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關於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通用6篇)

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

關於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1

  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師大師生座談時指出,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的重要講話指明瞭師德的極端重要性。教師承擔立德樹人神聖使命,必須要師德垂範。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培養和造就一支學高身正的教師隊伍,是立德樹人成敗的關鍵。

  道德情操,是好老師踐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做善”,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師的工作就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終達成向善的教育目標。教師是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因此,合格的老師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學生對於教師不僅是聽其言,更觀其行,教師在學生眼中是為人的模範。一個教師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惡、義利等方面都有問題,怎麼能擔當起立德樹人的責任?教師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學生才能以師為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把敬業愛生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準則。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有敬業愛生精神的教師,才會獻身教育,心繫學生;才會嚴以律己,為人師表;才會嚴謹治學,誨人不倦;才會終身學習,追求進步;才會成就自己,成就學生。在我國的中西部農村、邊遠地區的教師,正是秉持著敬業愛生的精神,才能安於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才能立於困難條件而不失追求,為廣大的農村學生鑄就圓夢基石。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應該像這些教師一樣,去除浮躁之氣、遠離功利之風,執著於教書育人,把心放在學生身上,把根紮在三尺講臺。

  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在自我修養的不斷提升中實現道德追求。師德需要教育培養,更需要教師自我修養。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應該是每個教師的不懈追求。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自我修養的陶冶需得在讀書上下功夫。心靈要用精神食糧去涵養,教師只有常讀書、讀好書,多讀中國古典詩詞、經典作品,以詩書育浩然之氣,才能認識和相通道德之理。知行合一,互為表裡,教師自我修養的完善更需要在行動中磨礪。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嚴以律己,用個人的行為來體現自己於公於私、於國於民的價值觀;要在日常言行中三省吾身,自覺堅守倫理底線,見賢思齊、景行行止,唯此才能體會和展示道德之美。教師正是用在道德追求之路上的知行統一,去示範人的高尚和純粹,去弘揚社會主義價值和中華傳統美德,去引領學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師垂典則,範示群倫”,道德情操是成長為一個好老師的先決條件。廣大教師只有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己任,以立德樹人為目標,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培養有德之才。我們希望每一個有道德、有情操的教師,都能以“要成才,先成人”為指引,為祖國培養一大批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2

  在第XX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範大學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做當代好老師的四個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並且強調“廣大教師必須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作為一名多年來一直工作在基礎教育第一線的人民教師,筆者能切身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帶給教育界的震動。這“第一粒釦子”既可以是知識的扣子、學問的扣子,又可以是理想的扣子、信念的扣子,還可以是道德的扣子、價值的扣子。只有具備“四有”標準的教師才能幫助學生扣好這人生第一粒釦子,只有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他們今後的人生之路才不會走偏,才不會迷失。“四有”標準就如同給教師的四面鏡子,每位教師都要站在這四面鏡子前面照一照,才能正衣冠、明得失、知方向。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師更應具有廣博的知識。有學者說“教師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他要教給學生的範圍,要具有寬闊的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廣博的知識能有益於增強教學效果,滿足學生的求知慾,只有教師自己知識豐富,做生活中的智者,才能在學習、處世、生活等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我努力的方向;前進的目標。我將用勤奮+恆心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這將成為我矢志不渝的目標。

  第一面鏡子——理想信念之鏡。作為教師首先要具有崇高的社會主義理想和堅定的愛國主義信念。教師職業,三尺講臺雖小,卻可承載偉大祖國的復興大業;一人一言雖輕,卻能傳遞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作為教師首先要構築自己的教育夢想,才能幫助學生編織他們的人生夢想,才能帶領學生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第二面鏡子——道德情操之鏡。“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本職。這裡的“道”就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是是非曲直的標準,就是做人的準則。教師只有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脫離俗氣、濁氣,培養正氣、清氣,才能在學生們中間傳遞正能量。當前社會充滿了各種誘惑,有個別教師耐不住寂寞,受不了誘惑,甚至做出違背道德底線的事情,極大地損害了教師形象。

  第三面鏡子——學識之鏡。陶行知先生說過:“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當今的中國已經進入了資訊化社會,知識種類之豐富,知識更新速度之快,學科交叉比例之大,都遠遠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當代教師不僅要掌握本學科的知識,而且要有開闊的知識視野和終身學習的理念;不僅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而且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精益求精。

