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9篇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9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尊重生命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1

  “三生”即“生命、生活、生存”。“三生教育”是現代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話題,“三生教育”是一次教育上的變革,因為它是一個從理論的高度把我們長期以來模糊的培養人、塑造人的觀念,清晰的展現出來的過程。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透過什麼途徑培養?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的需要生存和發展的生命個體。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我認為更具人性和可操作性。“三生教育”就是要透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

  一個人的生命也不過短短几十年,而在這短暫的生命中可以把握時機,透過教育,奔放讓人震撼的光彩,在有限的生命裡去享受無限的快樂。從心靈深處去領悟生命的可貴,總需要透過自己的奮鬥撐起一張屬於自己的風帆。

  在學習中,我們必須適應環境,學會生存。在生活的路上,難免有困難,挫折,失敗,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幸。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迎接它們,把這些當成是在磨礪自己的意志,這樣我們才能適應這個社會,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生活下去,才不會被淘汰,才能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所在!在生活中,積極樂觀的看待問題,要相信生活是有意義的,我們失敗過,哭泣過,但是我們沒有倒下,我們仍然堅強的站立著,去迎接更大的挑戰,去創造更大的奇蹟,去締造更多輝煌。

  透過生命教育,我們應該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真愛生命,促進生命積極健康發展,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生存教育使我們應該清楚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技能,樹立正確的發展觀,生命教育使我們應該瞭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團體、民族、國家及人類的幸福生活。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2

  解剖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科,是法醫必備的課程,但就是因為需要。如果沒有必要,誰願意把一個死人開膛破肚?我也解剖過。但因為這次屍檢,我後來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在野外玩得很開心。突然,我們看見田野裡有一隻蜜蜂。不知道為什麼,它尾巴上的針不知道去哪裡,也不知道怎麼飛走。它只是在地上爬行。

  我和朋友抓到了,逗了一會。朋友突然說:“我解剖過很多蚊子,還沒解剖過蜜蜂!要不要解剖一下?”我拍著手,興高采烈地說:“好!”

  我們立刻跑回家,拿了一點水,用來讓他保持清醒,不至於暈倒。後來我們才知道這是活切,是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之一。我們把它壓在桌子上,拿來一根棍子,壓在它的一條腿上,然後用力拉,腿就被活生生地扯下來了。然後我們把它放進水裡,再拿出來,用同樣的方法把它的六條腿都扯下來。這時,它幾乎要暈倒了,尾巴蜷曲著,整個尾巴由黃變紅。它努力的翻著,逃避著,但是每一次要成功,又被我們翻了一遍。我們看著它掙扎,忍不住笑了。然後我們就把它的翅膀摘下來了,現在它完全失去了逃跑的能力。似乎知道它已經無法逃脫,也已經放棄了掙扎,但是它的身體卻因為劇烈的疼痛而忍不住顫抖。它成千上萬隻眼睛中的每一隻都流露出絕望,但它只能讓我們發笑。

  玩夠了,我們用繩子把它綁起來,隨著夕陽一起扔下去,似乎意味著它生命的終結。

  後來,我不禁為此感到羞愧。難道他們沒有任何意義嗎?我覺得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3

  昔之寰宇,戰亂頻仍,生靈塗炭,田園荒蕪,途有餓殍;今之中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富麗繁華,物資充盈。在這個物質極大豐富,拜金主義衝擊思想的時代,人們對“生命”這個話題顯得有些無所適從。生命的意義何在?我們應當如何對待生命?竊以為我們每個人都應對生命抱一顆尊重之心。

  對生命的尊重,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苟死”,二是“不苟活”。

  “不苟死”,就是不能隨隨便便放棄生命,是對生命低層次的尊重。這其中又分三個方面。

  一曰“瞭解”。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瞭解自己的生命,認知自己的生命歷程。古今中外,“傳記文化”一直很受大眾追捧。不少智者在晚年總會細細回味自己的一生,追憶來路上的點點滴滴,通個人之變,成一家之言。正如沈復著《浮生六記》、楊絳撰《我們仨》一樣,瞭解梳理,是人們對崇高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二曰“珍惜”。珍惜,即為不揮霍。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我們必須好好珍惜它。讓人心痛的是,當今社會,有人沉迷於種.種誘惑,肆意揮霍美好的年華;有人“厭倦了這個世界”,輕率地結束了自己還沒走到終點的人生。這些都是對生命莫大的不敬。還有一些人,雖然罹患絕症,但依然笑對人生,以樂觀的態度,堅強地活下去,在這同時,還能盡己所能幫助他人。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贏得了其他人的敬意。尊重生命,就是要珍惜生命,不虛度年華,任何時候不放棄希望。

