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鄘風·載馳》》鑑賞
《國風·風·載馳》,古代華夏族詩歌,全詩4章,1、3章各6句,2、4章各8句。是春秋時期許穆夫人的作品。此詩作於衛文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是衛國被狄人佔領以後,許穆夫人趕到曹邑為吊祖國的危亡而作。此詩第一章交代本事;第二章開始寫詩人內心的矛盾;第三章矛盾漸漸緩和,詩的節奏漸漸放慢;第四章寫夫人歸途所思。全詩在強烈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思想,表現了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載馳
載馳載驅,歸衛侯。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
陟彼阿丘,言採其。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駕起輕車快馳騁,回去吊悼衛侯。揮鞭趕馬路遙遠,到達漕邑時未久。許國大夫跋涉來,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贊同我,哪能返身回許地。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懷宗國思難棄。竟然沒有贊同我,無法渡河歸故里。比起你們心不善,我戀宗國情不已。
登高來到那山岡,採摘貝母治憂鬱。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許國眾人責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緩緩行,壟上麥子密密遍。欲赴大國去陳訴,誰能依靠誰來援?許國大夫君子們,不要對我生尤怨。你們考慮上百次,不如我親自跑一遍。
註釋
⑴載:語助詞。馳、驅:孔疏“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
⑵(音yàn):向死者家屬表示慰問,此處不僅是哀悼衛侯,還有憑弔宗國危亡之意。毛傳:“吊失國曰。”衛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衛戴公申。
⑶悠悠:遠貌。
⑷漕:地名,毛傳“漕,衛東邑”。
⑸大夫:指許國趕來阻止許穆夫人去衛的許臣。
⑹嘉:認為好,讚許。
⑺視:表示比較。臧:好,善。
⑻思:憂思。遠:擺脫。
⑼濟:止。
⑽(音bì):同“閉”,閉塞不通。
⑾言:語助詞。阿丘:有一邊偏高的山丘。(音máng):貝母草。採治病,喻設法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