湖北浠水縣,距黃州不遠。《東坡志林》卷一雲:“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日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疾愈,與之同遊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裡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餘作歌雲。”這裡所指的歌,就是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