  第四面鏡子——仁愛之鏡。眾所周知,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愛和責任是教育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愛”之前又加上一個“仁”字。“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含義十分豐富的詞語。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因此,孔子把“仁”作為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仁愛”這個詞語準確地闡釋了當今社會新型的師生關係:一位好老師不僅僅要能做到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能夠用廣闊的胸懷去包容學生,用仁愛的眼光去欣賞學生,用平等的姿態去尊重學生,亦師亦友,與學生共同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送給教師這四面鏡子,就是要讓我們常常對照,時時反省,不斷增強業務素質,提高自身修養。同時,每一所學校也有責任和義務將這四面鏡子“正確安放”並“常常擦拭”。“正確安放”的根本在於將“四有教師”的標準和本學校的辦學理念相結合,將教師的個人發展納入到學校的長期發展規劃之中。“時時擦拭”的關鍵是管理制度的保障和落實。鏡子不擦容易落上灰塵,同樣,有標準不執行容易懈怠,有要求不落實容易務虛。

  做“會係扣子”的“四有教師”,需要教師按照“四有”標準先扣好自己的扣子,再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還需要學校的管理者為教師個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合適的平臺,真正將教師的發展、學生的成長作為學校的根本工作來抓;更加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大力支援,為教師、學校和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輸送正能量。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廣大教師兢兢業業地奮戰在教書育人第一線,其中湧現出一批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愛崗敬業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3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座談時指出,做好老師要有紮實的學識,這為提升教師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指明瞭發展方向。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書育人是教師的使命,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一定要有紮實學識。“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如果教師知識不紮實、教學不過硬,教學中必然會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游刃有餘。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學高為師”的古訓,指的是教師應在學識上高人一籌,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話語,也鮮明體現了深厚學識是好老師的必備素質之一。面對當前的資訊化時代,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日益多元、各種新知識不斷湧現,做一名好老師,必須具備紮實的學識,努力提升自身的學識魅力,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綿延不絕的求知慾,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和自身的專業成長。

  好老師應具備精深的學科知識、靈活的教育教學知識以及廣博的文化知識。掌握精深的學科知識,是教師“傳道”的基本前提。教師只有對所教學科有著系統的、深刻的、準確的理解,才能教會學生正確的知識。靈活的教育教學知識是教師教學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知識基礎。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育教學知識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學習。此外,“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資訊時代下做好老師,必須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才能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

  好老師應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豐富自身的實踐性知識。教師的學識魅力不僅僅在於教師要擁有廣博和專深的理論知識,更在於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在於教師對自身教育教學經驗的深切反思,在於教師能夠運用知識和經驗有效地、創造性地解決各種教學問題,在行動中做教育,在行動中做研究。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成為智慧型的老師,教學課堂才會成為智慧型的課堂。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所展現的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彰顯著自身的學識魅力,促進了自身專業成長和學生學業水平的提升。

  好老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汲取並靈活運用新知識。隨著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程序加快,社會需要具備靈活性、適應性、自主性、合作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推廣到教師教育領域,社會對教育質量的要求空前提高,對教師隊伍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好老師不能滿足於裝滿自己的“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時時有“活水”,與時俱進,不斷汲取新知識,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積極回應新的挑戰,追求卓越。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站在知識發展的前沿,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並引導學生走向未來發展的人生之路。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是對廣大教師的殷切希望。而成為一名具有紮實學識的好老師,則需要教師們在教育教學的實踐當中,不斷摸索、不斷積累。教師只有提升個人的學識修養,才能教書育人,做到“三尺講臺系國運,一生秉燭鑄民魂”。

  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4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我們以前師範學校的校訓,這八個字也一直深刻在我的腦海之中,作為一名教師,就要為人師表,起到表率作用。一個國家的繁榮、民族的振興需要的是積極向上、團結奮進、有先進的科學知識、有強烈愛國心和奉獻精神的青年人。培養青年一代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團體的力量,而學校教育在其中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所以作為當代人民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感到了自己莫大的壓力和無限的動力。

  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那樣,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的知識、有仁愛之心”。透過學習,我越來越感覺到一名教師的職業責任感。這就需要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並及時更正自己的不足。

  正人先正心,我認為做老師必須有一顆“仁愛之心”。記得前些日子,那天正好下雨,我們班有兩名同學生病了,看起來病的不輕,一量溫度,38攝氏度,我想,這麼高的溫度如果不去看醫生,晚上燒起來就不好辦了,我下午第八節正好沒課,於是我決定帶她們出去看醫生。從教室往教務處走時,雨下的不是很大,我們都沒有帶傘,我和她們說:“沒事,教務處有傘,咱們去教務處拿幾把傘”。當我們去了教務處寫好請假條時,李主任說沒傘了,現在正是小學部吃飯時間,一看窗外,雨下得很大,根本出不去。李主任說:“現在也沒傘,你們先在這等會吧,一會兒小學部的老師就吃完飯回來了”,說著,李主任就給我們拿出幾個一次性杯子,並要給我們倒水,說:“天氣涼,先喝點水暖暖身子”。當我聽了這幾句話,我不知道那兩位同學有什麼感覺,但我感覺到了一種偉大的母愛,這件事讓學習到“將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去看待”。所以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不斷地審視自己工作目標是否正確;和身邊人比較存在多大的差距;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標是什麼。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增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培育自己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積極健康的進取精神,著力培養愛崗敬業、甘為人梯的風範。努力做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和快速發展盡忠心;關心體貼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時刻站在學生髮展的角度,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獻愛心;工作中找到每一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具匠心。我始終堅信親其師、信其道,蹲下身子與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感覺到親切;謙虛、平和、大度,時刻保持謙虛的心態接納身邊每一個人,不斷地向身邊的同事學習;不追名逐利、不計個人得失志存高遠不斷的進修,時刻讓自己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為祖國培養時代新人獻真心;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師德修養,不斷強化愛與責任的核心。

