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1

  很多人都會問我,你這次去支教,有什麼感想,有什麼收穫?剛聽到的時候,我會楞一下,因為在之前我很少去思考這個問題,而且很早就知道,付出與收穫之間是不對等的,就像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一樣,不可能你付出多少就能收穫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付出,收穫肯定是沒有的,但收穫與付出也不會是一個正比例函式。但人總是奇怪的,有了付出後,總會去想我的收穫是什麼,於是被問多了以後,我也把自己的收穫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整理,它既是我這次支教的收穫,也可以說是我對於這次支教的感想!學生的進步應該是我最大的收穫吧。雖然這種進步還很不明顯,也沒有辦法用考試的方式來測量,畢竟我們呆的時間太短了。但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在後來的課上,就比在之前的課上更活躍,有一部分學生開始學會用自己的思路來思考如何解決一個數學問題了,而且有幾個同學也喜歡去鑽研數學問題了,即使他們解題的能力還不是很強,證明題的整體思路也還不是很清晰。但要知道他們的基礎是薄弱的,能做到這些,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這些還只是技巧上的進步,關鍵的是我還看到了很多同學思想上的進步。從他們的作文中,從他們在我們臨走時寫給我的小紙條中,我看到了很多同學都有了不畏艱辛繼續求學的願望,有了走出山區的勇氣和信心。

  我們平時在上課時給他們灌輸的很多大道理,他們很多人都能努力的記住了,並不時的在他們的作文中反應了出來,也有的同學因為我的講課而喜歡上了數學,有的同學開始對數學產生了興趣,開始對那些奇怪的定理和很難的證明有了些學習的信心。有了這些,我認為就是對我們在那裡付出的最大回報。另外一個收穫就是感動。在山區的日子裡,生活雖然很艱辛,每天要自己起來挑水,做飯。下雨的日子更是艱難,去挑水會弄的一腳的泥巴,因為路是土路,只要一沾水,就稠了,完全的沾在鞋子上。我們很多隊員的漂亮鞋子就是在這樣的被破壞的。而且沾了泥巴的鞋走路起來也是極不方便的。

  突然的鞋子就增加了很多斤,每抬一腳都是困難的。做飯也是困難的,一個很容易滅的蜂窩煤的小爐子,每天炒菜的時候,火總是不夠大,炒一個菜所花的時間是平常的幾倍,而且由於我們很多人都是沒有自己弄飯經驗的,做飯做菜的時候,會有弄的半生不熟的狀態。但這些艱辛相對於我們所收穫的感動,也是微不足道的。這些感動主要來自當地的村民和學校的孩子們。平常我們走在路上,總能受到當地的村民關注的目光,從他們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們是善意的,對我們是歡迎的,雖然我們很少交談,有時我們會禮貌的給他們一句問候,他們也會報以我們更多的問候;而來自學校裡和村裡孩子們的感動就更不多說了,我們只要在學校裡,總是孩子們圍觀的物件,我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能成為他們模仿的物件,一些在我們看來很普通的東西,對他們來說也許是陌生的,比如能放出歌聲的小音響,能聽歌的mp3,能透過手動發電的小手電筒。

  這些孩子們,在經常的關注我們的時候,也會不時給我們帶來一些小小的禮物,自家產的玉米,辣椒,土豆,有一天的下午還特意從樹上摘來了一些還沒有完成成熟的核桃,也許是知道我們要走了,怕我們不能吃到這個對他們來說很珍貴的東西吧。除了這些,還有那幾個在火車站遇到的小姑娘,知道我們要等到很晚的車,熱情的邀請我們到她們家裡去住宿;還有住我們附件,經常給我們送土豆,給我們幫助的王老師的妻子;那個在我們臨走前主動來找我們聊家常的老師;還有我們最尊敬的那個只有一個班級的陽光山小學堅持教書的唯一老師——李老師,他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堅持,什麼是信仰,什麼是偉大中的平凡,平凡中的偉大!感動總是緣於一些很小的事情,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久沒有流淚的我,當看到在凌晨5點我們要離開時,看到還有學生來給我們送行時,我流淚了!

