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關於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精選6篇)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

關於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1

  一、無悔的選擇

  我本想收穫一屢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溫暖的春天;我本想採摘一片楓葉,你卻給了我整片火紅的楓林;我本想親吻一朵浪花,你卻給了我一個無邊無際,浩瀚無窮的海洋。我問為什麼給了我這麼多?你微笑著對我說:“因為你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是一個讓人溫暖,讓人快樂,讓人佩服,讓人放心的大集體。這裡有負責的領導,敬業的教師,可愛的輔導員以及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莘莘學子們,我們共同夠建了一個充滿愛的家。

  二、入學教育形式多樣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如此,沒有紀律的保障,就不會有一個好的集體。紀律是成功的強有力保證。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因而對我們進行了入學教育。

  以往的入學教育枯燥無味,沒有任何新意,只不過老師在上面講,那著手冊一條一條的讀,既不能使學生了解相關規矩制度的作用,也不會讓入學教育的意義完全體現。而在這裡卻不同,創新形式,豐富多彩,讓我們在快樂與感動中學習規章。

  三、未來之路從這裡走向輝煌

  從來都是在哭泣時希望有人安慰,結果還是自己對自己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從來都是失敗的時候有人鼓勵,而後還是自己對自己說我的未來不是夢。的確如此,選擇了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我的未來一定不是夢!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一開始就全心全意,盡心盡力地去做,成功才會有保障,成功的大門才會願意為你而開啟。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們共同奉獻,用他們的熱情為我們構築了一個大“家”。他們用豐富多樣的形式,內容生動的講座以及讓人心靈震撼的話語為我們的大學生活指明瞭航向。學院裡的入學教育如同一盞燈塔,讓我們這些在黑暗中航行的船兒們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奮鬥目標,讓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認準了方向,一路前行!

  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未來有你一起陪我走;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未來有你辛勤的付出;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未來有你一定會走向輝煌,開啟一頁屬於我們的新篇章。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脛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起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職業學院,你是我無悔的選擇,既然選擇了你,我就要與你風雨兼程。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2

  中專新生入學教育是中專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它不同於中專教育的其它階段,有著自身的特點。入學教育要富有成效,必須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並貫徹到入學教育實踐中。在對入學教育過程及其規律認識的基礎上,在對長期入學教育實踐的規律性的總結的基礎上,筆者認為,中專新生入學教育實施過程中應體現以下原則。

  一、科學性

  社會生活和新生素質的多元化、複雜化,使入學教育呈現科學性不斷提高的態勢。只有在科學地瞭解新生,正確地把握新生心理特點形成、發展、變化的規律,充分分析入學教育目標和環境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入學教育過程中的矛盾性及其規律,以及相應的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才能克服以往入學教育的種種弊端,實現入學教育科學化,提高入學教育實效性。這一原則要求入學教育要建立在學校現實、學生現狀的基礎上,加大調查研究的力度,廣泛運用先進的科學的教育理念,夯實入學教育的理論基礎和現實基礎。

  二、銜接性

  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中對不同教育階段目標以及內容方面的特殊性缺乏明確的界定,尤其是銜接性較差,各自為戰,每一個階段的教育者只是機械地進行行政規定的教育內容的傳授,不知上一階段教育的內容、標準和要求。而個體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核心的任務,要求個體必須建立與環境相適應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相應的人際關係,自我評價。兩個相鄰階段間的過渡期需要個體進行調整,因為面臨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環境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因此,學生在過渡期關鍵的任務是必須做出調整。如果學生能相應地在面臨轉變前有所準備,那麼這個轉變會比較順利,為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中專入學教育擔負這一轉變任務,實現初中教育向中專教育目標、內容、過程及其他教育要素的銜接,促進新生適應能力提高,順利、平穩地實現過渡,併為下一階段學生個體的主動發展奠定基礎。

  銜接性主要包括目標的銜接和內容的銜接。入學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培養新生的心理適應能力,為新生以後的主動發展打基礎。入學教育擔負承上啟下的銜接教育的任務,一是在新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受教育的可能性的基礎上,使新生克服舊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合理對待學習、生活、交往和身體發育中的種種變化,能夠表現出與之一致的、適宜的心理和行為。二是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心理適應性是衡量個體心理健康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邏輯起點。學生積極適應是學生個體主動發展的基礎,學生個體的主動發展則以積極適應為前提條件。

