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中的愛情:奔放自由不輸當今

《詩經》中的愛情:奔放自由不輸當今

《詩經》中的愛情:奔放自由不輸當今

  【導讀】《詩經》是產生於中國奴隸社會末期的一部詩集。它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有的是狂野情歌,絲毫不遜色於當今的“餓狼傳說”。

  中國的詩歌,從《詩經》開始,而愛情是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以說愛情詩、情歌,是從《詩經》開始的。儘管後來的人把《詩經》說得越來越嚴肅,越來越古板,例如《詩大序》稱《國風·關》為“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正夫婦之道,聽起來讓人正襟危坐,正兒八經。

  其實,後人的解釋和孔子的本意已經有出入了,《詩經》裡有的是狂野情歌,絲毫不遜色於當今的“餓狼傳說”,這些狂野情歌,大都集中在“鄭風”部分,也就是河南民風部分。

  枕邊情歌:早起有驚喜

  話說這鄭國的地盤本來是在陝西一帶,跟周王朝相距不遠,後來怎麼就遷河南了呢?簡單而言,跟公元前八世紀關中地區的大地震有關。

  都說周幽王亡國是因為褒姒烽火戲諸侯,其實沒那麼浪漫,就是因為當時長安周邊地區發生大地震,再加上旱災,接著又是北方敵人入侵,這宅子實在沒法待下去了,於是開始將整個國家往東部移,到鄭武公的時候,基本就定都在河南的新鄭了。

  鄭國遷都新鄭後,經濟榮,軍事強大,人民生活也比較自在,因此當地民風就比較開放、浪漫,愛情歌曲一茬一茬地產生,其開放程度和浪漫程度讓後人也感驚訝。

  例如連夫婦枕邊說的話也寫上來了,我們試著還原一下兩千多年前的一個情景吧。大是公元前八世紀的某個凌晨的一段對話,為了方便現代人理解,稍作演繹:

  “老公,雞叫啦。”

  “急啥呢,天上的星星還在眨眼呢。”

  “俺不信。”

  “老婆,你起來看看啦,滿天都是星星。”

  “老公,鳥兒已扇動翅膀高飛,好像是鴻雁呢,快拿起你的弓箭,去給我射兩隻嚐嚐鮮。”

  男子於是起床,穿上戎裝,拿起弓箭,出去射獵。女子則獨自在家祈願:“保佑老公百發百中,鴻雁飛得再高,也能把它射下來,我一定下廚把獵物烹製得美味無比。”

  “要和我的親好好飲一杯酒,祝我們小兩口白頭到老。”

  “我們兩口子,琴瑟和諧,歲月靜好,感情恩愛。”

  老公果然神勇,不一會兒就滿載而歸,並對老婆催他早起深表感激,於是贈嬌妻一塊佩玉,還唱將起來:“老婆,你對我真好、真體貼,這塊佩玉送給你。”

  老婆催老公早起真划得來,有野味吃,還有禮物收,明顯的“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日子,這樣勤勞下去,一定會世世代代“高富帥”、“白富美”下去。

  原詩如下: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愛上同車女子:不吝讚美之詞

  兩千年前的一個美麗的春日,或者說一個夏日,某男子搭乘一輛馬車,本來有點沒精打采,偶爾轉頭一看,亮了!當然,亮的不是燈泡,而是一朵似嬌豔木槿花的妙人兒、大姑娘。

  這位姑娘面容姣好,臉色好得像開在籬笆上的木槿花,“顏如舜華”,舜華是啥?就是木槿花。木槿花是當地隨時可見的一種小喬木花,路邊、樹叢、籬笆和庭院裡隨處可見,每朵花只開一天,但花期長達半年甚至大半年,用這個來比喻美人兒,最容易讓人理解。

  這姑娘不僅天生麗質,而且穿戴也很得體、貴氣,別的不說,滿身的佩玉隨著馬車的顛簸搖晃而發出清脆的撞擊聲,讓人的一顆心也不禁搖曳起來。同車男子便被這玉佩聲撞擊得失了魂,甚至感覺自己快要飛起來,“將翱將翔”。