  三曰“昇華”。有哲人曾言:“我們無法增加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即便延年益壽也終有一死,但是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長度裡創造出無限的價值。讓自己的生命有價值,給自己來過的世界留下一點兒什麼,這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太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有些人,為了區區的小事,隨隨便便地死了,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些人,為了未竟的事業,忍辱負重地活著,在歷史的迷霧中成為一座高聳的塔。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他們在窮途末路沒有選擇死,而選擇在歷史浪潮中踽踽獨行,用背影照亮我們民族的正面。還有太史公,面對死和腐刑,他選擇了後者,為了尚未完成的《史記》,在不真、不善、不美的夜晚,他把真、善、美熔鍊在油燈下,煉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鉅著。歷史中少了一位死諫之臣,而多了一位文史巨匠。無論是太史公,還是他所記述的人,都用自己的選擇詮釋了生命價值的含義,讓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昇華。

  “不苟活”,即不苟且偷生。當理想與現實發生尖銳衝突,當人格和生命尊嚴受到踐踏的時候,有些人以死抗爭。這不是不珍惜生命,而是對生命最崇高的尊重。“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不是戲言,也不是輕佻。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捨生忘死;風雲變幻,又有多少忠貞之人以死捍衛自己生命的尊嚴?當李清照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當譚嗣同吼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當秋瑾高喊“身不在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他們的眼中只有尊嚴與理想,他們願意為之獻出寶貴的生命。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為了理想和尊嚴而死的人,生命也會為他喝彩。

  世間潮起潮落,人生雲捲雲舒。如若我們都能懷著一顆對生命的尊重之心,方能讓生命綻放出最美的光彩。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4

  如果我選擇了我最尊重的人,我一定會選擇尊重那些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只會讓人被屠殺的東西。

  很多人會尊重那些德高望重、有權有勢的人,而我會尊重那些在人前並不耀眼的“自然”,把人放在一邊。也許,人的人性已經消失了。為了生存,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殺掉那些敢怒不敢言的人。

  夏天,我們手中冰冷的西瓜只是一點點生命。當我看到媽媽用刀切開西瓜時,又犧牲了一條生命。它要過奈何橋,透過輪迴。我祈禱下輩子能生出弱者。不敢看。它雖然沒有血,卻是一個有生命有尊嚴的“人”。我想問一下,我們都是在人的細心呵護下長大的,明明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家,可是為什麼在我們又胖又壯又有活力的時候,卻有人要殺我們?這可能是一個西瓜的抱怨!但是它能告訴誰呢?

  我們人類遇到事情總會找警察和律師,小事情也會大驚小怪。但是有氣息有生命卻沒有嘴沒有手沒有腳的自然事物呢?人是要尊嚴的,不管怎樣,人總是要保持尊嚴的,那些“自然”的人也是需要尊嚴的。我知道,對一個12歲的女孩來說有點可笑。

  你猜怎麼著每當我們殺死一個“自然”,他們對我們人類的憤怒總是不斷積累

  深一些,就沒有好的辦法了嗎?既能讓大自然保持美觀,又能讓我們人類得到良好的營養。

  啊!~選擇,選擇尊重誰,我寧可不要尊重世界上的人類,也要去尊重那些有生命的小傢伙,它們付出得太多了!讓我選擇,我要選擇去做那些“自然界”,穿過一次有一次的輪迴隧道,走過一條又一條奈何橋,我——已經很熟悉了。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5

  生命是最可寶貴的,這不僅指人的生命,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隻螞蟻,也有維護自己生命的權利。“人是萬物的靈長”、“人是萬物的主宰”,這些都是人類自己封的,誰賦予了人類居高臨下的權利?

  人類既然是生命中的一分子,就沒有什麼可特殊的。在所有的生命面前,萬物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應當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這樣,也就是尊重了我們自己的生命。

  自然的法則決定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必須和諧相處,共同締造美麗的家園,否則,就會受到自然法則的懲罰。這種自然法則最先受到大的恐龍的破壞,後來,最先滅絕的,恰恰就是高大威猛、弱肉強食的恐龍。

