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經> 詩經·周頌·清廟之什·執競

詩經·周頌·清廟之什·執競

詩經·周頌·清廟之什·執競

  原文:

  執競武王,無競維烈。不顯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鐘鼓,磬莞將將,降福。降福簡簡,威儀反反。既醉既飽,福祿來反。

  譯文

  勇猛強悍數武王,

  功業無人可比上。

  成康二王真顯赫,

  上天讚賞命為長。

  從那成康時代起,

  擁有天下佔四方,

  英明善察好眼光。

  敲鐘打鼓聲宏亮,

  擊磬吹管樂悠揚。

  天降多福帝所賜,

  帝賜大福從天降。

  儀態慎重又大方,

  酒足量呀飯飽腸,

  福祿回饋來雙雙。

  註釋

  ⑴執:借為“鷙”,猛。競:借為“(qíng)”,強。

  ⑵競:爭。維:是。烈:功績。

  ⑶不(pī):通“丕”,大。成:周成王。康:周康王,成王子。

  ⑷上帝:指上天,與西方所言的上帝不同。皇:美好。

  ⑸奄:覆蓋。

  ⑹斤斤:明察。

  ⑺(huáng):聲音洪亮和諧。

  ⑻磐(qìng):一種石制打擊樂器。(guǎn):同“管”,管樂器。將(qiāng)將:聲音盛多。

  ⑼(ráng):眾多。

  ⑽簡簡:大的意思。

  ⑾威儀:祭祀時的禮節儀式。反反:謹重。

  ⑿反:同“返”,迴歸,報答。

  鑑賞:

  此詩在文學技巧上運用了賦的藝術手法,“鋪陳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語),敘說簡明,直道其事,以簡古的語言為祖先歌功頌德,祈求福庇。詩意雖然略顯淺易,但因是與古樂相合而誦,又在“穆清”“肅雍”的廟堂使用,有著超出單純文字所表達的功能,即特定的環境氛圍、特定的心理感受會產生特殊的欣賞效果。遠古詩歌,研究者多以為是詩、樂、舞三者合一的',頌詩也是如此,不單是具有文學性一個方面,因此要全面、準確地把握其內涵、風神,就不能只侷限於文字上的表面理解,而應以文字為契機,從廟堂文化這個大範圍的角度進行整體的品味、把握,結合對音樂、舞蹈、建築藝術特點的聯想,作全方位的審美觀照,才能領會包括此詩在內的頌詩那種莊嚴、高貴、古穆、雍容的藝術內涵。因為頌詩的功用在於“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毛詩序》),這一目的決定了它的形式、內容、語言風格的特點,也決定了它的使用範圍僅僅是王公貴族,也就是說頌詩的審美趣味與它的使用價值是相互統一,互為因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