  當看到那些在我們屋子外從中午12:00一直等到下午6:00,只是為了見我們最後一面的同學時,我的淚在眼眶中打轉!感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又是多麼的不簡單啊!除了感動,此行還有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友誼!我們一個小組的六個成員,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因為互相關心,幫助,併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努力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來自祖國各地的我們因為這次支教而相聚一起,共同度過了一段被我們戲稱為“新知青”的艱辛而有意義的日子。我們六人在閒暇之餘互相都給對方取了一個外號。鄧欽是我們的小組長,被我們稱為叮噹;我則因為年紀最大被叫做老大;朱雪光則被淘淘戲稱為小雪,他們兩個在一起總有無限的樂趣,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色彩;淘淘有很多外號,淘淘只是其中一個,只是因為她的名字叫康麗桃,也有人稱她為小康或者奔小康,(奔有時會諧音成笨);而且她也是我們中最小的;慢半拍則是因為淘淘吃飯,走路總比我們慢半拍,所以我們有時也戲稱她為淘淘慢半拍;胡朋延是因為第一次做飯,炒菜炒糊了,淘淘就抓住他不放,叫他糊,以至於後來很多學生都知道了他的這個有紀念意義的外號;王水蓮是我們中比較沉默的一個,略顯憂鬱氣質的她稱她為阿蓮是最適合不過的。我們六個人在那段日子裡共同生活,經歷了很多第一次,共同克服了很多困難。沒有床,是我們自己發揮聰明才智用破桌子,破木板拼起來的;挑水沒有扁擔,是我們幾個合作一桶桶從很遠處提回來的;開始沒有炒菜的鏟,我們是用筷子炒的;飯菜做的不好,是共同嚼著辣椒醬把飯嚥下去的……忙中取樂,苦中取樂,是我們每天必乾的事,在這裡,淘淘和小雪是表現的最好的,他們兩個只要在一起,就能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我們都說他們是我們的開心果,以至於後來淘淘先我們幾天離去後,我們還時常會不經意的提起她經常說的那些很有趣的話,想著她那些很搞笑的動作和語言。

  當然還有她永遠的笑臉和快樂!我們的友誼就是在這樣的不經意間建立起來的,以至於在我要離開貴陽回__的時候,他們幾個來車站送我,互相的祝福和擁抱後,我的眼淚再一次的不爭氣的流了下來,也許我知道,這樣一離別,我們以後要再見面,就會加倍的艱難。我只能匆匆的轉過身,快步的走進候車室,不想讓他們看到我的窘像,但,我知道,他們是看出來的……寫到這裡,感情突然有點無法控制,但還是要堅持的寫下去,我知道,這樣的三個收穫對我來說是巨大的,相對我的那些小小的付出,是一個很大的不等式。如果用函式表示,那收穫應該是付出的__次方的一個指數函數了。從這裡,我也知道,只要選擇了去做一件事,而且努力的,用你的真心去做了,不問收穫,只是付出,那麼,你的收穫就將會是最大的。而這能不能算是我的又一個收穫呢?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2

  曾經一度認為教師是與我無緣的工作,可是偏在畢業之前得到了一次實習支教的機會。在來之前,我告訴自己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現在的工作。

  轉眼支教生活的一半已經過去了。和朋友聊天我總喜歡稱自己是一個 偽教師,披著老師身份的畢業班學生。記得9月6號那天踏上征途,在行駛的路上我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鳳居。 鳳居,聽名字感覺好雅,肯定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我甚至就在車上幻想起了自己以後的生活,像陶淵明一樣,在田園小鎮悠然自得。等真正到了鳳居才知道我要去的是鳳居學區的黃岩學校。恰逢週五,下午上完課後,老師和學生們就相繼離開了,留下偌大的空蕩蕩的校園,空蕩蕩的宿舍。幸好還有一個年歲相仿的剛入編的高老師和我作陪,差點忘了還有她的老鄉兼同學宋老師(在另一所學校)。就這樣我們三度過了一個無聊卻又充滿各種奇葩事件的週六日。週一迎來了排課。一二年級品德、音樂、美術,還有全校體育,美名曰晉中學院培養的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老天,我的專業是化學!我就這樣被全才 了。

