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公務員的第一百天工作感悟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我們常常會因經歷的人和事不同而產生新的感悟,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來記錄一下。不過,是不是不太會寫感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為公務員的第一百天工作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人說,人的一生,是一連串決定交織而成的過程,其精華在於自己如何選擇。然而,做選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對於影響自己人生規劃的'職業選擇上,更是難上加難。去年的我就經歷過這樣一次抉擇,那時我還是一名老師,但我深知以我的教學能力還遠遠達不到自如地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步。工作之餘我開始思考,到底是該安於現狀還是勇敢地嘗試一次改變?我選擇了後者。我辭去工作,報名參加了公務員的培訓課,走上了公考的道路。
迷茫與困惑。
半年的準備與學習,其實我的內心依舊沒有底,那時總是在想,如果考不上該怎麼辦?以後該做什麼?但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向前,所幸結果並沒有讓我失望,我成為了一名公務員。以前對於公務員這份工作認知不清,以為是一份“高階大氣上檔次”的職業,真正成為一名基層幹部,才發覺箇中辛苦。職業的轉變意味著我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面對領導安排的工作時手忙腳亂,寫的第一份報告滿篇錯誤,接到群眾的詢問腦子一片空白,不知該如何解答……這些都是我前不久剛經歷的事,不是沒有崩潰大哭過,哭過之後也感到過迷茫與困惑,是不是自己並不適合這份工作?偶爾我也會生出一絲後悔,但性格使然,決定了的事,哪怕再後悔也絕不會退縮。
學習與思考。
工作迷茫之餘,我也開始反思自身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埋頭苦幹,不喜歡去請教他人,總覺得拉不下面子,也覺得會打擾到別人工作,但後來我明白了,閉門造車終究不可取,我開始轉變心態,徹底拋棄了曾經的“師為上”的觀念,把自己當成一名學生,放在低處,把領導和同事當成老師,主動去向他們請教我不懂的問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以前我總是要求我的學生不忘學與思,現在我亦是如此要求自己,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瀏覽一下新聞,閒暇之餘看書看報,也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學無止境”的意思,也才更清晰地明白自身的不足,並有針對性地去彌補缺點。
成長與進步。
如果說學習與思考還算是我因為自身能力問題而做出的被動選擇的話,那麼當我主動去做出一些事的時候,或許也能算是我的一點進步與成長了吧。我開始用心觀察同事們在接待群眾時的樣子,學習他們主動去傾聽和問詢群眾的所需所求,和同事一起走訪貧困群眾,瞭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也會幫同事分擔繁瑣的工作。我開始明白叔本華曾說的“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這句話的意思。
這是我成為公務員的第一百天,我想如果把每一個“一百天”都當做一個節點的話,那麼若干年後,我變成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時,回過頭來看看,我一定能找到變化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