  過了好一會兒,他打聽到原來同車的美女是姜家的大姑娘,看來提親還是比較方便的`,心下更喜,不由得大讚:“彼美孟姜,美且都。”姜家的大姑娘,又漂亮又賢惠且嫻雅。

  這首詩被後來人變複雜了,朱熹罵它是“淫奔之詩”,說是男女搭車私奔。戰國的人則認為這是諷刺鄭國的公子忽不跟齊國攀親家。公子忽是一代英傑,曾經為齊國立過功,齊國想把公主嫁給他,但他說“齊大非偶”,拒絕了。鄭國人對他不與大國聯姻,致使鄭國失去軍事保護而心生不滿,因此寫了這首歌,諷刺他喜歡車上的路人。其實,公子忽是個聰明人,他拒絕與齊國結親,避免了殺身之禍,後來,魯國國君娶了齊國公主,不僅戴綠帽子,而且還丟了性命。

  這些解釋正確與否,難以確定,不過從今天的眼光來看,男子對同車美女的一見鍾情,其奔放自由的愛情觀不輸當今社會。

  男子對中意女子如此直白,女子對男子呢,則多了一份戲謔,一份嬌嗔。有一首名為《裳》的詩,說的是春秋時代的水一帶,有個帥哥,為了去見女朋友,既不坐船,也不過橋,捲起褲腳直接渡河,終於見到了心上人。

  他的心上人見到男朋友那副狼狽模樣——估計捲起褲腳過河,又行得匆忙,因此渾身是泥水,便調笑他:你這傻小子,想我了吧,除了想我,你還能想誰?瞧你這傻小子。“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那時候的女子,罵心上人,都叫“狂童”,有位女子因為和男朋友鬧彆扭,雙方不搭話。女方不開口,男方也不敢開口,女方氣惱,於是罵對方:你這渾小子,故意不跟本姑娘講話,因為你的這個態度,害得本姑娘連吃飯都沒心思。“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詩大序》則解釋為鄭昭公任用諂臣,疏遠賢臣,“狡童”就是鄭昭公。這種解釋沒法證明對錯,但把賢臣寫成戀愛中的女子,那種扭捏的語氣,似乎有點彆扭吧。

  最美的風景:在轉身的那一剎那

  每年的三月三,是個熱鬧的節日,對於鄭國的青年男女而言,則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河南一帶有水和水,春來水波盪漾,河水嘩啦啦地流淌,比河水更歡樂的是人群,在嫵媚的春光裡,成群的男女遊樂、歡聚,並尋找著自己的意中人,或者與意中人約好來聚會。這是屬於青年男女的愛情天地,“與,方渙渙兮”。

  這個氛圍有點像現在一首叫《一江水》的歌中唱到的那樣:“風雨帶走黑夜,青草滴露水,大家一起來稱讚,生活多麼美。”

  不過,有位男子沒有找到意中人,手裡拿著蘭花,不知送給誰,他不免惆悵,真是“姑娘人人有夥伴,誰和我相偎”。然而正當他打算轉身回去之際,又來了一位姑娘,姑娘問他:“帥哥,跟我去河邊看看去吧。”(女曰“觀乎?”)帥哥嘆氣:“去過啦,沒啥意思。”(士曰“既且。”)姑娘說:“再去吧,就算是給我個面子,再去看看。”(“且往觀乎!”)這姑娘分明是看上小夥了。小夥子也終於明白過來了,立即說:“中。”二人於是攜手再度返回河邊。

  找到了意中人的小夥子此時覺得神清氣爽,覺得河邊的景色格外美麗,不由讚美道,你瞧瞧,這水和水的河畔,場地多寬闊,大家多歡暢。(“之外,訏且樂。”)

  於是,兩千多年前那群充滿青春氣息的男女們,在春水盪漾的河畔,互相贈送蘭草芍藥,許下愛的誓言。

  他們被記錄在《詩經》裡,年代雖然久遠,但仍然散發著青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