  人類的歷史並不是很長,人類誕生不久,就以捕獵為生,於是,那些奔跑著的動物就成為人類捕獵的物件,成為人類的美味大餐。現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沒有人類不敢吃的,而且什麼珍稀吃什麼,這使得珍稀動物越來越稀少,有的已經接近滅絕。君不見,潔白的天鵝垂下了帶血的翅膀,在集市上被公開出售;君不見,藏羚羊被偷獵者追捕,茫茫的青藏高原上,堆著它們的累累白骨;君不見,東北虎的數量大大減少,打死金錢豹的人竟然還被當做孤膽英雄,赫然出現在中學語文課本上。近來,又出現了清華才子用硫酸潑狗熊,四川一大學生將一隻小狗放在微波爐裡烘烤等曠世奇聞。長此以往,等世界上只剩下人類的時候,我們還與誰為伴,我們還拿什麼作為生命的依託?到那時,人類滅絕的日子也就不遠了。人類的歷史恐怕比恐龍的歷史還短暫,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維持自然界的平衡,我們必須遵循自然的法則。生命的個體之間要相互尊重,

  和諧相處,因為生命與生命之間是相互依存的,誰都離不開誰,就如同我們離不開水、陽光和空氣一樣。我們有什麼理由,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命或者尊嚴,去剝奪其他生命生存的權利呢?

  尊重生命吧,尊重它們,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6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是息息相關的,任何生物都擁有其珍貴的生命,在這個蔚藍的星球上,縱然是適者生存,強者弱食,但每一個生命都是有尊嚴的,也是需要尊重的,需要呵護的。

  很欣賞作者的做法,蝴蝶是美麗的,但生命更美麗,這種在空中飛舞的小精靈,原來就是大自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者和仁慈,一隻自己夢寐以求的蝴蝶,就在自己的手中,它,微微地顫抖,他,心微微地震動,它。生命的渴望,他。夢中的蝴蝶。但是,他放棄了,一種渴望,也是一種自私,心中的一絲惻隱之心,成全了一個生命,自由,尊重,它的生命再次獲得重生,飛向象徵自由的天空。

  無論是高貴者還是卑微者,死是最終的歸宿。在生與死的面前,生命沒有貧賤之分,也無低俗與高雅之別。高貴不在於出身,財富或身份,不在於光鮮的外表,華麗的排場,顯赫的地位,生命需要尊嚴,活得轟轟烈烈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貴者。

  生命平凡,生命美麗。即使是一株小小的草,也是其堅韌和努力,有其美麗和芬芳;即使是一隻小小的螞蟻,亦有其智慧和力量,有其不屈和頑強。

  生命之美,若虹,七彩斑斕,氣勢豐沛;若水,奔流不息,綿綿不斷;若星,自守一方,璀璨奪目。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令我感動,令我驚奇。

  生命之偉大,任何一個生命都需要呵護,尊重。尊重生命也等於在尊重自己。地球上的生物千千萬,萬千千的生命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同一塊陸地上,只有彼此的呵護,尊重,無論卑微,無論高貴,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生物,都有其尊嚴。生命的尊嚴都是平等的。但既然來到了這個大千世界,首先要自尊,自愛。尊重自己的生命,善待自己。尊重他人,生命中難免會有險灘,高峰。但只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相信自己,用自尊,自信,微笑面對一切,世上沒有過不了的險灘。沒有爬不過的山峰,要使自己的生命有尊嚴,獲得轟轟烈烈,才不枉一生。只有首先做到尊重自己才能去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生命,要本著一顆對生命的敬仰之心,對任何生命的寬容之心,才能做到真正地尊重他人,站在他人的立場之上去看待他人的生命,為任何生物著想,呵護他人的尊嚴,尊重他人的生命。

  生命是偉大的,需要他人的尊重。生命是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生命啊,無上的生命,我以的禮節向你朝拜!尊重您的一切!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7

  生命又像一顆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溼的泥土中,勇敢快樂的'破殼出來。

  每個人自呱呱墜地便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生命,便獲得了一次在世間享受生活的機會。生命,一個多美好而脆弱的名詞,對於我們,都要好好地珍惜,尊重自己的生命。

  司馬遷忍受宮刑,身體的殘疾並未消磨他的意志,對於生命的許諾,他沒有放棄,沒有讓他的生命從此委靡,而是以一部《史記》著就了千古絕唱,彰顯了他對生命的諾言。

  當今社會之中,身殘志堅更顯示著一位殘疾英雄的氣概。《我是謝坤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本著作,而它的作者更令人敬佩不已。一次觸電事故讓他失去了雙臂和一條腿,成為了一個“炭人”。如此遭遇在大家的眼裡活著便是生不如死。而他卻用自己的嘴練出一“嘴”好畫。他值得人們尊敬,是因為他尊重了自己的生命。

  海倫·凱勒更是大家從小便聽說的一位女英雄。她雙眼失明,我曾試著想象那樣的生活會是怎樣,卻不敢相信。然而海倫卻在那種條件下生活了一生,但不是痛苦,而是滿足和快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曾震驚世界。有人懷疑過這是不是真的,但在證實後,有的只是佩服。因為她正在詮釋著:尊重生命。