  1、做一名充滿信任與愛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強烈的敬業意識和忠誠自己本職工作的事業心,敬重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和成就本職工作的使命感,是從事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這使我想起了網上“最美深山女教師”一文,文中描繪了22歲女教師和她僅有的兩名學生在深山裡的學習和生活,她不畏艱辛,教室塌了,就把自己的家當作教室。用自己的愛體現了崇高的事業責任心。是啊,一名敬業的老師首先要愛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學生,用愛撒播希望,用愛澆灌智慧,才能真正的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2、做一名勤奮學習的教師。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在知識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師不應是一桶水,應是一股不斷湧出心水的清泉,永遠新鮮,有活力,才能在知識迅速變更的年代不落後,教給學生豐富有用的知識。所以教師不應侷限於所教教材,還應該讀各種各樣的書,豐富自己的知識修養,才會在課堂上旁徵博引,妙語連珠,深深地吸引學生。抱著一種務真求實、樂觀上進、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3、做一名擁有創新的教師。在當前的國際環境和課程改革下,教師們更要大膽探究,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必須從整體上培養全民族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只有別具爐錘,打造有自己的特色“素質教育”,才能真正成為教育創新的排頭兵,培養出適合國情全方面發展的人才。

  4、做一名清貧高尚的教師。一名受學生和人們愛戴的稱職教師,要打心底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不求名利,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加強師風師德修養,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贏得社會的教師。

  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提高求自己,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

  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5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可以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熱愛學生,就是愛護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不歧視體罰學生,關心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嚴格要求學生,積極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與學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熱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於寬容學生。教師的關懷不是單向的,更不是強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負責任的,是彼此能感受到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由於生活和家庭的原因處於不利地位的學生,更加要倍加關愛,給予尊重和寬容。

  熱愛學生,就是要了解和信任學生。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從表面上看,學生之間似乎差別不大,但實際上,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一面。如果教師不瞭解和信任學生,就不可能有對學生真正的愛,也談不上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為了教書育人,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過去和現在,又要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生活環境和經常接觸的各種人和事;既要了解學生表現在外的優缺點和特長,又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們的苦惱和憂愁。只有全面瞭解和信任學生,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教育,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熱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嚴慈相濟。教師對學生的愛,要與“嚴”緊密結合在一起。要嚴得合理,嚴得適當,不遷就學生,不放任學生,也不溺愛學生。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要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習進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學生經過努力能達到,能接受,並能自覺切實執行的。

  愛是永恆的星辰,我相信只要我們真正做到關愛學生,才是一個真正注重師德修養的教師。

  最新爭做四有好老師心得體會6

  透過楊老師的師德培訓,使我對教師的職責、師德的內涵又加深了一層認識,對教育教學又有了更深的瞭解。

  從走出大學校門到現在,一直以為“在其位,謀其政”把自己的教學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務。透過楊老師的講解,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位教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教好書,給學生講講道理那麼簡單,而是要從社會,學校,班級,甚至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讓他們掌握科學知識、養成健全人格,為國家、為社會培養負責任,有用的人才。

  教師的職責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師德,什麼是師德?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其內涵。

  第一,高尚的師德必須對學生充滿愛。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就更加困難。

  記得北師大林崇德教授曾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係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聖純真的。這種聖潔的愛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實感情,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從而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過程中我也曾經感嘆,為什麼有些學生不能體會出我對他的愛呢,有時反而對我的愛充滿警惕和不屑。透過培訓我真正的認識到,原來我的感情還是沒有到位,甚至有點急於求成,其實愛貫穿在我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學生一定會領會到的,就想紮根海島的那位老師,正是她那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對學生的愛,最終得到學生由衷的尊敬,這些是教育的真諦,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為教師必須對某一學科具有的豐富的知識、精通的業務、嚴謹的治學、創新的教學,這也是師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平,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信賴感,進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激勵、鞭策學生。我們學校有很多的優秀的骨幹教師,他們的課得到了學生的歡迎和喜愛。這些是我學習的榜樣和典範,在今後的工作中,作為一位青年教師,一定要想這些骨幹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