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節南山》原文翻譯鑑賞
《節南山》,《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的首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詩歌。全詩十章,前六章為八句,後四章為四句。關於其時代背景和作年,歷來有宣王時(三家詩)、幽王時(《毛詩序》)、平王時(韋昭)和桓王時(歐陽修)諸說,但詩既以(終)南山起興,則不應寫的是周室東遷後事。《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節南山
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憂心如,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節彼南山,有實其。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慘莫懲嗟。
尹氏大師,維周之;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民不迷。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
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瑣瑣姻亞,則無仕。
昊天不傭,降此鞠。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屆,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
不弔昊天,亂有定。式月斯生,民不寧。憂心如,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四方,蹙蹙所騁。
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誦,以究王。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譯文
那嵯峨終南山上,巨石高峻而聳巔。權勢顯赫的太師史尹,民眾都唯你倆是看。憂國之心如火炎炎,誰也不敢隨口亂談。國脈眼看已全然斬斷,為何平時竟不予察監!
那嵯峨終南山上,丘陵地多麼廣闊。權勢顯赫的太師史尹,執政不平究竟為何?蒼天正又一次降下飢疫,死喪和禍亂實在太多。民眾言論中不再有好話,你們竟還不懲戒自我!
你們史尹和太師二人,原該是咱周室的柱石。掌握了國樞的鈞輪,四方諸侯靠你們維繫,大周天子靠你們輔,也使人民踏實心不迷。老天爺實在太不良善,不該斷絕人民的生機。
處事不誠心不親自辦理,百姓對你們就不相信。不諮詢舊不晉用少俊,豈不是欺罔了君子正人?施政應當平等應當躬親,不應該與那些小人接近;瓜葛不斷的裙帶姻親,不應該偏袒而委以重任!
老天爺真是不光明,降下如此的大禍亂。老天爺實在不聰慧,降下如此的大災難。君子執政如臨淵履冰,才能使民眾心安。君子執政如碗水持平,憎惡忿怒才能被棄捐。
老天爺實在太不良善,禍亂從此再無法平定。一月連著一月競相發生,使庶民從此無法安寧。憂國之心如醉酒般難受,有誰能掌好權平理朝政?如不能躬親去施政,悴勞的仍是眾百姓。
駕上那四匹久的公馬,這四馬都有肥大的脖頸。我舉目四望到處是禍亂,侷促狹小無處可以馳騁。
當你們之間惡感正烈,你們彼此就傾軋不歇。既已怒火平息回嗔作喜,又像賓主般互相酬。
老天以災禍顯示不平,我王天子也不得康寧。太師史尹不自懲邪心,反而怨怒人們對其規正。
我家父作此一篇詩誦,以追究王朝禍亂的元兇。該改變改變你們的邪心,以求德被四方萬邦齊同。
註釋
(1)節:通“”。長言之則為(jié niè),亦即嵯峨。
(2)巖巖:山崖高峻的樣子。
(3)師尹:大(tài)師和史尹。大師,西周掌軍事大權的長官;史尹,西周文職大臣,卿士之首。
(4)具:通“俱”。
(5)(tán):“炎”的誤字,火燒。
(6)卒:終,全。
(7)何用:何以.何因。
(8)有實:實實,廣大的樣子。《詩經》中形容詞、副詞以“有”作詞頭者,相當於該詞之重疊詞。:同“阿”,山阿,大的丘陵。
(9)薦:再次發生饑饉。:疫病。
(10)(cǎn):曾,乃。
(11):借為“(zhī)”,屋柱的石。
(12)均:通“鈞”,製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轉輪盤。
(13):猶“”,輔助。
(14)吊:通“叔”,借為“淑”,善。昊天:猶言皇天。
(15)空:窮。師:眾民。
(16)式:應,當。夷:平。已:依全詩前後及此處文義,今理校為“己”,義為以身作則。
(17)殆:及,接近。
(18)瑣瑣:互相連結成串。姻亞:統指襟帶關係。姻,兒女親家;亞,通“婭”,姐妹之夫的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