  站在講臺上給二年級上品德課時,看著那一雙雙清澈的充滿期待的眼神時,我突然覺得自己特別神聖,就好像講臺之下是一群等著我去拯救的信徒。說實話,站在講臺上才發現原來真的能看到所有同學們的小動作。站在講臺上,眼神總是會無意忽略第一排左右倆邊的學生,碰到他們的眼神閃現出略帶點被遺棄的感覺時,瞬間會湧現出好多負罪感。我終究不是聖人,原諒我的眼睛不能360全方位都能看到。讓我驚喜的是原本以為我在黑板上寫字時底下會亂成一鍋粥,可是他們竟然跟著我寫字速度把一個個字念出來。第一節課下來了才發現,其實好多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只要你敢想,然後去做。週二是9月10號教師節,這個本不屬於我的日子,恰好在實習期,所以我有幸度過。早上第一節是二年級音樂,上課鈴響了,他們卻不讓我進教室,讓我等一會。等我再次推開教室門的時候,看到很班上歪歪扭扭的用彩色粉筆寫著教師節快樂五個大字,還有同學們畫的各種圖案,還有三個桃心,上頭用鉛筆寫著老師節日快樂 ,教室各個角落還零星的掛著氣球,雖不甚美觀,可是我能感受到他們滿滿的心意。第一個教師節,我收穫的是滿滿的感動。

  還沒等我完全適應下來,週三就被調去了皋落初中。原本覺得初中應該很輕鬆,可是看到其他班主任的校友每天必須跟著學生們出操、早讀、晚自習,很是佩服她們。我沒有課,所以只是看著她們忙碌而忙碌,我沒有體驗到教 ,我只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體驗著這個小鎮獨有的風情與民俗。

  週一又被調到了大寨,沒想到兜兜轉轉一圈後竟然真的來了大寨,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迎接我的竟然是當初在黃岩有過幾日之緣的宋老師!緣分真是個很奇妙的東西。來了大寨。廁所近了,早上也不用吃那硬邦邦的饅頭,晚上宿舍外頭也沒有癩蛤蟆和老鼠蝸居了。沒有比較就沒有幸福感。雖然來了這裡是一年級包班,仍舊覺得在天堂。這裡一年級與黃岩不同,他們不會上課藏在桌子底下和我捉迷藏。第一堂課,他們甚至有些怕老師。我一直覺得教小孩子最重要的是親和力,可是待我發現這群熊孩子在摸清老師的稟性後肆無忌憚起來,我開始懷疑親和力的力量。一年級孩子的思維常常讓我覺得他們來自外星球,上課也是有時候感覺完全聽不懂我在講什麼,吼破了嗓子,他們依然照舊。而且上課一旦涉及到他們懂得能插上話的,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說話的機會。小孩子完全是視覺動物,大多時候他們上課看的不是黑板,而是老師的臉!每個學生的進度參差不齊,每天早上起床最發愁的就是上新課還是複習舊知識。事實上,在學習方面,真的存在所謂的好學生和差學生,有些人你教一個小時就能懂,而有的一天也教不會。每天全天的課不免讓人心情煩躁,再加上哪些嘰嘰喳喳的聲音,簡直讓人瘋了。有耐心,微笑面對學生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教書其實並非自己想的那麼簡單,想要上好一堂課,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其實是不少的,雖然講的內容很簡單,但必須要懂得怎樣去講,所以第一點必須做的就是精心設計每堂課程。其次,自己在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一有時間就走進其他老師的課堂,學習他們的教學技能。透過對比,自己什麼地方不足,或者哪種方法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便根據實際情況去改正,去採納。這樣能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這裡做飯阿姨還有各科任教教師都對我特別好,大家不分年齡經常坐一起說說笑笑,其樂融融。無論酸甜還是苦辣,我都覺得特別有滋有味。不知道在正式結束要離開的時候我會有多麼不捨?