  然而尊重生命不僅體現在對生命的珍愛,更體現在當危難時刻,英勇無畏的抉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彰顯文天祥不畏強權,強烈的愛國心。他沒有讓生命在苟且偷安中貶低,而是在英勇的犧牲中尊重了生命!相比之下令人唾棄,遺臭萬年的秦檜,和坤卻在貪生怕死,愛財如命之中讓生命變得毫無價值。

  “民為貴,社稷次,君為輕”,在孟子眼裡社稷江山、君主聖上都比不上民眾重要。而如今在汶川大地震,玉樹地震後,國家為死難者降半旗致哀,設立國家哀悼日,正是敬畏生命的體現,表現了對普通民眾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倫理即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努力向上,讓生命發出華光異彩。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8

  世界上有一種情感,最為神聖,世界上有一種行為,最為可貴。這,便是尊重。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遊覽中,一對夥伴遇到了一位殘疾人。在路上攀談起來,漸漸便熱絡起來。到達景點之後,殘疾人在殘疾人專用通道上順利的透過,沒有花任何的錢。其中一個人看到後,對他的夥伴說:“我也去試試。”說罷,便買了副黑墨鏡戴上,走到了殘疾人專用通道上,對工作人員說:“我的眼睛……”還沒等他說完,工作人員便為他打開了通行的門,那個人高高興興地走了,他的夥伴很是疑惑!如果這樣,所有人不都效仿了嗎?等他排著隊到了大門口時,那名工作人員說話了:“請告訴你的朋友,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佔小便宜的事了,我讓他進去,只是因為前面的殘疾人還沒有走多遠,如果和他爭執,只會讓殘疾人聽到之後受到侮辱。”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工作人員用理解與善良架起了這座尊重的橋樑。讓每一個人都為之陣容而感動。尊重,是人與人交際的重要一部分。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

  不知你是否注意過,公交車上,總有那麼一個位置——殘疾人專用座。這是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與體諒,以及無言的尊重。但每每上車時,它總是讓形形色色健全的人佔有著,也讓每一位上車的殘疾人而感到尷尬。尊重是一朵花,只有你悉心澆灌它,它才會開出最美好的色彩。

  不知你是否注意,街道上,總有兩行黃色的“綵帶”。黃色,多麼一種溫馨亮麗的色彩!那條“黃絲帶”被行行色色的車輛所侵佔,所踐踏。這也讓盲人感到不便,盲道,普通的一件事物,卻體現著多少人對殘疾人的尊重與關愛,踐踏盲道,不就是踐踏尊嚴嗎?社會上,只有互相尊重,才會擁有一條真正的,將心與心連結的綵帶!

  尊重是一個細節,但也是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只有讓尊重這朵道德之花綻放,才會擁有更加美麗得明天!

尊重生命心得體會9

  為什麼風可以吹走一張白紙卻吹不走一隻小蝴蝶?——銘文

  叔本華曾經說過:“尊重每一個人,無論他多麼卑微可笑。”記住,活在每個人心裡的都是和你一樣的精神。所以,也是生命,所以動物不需要尊重?

  有個新聞說,武漢一個動物園裡,一個遊客向大象扔石頭。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大象會反彈石頭,但會傷害遊客。

  就一個小彎,撿石頭扔尊嚴——作為一個不尊重生命的人,不需要被尊重。大象扔出了同樣的石頭,卻充滿了對人類的指責,捍衛著自己的尊嚴。

  生物課上,老師不止一次強調,人類作為自然界中最高的生物,是擁有最完美智慧的生物。

  然而,我們往往不尊重其他生命作為更高的存在。似乎我們已經失去了作為高等生命的尊嚴,我們顯然褻瀆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生命。

  對大多數人來說,比自己弱的人生就是這麼微不足道。

  但是在國外一次非常重要的網球公開賽上,一隻鳥不小心被一隻球意外擊中而死亡。只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運動員發球。從上菜到打死小鳥,再到舉起手停下來,他飛快的跑向小鳥,然後跪下。他的動作真誠自然,毫不猶豫,動作遲緩。

  觀眾被它感動了,喧鬧的會場鴉雀無聲。他尊重一隻鳥,並贏得了其他人的尊重。

  也許人們已經忘記了誰是勝利者,但是尊重弱者生命的運動員卻被大家銘記。

  風吹著白紙,卻吹不出一隻小蝴蝶。

  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尊重,即使是弱小的生命,也值得世間萬物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