  內容的銜接是指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構建總體和區域性的內容體系。在中專新生入學教育中,應以中專新生身心發展特點、社會性發展水平及具體的教育培養目標要求為出發點,針對新生學習、生活、交往和成長中普遍存在或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有側重的教育和訓練。

  三、實踐性

  中專新生年齡多在15歲~17歲之間,處於身心發育高峰,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入學教育應從他們的需要和興趣出發開展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除了傳統的講解,討論方法外,還應大量採用實地參觀、角色扮演、自我體驗等重參與的實踐性較強的方法,以鍛鍊新生語言表達能力,相互交往能力,積累情感經驗,在實踐過程中學會判斷,學會選擇,從而避免空洞說教的傳統入學教育的弊端。這一原則將不斷地發展學生個體能力,增強主動意識,形成良好的習慣,鍛鍊自身品質,開發感情和情緒,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

  四、尊重與理解學生

  “尊重學生……這個方法需要時間,需要經常運用,需要遠見卓識,需要事實的教育,還需要上帝的一切教訓與幫助,只要想到運用這個方法,就意味著高尚的品格和淵博的學識了。”傳統入學教育把新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教育的客體,不承認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和理解,採用單向的灌輸式教育方法,造成受教育者產生逆反心理,使入學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強調在入學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轉變教育觀念,建立新的面向學生的學生觀、教育觀,其核心內容就是尊重和理解學生,它可增進教師與新生的親近感、信任感,在此基礎上構建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為新生接受入學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創造情感方面的有利條件。

  五、灌輸與疏導統一原則

  這一原則是建立在教育者對入學教育內容的特殊性與受教育物件的特點以及二者之間規律性的認識。一方面,入學教育的規範需要外部灌輸,它不可能在新生頭腦中自發產生。同時,受教育物件求知慾強和可塑性大的特點也是外部灌輸的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受教育物件(新生)不是白紙一張,其頭腦中錯誤的、模糊的認識為外部灌輸的實施設立了認識障礙。同時,由於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複雜化和公開化,和學校教育的不一致性日趨明顯,新生的各種認識障礙有增加的趨勢。這就要求入學教育不能採用簡單、生硬、強制的方法,而是要耐心疏導,擺事實、講道理,只有這樣才能使入學教育深入新生思想,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協同性原則

  入學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方面,學校內部要從教學組織、學生管理、後勤保障等方面精心安排,相互配合,各司其責,共擔責任,使入學教育深入每一個班,每一個新生,落京實到每一個教師,每一位班主任,每一個教育者身上;另一方面,學校要調動社會力量,尤其是家庭的力量,與學生家長、社會有關團體和單位建立廣泛的聯絡,開展密切合作,建立一個以主管校長為領導,班主任、專兼職心理諮詢人員、教師為骨幹的,全體教師參與的工作體制,形成一個大格局,共同營造和諧的入學教育氛圍,使新生能夠克服陌生感、恐懼感,建立安全感、信任感,順利地融入到中專學校的教育環境中。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3

  高職院校的新生在經歷了高中三年高強度的學習以及高考過後數月全身心的放鬆後終於邁進了大學的校門。然而無論他們在入學前對大學如何憧憬,理想中的校園生活與現實總是有很大差距的,新生在入學後的初期會感到迷茫、困惑,有的學生甚至會很不適應,因此我們校方在新生入學初期都會對新生開展入學教育。

  入學教育是引導和幫助新生樹立遠大理想目標、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大學生活的第一課,它將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行為和發展。許多高職院校的入學教育一般持續3到4天,教育的內容較為籠統,針對性不強,教育的方法較為單一,教育效果並不明顯,新生很難快速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所以我們要從新生的特點和實際需求出發,為新生疏通思想上的障礙,正確指導新生步入大學生涯的軌道,避免前人走過的彎路。