  最後,在此我要感謝給了我這次機會,給了我明白這些道理的機會,是青年支教團讓我們長大,所以我們也要學會愛與感謝如果每個人都吝嗇那麼一點點小小的愛心的話,那麼我們將面對的是一份苦澀的淚水,還是孤獨?以前自己很渺茫,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麼?到底是為什麼而活?今天終於讓我體會到了,我想人活著是為了愛與責任,是為了感謝與愛。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3

  本學期的春蕾小學支教活動已經結束,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學院的同學都有一顆善良的心!在學期初招募志願者的時候,許多同學過來諮詢,由於活動安排在週五下午,很多人有課,不少同學不無遺憾的說希望以後有機會參與。即便是這樣,先後也有近80名同學報名。由於報名的人太多,參加活動的機會有限(每週只安排6名志願者,從開展活動到春蕾小學放暑假,大概有16周的時間,中間還會因春蕾小學放假、期中考試等需暫停),為了讓更多的同學有機會參與,我們不得不對每名志願者參加活動的次數作限制,最後我們一共組織了11次活動,有58名同學參加,其中7名同學參加過兩次。

  大部分活動我都隨隊參加,對志願者的表現有直觀的感受。志願者都有很強的責任心,一般都能按照安排參加活動,除非有特別緊急的事情,如家裡有事、老闆臨時召喚等,這種情況下他們也會提前給我打招呼或者找同學替;大部分志願者都能按時到達集合地點,即使偶爾有遲到的,也就一兩分鐘,不耽誤活動的總體程序。

  上課時,雖然大部分志願者都是第一次上講臺,講課的技巧和課堂控制能力略顯不足,但是能夠看出來,他們都花了不少時間做了認真準備,準備講稿和資料、自己掏錢買獎品(在未統一購買獎品之前)、自帶膝上型電腦,有的志願者為了讓學生看得更清楚,甚至把桌上型電腦用的液晶顯示器都搬過去了。

  一個學期的活動下來,我不敢說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打工子弟的教育是一個複雜且長期的社會工程,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援和努力,我們的活動只是這些努力中很小的一滴,但是正是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湖海,我們的努力也有它不可替代的價值所在:

  孩子們從我們這裡學到的知識可能大部分都會忘記,但是他們應該會記得曾經有那麼一群人不求任何回報的幫助過他們,這個世界仍然有光明的一面。收穫最大的可能是我們這些志願者,那些離高樓大廈咫尺之遙的破舊的校舍,裡面簡陋的'教學工具和孩子們茫然的眼神讓我們感到沉重的社會責任;孩子們親切的叫你“大哥哥,大姐姐”,圍著你嘰嘰喳喳的問這問那,又讓我們有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原來幫助他人也能快樂自己。有了這樣的經歷,我相信志願者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會更加努力,不只為自己,也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由於不限制授課內容,志願者在上課之前常常不知道講什麼好,準備起來難有針對性;而且每次都是不同的志願者在講,風格各異,學生接受比較困難,另外學生知道你講完這一堂課,下次很可能就不來了,課堂上比較隨便,紀律難以維持。有鑑於此,下學期的活動應該進行適當調整。

  具體的思路是,發揮科學院的同學在科學方面的特長,給他們開設專門的科學課,以小學的科學課教材為主講內容。這一建議已經得到春蕾小學王校長的初步贊同。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4

  灼灼日光生出暖意,嫋嫋清風拂來清新。在鄉間的路上顛簸著行進,目光所及是低矮斑駁的泥瓦房,鼻尖沁入黃泥青草香,耳畔縈繞著隱約繾綣的短笛與銅鈴聲。在豔陽耀眼的光暈下,精神似乎有一瞬間的恍惚,迷濛間望見一閃即過卻難掩靈氣的路牌:鳳棲村、黑欖園、樹棠園……心中對久溫塘小學的渴望不斷升溫而劇烈。

  久溫塘的靈氣,能真切地被感知到。在路上,不出百步,必會邂逅一隻黃牛,它們步子穩健而悠閒,一切都是歲月靜好的樣子。四隻黑色的山羊和黃白的土狗也成了校園的常客,它們總是嫻熟地從校門夾縫中穿梭進來,在陽光抑或樹蔭下踱步、覓食、打盹,是那麼的自然又祥和。以前我總覺得盛夏應該跟繁花相匹配,然而現如今,才發現生命的鮮活與繽紛的盎然並非只有花兒才能實現。在久溫塘的這個季節,花兒鮮見,但樹木葳蕤繁茂、草兒綠得就像要溢位畫框,路邊隨時可見的野生黃皮與龍眼促成了視覺上花團錦簇的錯覺。有過真切的視覺感知,才喟嘆萬物有靈,而此處尤甚。

