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500字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500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為期五天的90學時理論培訓已經結束了,時間雖然短暫,但透過聆聽智者的教誨,同時反思自己的語文教學之路,給我帶來很多心靈的震撼和教育理念的收穫,讓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也讓我對我們的教育與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下面是我透過這次培訓獲得的一些心得。

  一、專家引領,提升解讀,豐富知識體系

  本次培訓中,們有幸聽取了多位專家、名師的講座,讓我覺得收穫頗豐。

  方xx老師的《情懷思想智慧——小學語文教師的整體規劃》的講座,指出小學語文教師的目標和方向,那就是要做一名有情懷、有思想、同時充滿智慧的語文教師,用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語文魅力去感染學生。同時方老師還帶著我們一起解讀教材,研讀課標,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刪繁就簡,聚焦重點,同時透過對目標的把握去進行開放性習作教學的無痕指導;張燕老師的《追尋語文教學的本真》的講座,讓我們更深入地明白課標理念下如何更加合理地制定和表述教學目標,如何從“教學目標”巧妙變身為“學習任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張晨瑛老師的《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適體而讀》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機遇與用的閱讀教學路徑;胡國軍老師的《以文化人—談閱讀教學中的文化傳承》告訴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語文課堂要走在提高文化素養的路上。周青老師以課堂互動的形式漫談作文教學,從文字入手,用方法引領,深入淺出。陳士凡老師的《網際網路+下做個有學習力的教師》的講座從《如何閱讀一本書》切入,提出在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當今,教師也要與時俱進,嘗試和運用新的教學媒體,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引領智慧學習。

  這些講座把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更把名師名家對語文課程的解讀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我們的專業成長提供指引。

  二、內化理論,反思成長

  透過消化和學習這些理論知識,剖析自身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文字解讀

  在進行文字解讀時,教師要進行細緻深入地分析,確立文字的“語文核心價值”,也就是找到文字獨有的語文的特徵,根據文字的語文核心價值來設計教學過程,突破難點,讓學生透過文字的學習,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方法,及其精妙之處。對於不同型別的文字,教師應採用不同的解讀方法,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深入鑽研,從而將解讀轉化為教學手段傳授給學生。

  (二)習作教學

  習作來源於生活,和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息息相關。學生對習作感興趣,有習作的願望,這是把作文寫好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寫作策略。寫作是為了抒發情感,因此要善於引導學生動用各種感覺器官—眼耳口鼻進行觀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觀察點進行細緻深入地觀察。其次多進行聯想和想象,在腦海中形成具體、形象的畫面。當然,要寫好作文,學生平時的積累和閱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多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好段,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和習作素材。

  (三)現代媒體運用

  在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多媒體技術應運而生。作為老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敢於嘗試,勇於創新,藉助多媒體工具來輔助自己的課堂教學,使之變得更為高效。比如微課程的製作,將自身教學的某個重點內容以微課的形式傳授給學生,簡潔明瞭;移動裝置的同時運用,在課堂上隨時隨地跟蹤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地進行反饋和評價;查詢文獻,進行問卷編制,瀏覽教學資源,撰寫論文······總而言之,教師要以包容和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嘗試各種新興媒體,做一個網際網路+下有學習力的老師。

  最後,透過這次90學時的集中培訓,我收穫了許多,反思了許多,相信這樣的培訓對我以後的教學生涯一定有許多的裨益。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多參加這樣的教師培訓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我縣在雙語實驗小學開展了以“網路大集體備課”為主題的暑期培訓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活動。培訓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紛呈。有朱建淑老師的“如何搞好集體備課”、林鵬飛老師的“集體備課經驗介紹”、夏萍老師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與認識”、王慧老師的外出學習彙報、名師課堂觀摩以及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活動。這是與時俱進的、是迎合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適時培訓。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積極認真的投入學習,可謂收穫頗多,感受頗深。

  古人云: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是教學的基礎,備課是將學生、課本、課堂與課程聯絡起來的橋樑。但是我們的.備課現狀不得不令人反思,其中有諸多不足之處:如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備課,對於某一篇文章要進行解讀可能花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但還要將思考的內容撰寫下來,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老師們的課餘負擔,再說語文老師基本都兼任班主任工作,且班主任工作瑣碎、繁多,如此這般,現狀就是大家都以抄寫成冊的教案集來應付檢查,對於自身的專業發展沒有些許提高。於是,大家紛紛提出了當下操作得比較火熱的網路備課,並想到了結合定時定地的集體備課,避免只有網路交流而造成人際交往的扭曲。

  這次網路大集體備課的開展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發展要求的,是當前教育形式所必需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我覺得網路集體備課有諸多的優勢:

  (1)開闊教師眼界,拓展教學思路。教師查閱網上教案、選擇優與劣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深入分析教材的過程。教師原本在頭腦中已經對教材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閱讀到同一節課不同的教學方案時,他人的教學設計與自己的預設方案(包括設計過程、教材內容的把握等)在頭腦中相互碰撞,在對碰中容易產生自己的新見解。

  (2)營造研究氛圍,提高業務能力。網路備課過程就是與更多教師交流互動的過程。以往備課是教師個人的工作,教師對著一本或多本教參,沒有合作也無法合作;如今借鑑網路資源就不同了,它將校內、校外的教師相互連線起來,間接地、直接地實現了相互對話與合作。透過相互交流與切磋,參與網路備課的教師既可以學習到他人的長處,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透過揚長避短,實現共同提高。同時,網路備課的開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師儘快成熟起來,另一方面也促進老教師不斷進取與提高。

  (3)制定教學方案,服務於教學。透過網路備課最終形成的教學方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與個人備課相比,對教材的把握更加準確,對學情的分析更加細緻。因此,網路備課預設的教學方案會更切合學生的實際要求,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減輕教師負擔,增加工作熱情。網路備課減輕了教師寫教案的負擔,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學習理論、收累資料、總結經驗、提升業務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了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和研發教學資源的自覺性。

  (5)瞭解教改動態,加速素質提升。以前,教師僅僅參考一本教參,根本不能瞭解外面的世界,更別說學習新的方法和理念了。而網路的高速度資訊流動,可以時刻展示給我們新的先進教學思想、教育理念。組織教師透過網路備課的查閱(尤其是查閱名師的教學設計),就能及時捕捉到這些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以及優秀的教學方案。

  (6)網路反思開放,易於課後改進。課後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網路備課反思為教師開闢新的反思天地。這樣的反思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對自己、對別人的專業成長提高都很有好處。同時也為下一年度的備課者提供寶貴的經驗,真正實現備課、反思資源共享。

  網路備課優勢甚多,而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老師們的重視與堅持!我想我會努力使自己樹立終身學習觀,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堅持搞好網路集體備課。我想這也是我們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