  1、高職院校新生的特點

  1.1心理失衡

  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曾經期望能踏進本科院校,也努力奮鬥過,但是他們最終被本科院校篩落,只能讀個大專,比起去本科院校報到的同學,內心會感到不甘和遺憾,甚至產生自卑心理,潛意識裡開始懷疑大專院校的培養人才的水平,鄙視自己也鄙視接納他們的學校。

  1.2學習習慣差,學習能力低

  大多數學生習慣了被動學習,如果無人監督,學習對於他們來說是就是完成任務,對知識的渴求度很低。習慣了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不擅長獨立思考,不注重學習方法。

  1.3自我管理能力不夠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管理相比中學的管理要寬鬆的多,雖然每個班都配有輔導員和班主任,但主要還是依賴於學生的自我管理,可是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中學期間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以至於在相對自由的大學生活環境下,自我約束力薄弱,容易將美好的時間浪費在娛樂休閒上。

  1.4人生目標不明確

  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理解度不夠,沒有學習目標,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沒有明確的方向,沒有制定學習計劃和生涯規劃的意識。甚至有些學生進度高校就是為了混張文憑,打算得過且過,虛度光陰。

  1.5以自我為中心

  近幾年入學的高職學生,出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受到父輩祖輩的專寵,以我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偏低,到學校後,進入新的環境,不適應周圍的一切,經受不了挫折,處理不好人際關係,不服從學校嚴格制度的管理,管理越嚴,逆反心理越嚴重。

  1.6思想政治明確

  大多數高職新生入學後在生思想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積極遞交入黨申請書,要求向黨組織靠攏,政治方向正確。

  1.7責任感不強

  90後的新生普遍缺乏家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對於他們而言,很少體諒父母養家的辛苦,從父母那裡是一味的索取,很少有為家庭分擔解憂的行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敢擔當;沒有社會意識等等。

  1.8體質偏虛

  為了決戰高考,許多學生將運動鍛鍊身體的時間都挪用到學習上,久而久之,學生的體質下降,免疫力下降,養成了不愛運動的習慣,事實上,一個健康的體魄是成就一切的基礎,往往被我們的學生所忽略。

  針對以上新生的特點,再結合當今高職院校中入學教育的不足,分別從內容、時間、方法等方面對入學教育進行了探討。

  2、教育的內容要全面

  2.1健康方面

  首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幫助學生客觀、理性的評價自我,要有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做好自我心理調適。對心理上有障礙的學生進行專業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儘快找回自信和快樂。其次是對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要教育學生愛惜自己的身體,普及生理知識,合理的休息和飲食,加強身體鍛鍊,培養運動愛好。

  2.2做人方面。

  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怎麼樣的人。

  ①謙虛。因為只有真正瞭解自己的不足才會真心實意的向老師求學,要告誡學生,尊重師長,虛心求教。

  ②誠信。告誡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準,身為學生誠信的開始就是追求真才實學,考試不舞弊。

  ③責任。樹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

  ④寬厚。教育學生與人相處要寬厚,不計較,不以自我為中心,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2.3生活方面。

  教育學生生活節儉樸實,幫助自理能力差的學生儘快學會自理,不光是自理飲食起居,也要幫助學生如何理財。

  2.4學習方面

  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增強對專業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內容主要為學院情況概況、專業設定、專業教學計劃及學科發展的現狀、前景等內容的介紹。其次幫助新生儘快適應大學學習,儘快掌握學習方法,端正良好的學習態度。其內容主要為大學教與學的方法、特點介紹,如何聽課、如何記筆記、如何利用圖書館、如何做實驗等。

  2.5就業方面

  幫助學生明確就業方向,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將就業的目標成為大學學習的動力。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校期間浪費青春,虛度光陰。

  3、教育持續的時間要長

  針對學生自制力薄弱的特點,入學教育持續的時間最好是半個學期。並且未來的每個學期的開學階段都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教育來完善入學教育的遺漏。