  如果只用兩個字來形容此行支教的感受,那麼我想或許沒有任何一個詞比“純粹”來得更加貼切。一方淨土、兩寸粉筆、三尺講臺、數個學生,而萬丈光芒。毫無疑問,這裡資源有限,網路通訊不發達,三人拼睡一張床,洗澡需要用水桶接水在廁所進行……只是艱辛著的同時,生活的本真與快樂也浮現,更有一份純粹油然而生。這些小朋友生性好動,喜歡滿校園地奔跑玩鬧,也喜歡屁顛屁顛地跟在我們身後,用甜甜糯糯的聲音喊老師,突然把糖果或者自己折的滿天星塞到我們手裡。當我們正想摸摸他們的頭說謝謝的時候,眼神一交匯,他們就含羞著跑開了。本來一直在糾結煩惱上課的時候應該用怎樣一種態度或方式去面對這麼皮的小孩兒,直到我第一次真正走進教室,看到他們齊刷刷地在位置上坐得筆直端正,兩顆烏黑髮亮的眸子直直地盯在我身上,眉宇與嘴角是掩飾不住的好奇、喜悅與渴求的時候,我發現這種顧慮全然是多餘。

  在他們朗朗的讀書聲抑或天然的笑語聲的牽引下,我的思緒總是會不自覺地被拉扯得很遠。我在想十年之後,當初赤著腳滿校園跑的孩子可能會西裝革履、牽妻附子;當初羞於在講臺上展示才藝的孩子可能口齒伶俐,思維敏銳;當初在教室角落不聲不響的孩子可能潛心學術、端莊淵博……無限的可能性,都有機率在未來的某一刻綻放異彩。所以這群孩子,值得用心相待。比起正式課堂的授課模式,我更願意站在他們從他們的視角與興趣出發,不斷挖掘他們的可能性。比如對於英語薄弱的他們來說,我引導大家把字母視為鮮活的生命,每一個字母都可以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成為一個小動物或是小物件。事實證明,他們學習英語興趣高漲、創造力極強,掌握情況令人驚喜。而帶領小朋友們開展的心理班會,我最終確定的主題是“一期一會”,儘管我明白他們可能還不能領會個中意蘊,但是至少這一天是與眾不同的,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他們會突然回溯到心理班會這一天,從而更加明白珍惜的分量。一期一會,說給他們,亦是說予自己。大千世界,相遇已不易,更何況相識與相知?惟願一步一珍惜,交換以真心。

  與其將之視為一次支教,倒不如將其看做一場身體與心靈共鳴的旅行。我們這一生都在路上,沿途風景常換常新、迷人雙眼。我並非是救世主,然而僅帶著知識、本真、善意與期許踏上行程,去邂逅,去相知,去成長。歸途啊,我仍然聽到短笛聲聲,隱約綿長……

暑假支教心得體會範文5篇5

  這個假期利用兩週的時間去甘肅支教,經歷過很多事情,自身得到了必須的鍛鍊,覺得有好處。支教工作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了,早就想對我這兩週的所見、所聽、所思、所感有一個真正好處上的盤點,但是這筆是握了又放下,就這樣拖了一段時間,還只是一個題目赫然於紙上。不是懶,而是不敢!害怕自己淺薄的文字不能將這兩週所經歷的一切完整的表達出來,不能將我在這兩週當中所感悟到的所有真實的再現。

  從泰安來到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八里灣鄉陳去村陳去小學,進行為期兩週的支教生活,支教所在地是一個山區,在那裡我看到了我們國家基礎教育最真實的一面,也在努力思考著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的路在何方。

  剛到陳去村的時候趙校長去接的我們,然後我們一行到陳去小學,在辦公室校長簡單的佈置了這次支教的主要任務,他說你們來那裡主要還是給學生們上課,這個特殊的地方學習是孩子們走出山區的唯一出路。我們簡單的向校長了解了一下學生的學習狀況,瞭解到這個學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亟待提高,於是我們針對這個狀況及時調整授課思路,增加了英語口語等授課安排,並且縮減了扶農的時間和任務。

  講課篇

  最緊張的是第一天和學生們見面,他們給我的感覺就是太靦腆,有的甚至見了我就跑,但隨著不斷認識,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對我友好起來,雖然上午還有幾個“頑固分子”,我透過中午的交流和下午活動期間帶領大家組織活動,尷尬的局面正在逐步緩解,我還在努力。

  第二天廣東和常亮去聽我講課,我感覺講課效果不太理想,班裡的氣氛很差,不如在五年級上課的那種隨意狀態。每一天備課花那麼多時間,此刻想想,講課的時候我太留意了,基本都是按著備課本上早就準備好的資料講課,有的時候刻意去想備課的資料,上課的機動靈活性不是很好。這一天嘴讓我幹道欣慰的莫過於王慧下課後給我遞小紙條了,我真不明白她是鼓了多大勇氣過來找我的,我帶的班級有幾個女生個性靦腆,我此刻嘗試用各種方法讓她們建立自信心。

  以後的幾天看到學生們每一天都在進步,我每一天的生活充實且快樂,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班裡學生慢慢的開啟他們的話匣子,整天追著我問這問那……

  調研篇

  從第二天開始我們支教成員分為三個小組,每一天下午學生們放學後兩個小組出去調研,我們小組第一次去調研的時候去的馬丹家,瞭解到她家今年糧食顆粒無收,在這樣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方我真是覺得老天爺為什麼有的時候會如此的不公。在這幾天的調研過程中,能夠看出那裡每個家庭的狀況差的也不是很多,基本上就是每家都至少有20幾畝地,家長甚至每一天都在山坡上忙農活,學生們下課後也要幫著父母幹活,一次不經意和學生握手,他手上的老繭讓我吃驚,我家也是農村的,從小在家乾的農活也不算少,但是也沒有這麼多老繭,心痛;這個地區個性乾旱,真碰到大旱的時候,山坡上的莊稼產量微乎其微,靠天吃飯的當地居民就很難維持生計了,一般來說他們每年能有兩三千元的純收入;還了解到家長們對孩子們的學習支援力度很大,他們也都明白,學習才是那裡的孩子們的唯一出路。

  管理篇

  支教期間我是六年級代理班主任,班裡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支教回來後用很長時間來思考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我歸納出這幾點,首先你作為支教老師,務必對學生們要用心,是就應站在學生們的角度看去看問題,不能憑自己的一腔熱血讓學生們聽你的,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所作所為,所以去教育學生們的時候我們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想一想;其次是明確自己的任務,也就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在課上和課下要區別對待。我開始的時候不分課上課下,經常和學生們開玩笑,以至於之後班級秩序亂糟糟的;再就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有的時候的確學生們很調皮,有幾次班裡的學生把我氣的都快哭了,我個性的自責,之後和其他幾位支教老師認真交流後才明白,老師是出賣自己良心的,你做到了就好,買不買賬是學生們自己的事情。

  活動篇

  課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趙季平同學,他看起來個性調皮,開始我也不喜歡他。三件事情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一天中午我閒著沒事就和他在我們的宿舍門口聊天,他說此刻要好好學習,以後要考大學,這樣才能再次見我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去他家調研聽他媽媽講,以前他每一天中午都回家吃飯的,我們去支教期間他為了和我們一齊玩,每一天中午都不回家了;還有一次是我們一次調研本來不打算去他家了,他在岔路口處一句話也沒說,就氣嘟嘟的走了,之後還哭了。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只有透過自己的接觸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別人說的永遠也代替不了你自己的看法。

  團隊紀律篇

  這次支教我們儘管是協會自己組織的,可我們還是要代表農大學子的風采,所以無論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後果,想想做完這件事情後對學校的影響。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一天晚上我們連著開了兩個會主要就是說如果有什麼問題或意見要及時反饋,提出來大家一齊解決。那天晚上有四個學生留在學校,有幾個支教老師也明白這個狀況,但他們也沒有及時和會長反映,其實都能理解大家的出發點是好的,要不誰也不會選取來這個地方支教,但終歸還是大家的辦法比較多吧。最起碼一個團隊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因該團結,要有群眾意識,碰到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應及時和大家溝通交流。

  在支教期間認識了一些好朋友,這也是我一生的財富。

  差不多,這就是我在陳去小學支教兩週的經歷與收穫,回來後,好多同學都在問我:“支教感覺怎樣樣”我回答的是:“自己挺充實,很有好處!”這是我的真實想法,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去,也很懷念那段充實並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