  4、教育的方法要多元化

  4.1報告、講座。

  如舉辦愛國愛校報告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座等。

  4.2參觀、訪問。

  如組織新生參觀學校的環境設施、周邊的名勝古蹟、訪問與新生本專業相關的企業等。

  4.3座談、聯誼。

  如召開新生座談會、聯誼會,召開新生與教師座談會,新老學生聯誼會等。

  4.4運用現代化資訊手段進行教育。如組織觀看反映學校發展、歷史、教育教學成果的影像片等。

  4.5個別教育。

  針對個別新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重點生的教育工作。

  總之,對於每個新生來說,一個良好的開端將是未來成功的基礎,也只有符合高職院校新生特點的入學教育方案才能有效的幫助新生更快的適應高校生活和學習,幫助新生儘快擬定大學期間的奮鬥目標,為未來的就業打好結實的基礎。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4

  在這丹桂飄香,豐收的金秋九月,每一位在假期裡盡情玩樂的學子都彷彿倦鳥歸巢般紛紛返回了闊別兩月之久的校園生活,對於某些人來說,一切還會有如從前,是那麼的熟悉,可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月,將是他們告別從前,走進人生中另一段新的旅程,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還不知大學生活為何物時,它已翩然而至,為此,父親拋開了工作,在萬忙中還是抽空特地從貴陽趕回了邵東,於是,告別了親愛的外婆和調皮的弟弟妹妹,熟悉的家,高中的母校,頂著炎炎烈日,我和父親踏上了通往長沙的汽車,經過長途的累勞,終於當我立於涉外這所為我選擇,並且即將開始要生活三年之久的學校大門前時,我突然想朝著裡面大聲呼喊:“我來了~我的大學生活!”在熱心的朋友和父親的幫助下,我迷糊而又順利的在學校報了到,交了學費,入住了學校的寢室。第一次離開家鄉,第一次來到長沙,在安頓好一切後,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也代表著馬上就要跟父親分別了,最終,我還是沒有勇氣去送父親,因為,我怕我會捨不得,於是,只是呆呆地坐在寢室的床上,也不知道何時,淚水已經有如大水決堤般湧出。

  本以為,跟親人分開,我會悲傷一段時間,可是,面對著寢室裡的新同學兼室友熱情的對待,一句句關切的話語,使我那無助的心靈找到了一片棲歇地。是啊,為什麼同為新生的我這麼的傷感,而她們卻能像大姐一樣的照顧我呢,我開始思索著。難道我就這樣開始我的新一站嗎?簡寧說過:“人總是一邊受傷一邊學會堅強的。”我現在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高中生了,而是大學生了。我開始漸悔著。我似乎成熟了許多。

  正如理查德·柯所說的:"驀然回首,發覺昨日時光早已隨風遠揚,而我已變成另一個人。"走在綠蔭的小道上,看著高聳的教學樓、端莊的圖書館、寬廣的操場、整齊的宿舍樓,我有種忐忑的期待,因為我將要在這裡展開自己的平臺,亮出自己的風采。而後,我看到了德才兼備的教師,教授;公正嚴明的校風,校紀;熱情活躍的學長,學姐;還有刻苦耐勞,全心全意為學生們服務的學生會、自管會。我有理由相信,來到這裡,是我正確的選擇。我想,來這裡的每一位新生,在涉外經濟學院的關懷、教導、磨礪下,將會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綻放出他們的光彩,成為祖國的光榮。是的,大學的生活需要自己用心去體味,我不羨慕別人的輕鬆與快活,也不去羨慕別人的風花與瀟灑。我只知道,既然我選擇了英語這個專業,多苦多累,我亦無悔。明白之後,我心兒寬,眼兒亮,我用誠摯的雙眼看世界,用稚嫩的肩膀擔起生活的風風雨雨。

  學習中,緊張讓我悟出生命的可貴,疲憊讓我感到內心的充實,苦澀讓我品出生活的甘甜。在未來的四年中,我要堅定自己的堅定,努力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追求。不是一切星星都只預示黑夜,而不報告曙光;不是一切燭光都只燃燒自己,而不照亮他人;不是一切歌聲都只掠過耳旁,而不留在心上。我抱著這樣一個信念去嘗試,去奮鬥。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一定會成為一個更傑出,更優秀的自我,一定會實現我渴求的、持著的夢想。以上的諸多感受,都是在學院為我們新生準備的第一件大禮——堅苦的新生軍訓。

  就這樣,我的大學生活拉開了序幕。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5

  踏入電大校門,嶄新的生活迎接著我們到來了,我們已經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一個人什麼時候開始停止學習,什麼時候就開始衰老”。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人到了六、七十歲沒有衰老,因為他還在努力學習;而有人在十六歲就開始衰老了,因為他已經放棄了學習。我懷著激昂的熱情踏上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英語本科的學習歷程,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據老師對電大教學環境和教學方式的介紹,我瞭解到電大的學習方式與以前的學習有很大的區別。電大開展的現代遠端教育能讓我透過現代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對我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報電大開始,我就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定要把儘可能多的時間利用起來進行學習,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矛盾,透過參加《入學教育》培訓,解放了思想,樹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轉變了學習觀念,提高了認識。從認識提高方面可以理解為社會的進步是知識的進步,也是文明的進步,社會的文明進步是與知識層次高低分不開的。對我來說,是知識層次更進一步了。

  新生入學教育心得體會6

  新的一學期到來了,新的打算,新的計劃,新的目標,讓我們渙然一新。在這裡我們面臨著兩個問題。第一,如何去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呢?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到學校哪些制度,並且還要去逐項的遵守,不得違反,其次,規章制度就是為我們學生設定的,我們學生就應該當做到,每天不得遲到、早退,要做到早到,晚退,關心整個班級體。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老師在上面講課,而你卻津津有味地在看小說書,或者幹其他的事,這樣對待自己不負責任的,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要知道時間就是生命,那就應該怎樣去珍惜時間了吧。最後,如果要使同學們進一步的去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的話,那就必須團結互助了,看見有人違反的,就立刻上前去制止,並且說服,讓他覺得心服口服。要做一名好的學生幹部,就應該處處起帶頭作用,儘自己的一切,去做好每一項工作。第二,如何使同學之間的關係相處融洽呢?這個問題就靠自己了。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如果同學有什麼事找我幫忙,我會二話不說,立即答應。同學也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朋友的事也就是我的事。當然,同學犯錯誤的話,我也會去指責他並教導他,只要我有能力,不要理會別人說什麼。我應當挺身而出,發揮自己的才智,施展自己的抱負,立志為社會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我會自覺遵守上面所說的。

  以實際行動以身作則。共同為班級的榮譽作出最大的努力,做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 踏入校門,嶄新的生活迎接著我們到來了,我們已經翻開了人生新的一頁。“一個人什麼時候開始停止學習,什麼時候就開始衰老”。從這個意義上講,有人到了六、七十歲沒有衰老,因為他還在努力學習;而有人在十六歲就開始衰老了,因為他已經放棄了學習。我懷著激昂的熱情踏上了本科的學習歷程,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據老師對學校教學環境和教學方式的介紹,我瞭解到大學的學習方式與以前的學習有很大的區別。我校開展的現代遠端教育能讓我透過現代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對我們不斷地獲取知識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報電大開始,我就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定要把儘可能多的時間利用起來進行學習,合理安排時間,處理好工作,生活和學習的矛盾,透過參加《入學教育》培訓,解放了思想,樹立了新的教育理念,轉變了學習觀念,提高了認識。從認識提高方面可以理解為社會的進步是知識的進步,也是文明的進步,社會的文明進步是與知識層次高低分不開的。對我來說,是知識層次更進一步了。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有不懂的就請教電大教師,在虛心聽取電大老師的輔導後,努力完成作業。一有空就鞏固學過的東西。平時應該積極參加電大安排的一切教學活動,按時來電大聽面授課,節節不誤;按要求來電大上網學習,次次不缺。

  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小組活動,和同學們在一塊研究不懂的問題,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交流學習方法和技巧。回到家裡,認真閱讀書本的內容,不懂的請教別人。學習是無止境的,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要活到老,學到老,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從領到書的第一天起,我就對所選擇的專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認真學習各門課程。上述是我透過入學教育所想到的,透過在電大時所學專業課程的學習,會使我思想認識得到提高,人生歷程有質的飛躍。 在作業方面,考試時儘量做好,爭取取得優異成績。電大為我打開了一扇學習的大門,教會了我在當今資訊社會學習的技能。這次學習是個良好的開端,我一定會倍加珍惜,爭取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做一名合格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