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讀《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心得體會

讀《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心得體會

讀《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心得體會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當某一情形發生時,你可能恐怖化、應該化、合理化,但你也可以有更佳的選擇。當你恐怖化時,你會想,“萬一不那樣做,那出現什麼樣的後果怎麼辦?”進而產生恐懼、焦慮情緒;當應該化時,你會因為事情沒有按你認為應該的方向發展而產生怨氣、憤怒,發牢騷;當合理化時,你會被動地掩蓋自己的真實需求,委屈自己去迎合對方,心裡累積著未表達的真實需求,時間愈長,積怨愚深;這三種反應之外,還可以選擇更佳的反應,這種反應與你恐怖化和應該化後的反應相比,區別在於你依然冷靜自信、不失態,從你想要很好的解決好事情為出發點,去健康地表達,如果未能如願,依然積極地面對生活。

  當你把這種情形恐怖化和應該化時,當時是一吐為快、感覺不錯,但你毫無必要地讓局面操控了你,它已經影響到了你。

  在工作中,你很努力,總是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將事情恐怖化和應該化後,可能會……放慢工作節奏、慍怒,對你的上司不再那麼積極配合,說話冷嘲熱諷,暗含抱怨,在其他事情上跟他針尖對麥芒,向他人抱怨,他離開辦公室時在他身後做鬼臉。

  可能出現的合理化做法

  “天下烏鴉一般黑。上司都是這副德行。也許我更努力一點,他會注意到我的努力。多半不會。我只要把工作做完,拿了工資,然後走人,但別想要額外的什麼。我已不在乎。見鬼去吧。”

  將事情合理化後,可能會……

  沉默寡言,士氣低落,工作效率不高但瞞著別人,什麼也不說。

  可能的更佳之選

  我想要上司更加賞識我的努力,但並不意味著他該如此。我既喜歡聽他說好話,也喜歡他的批評指正。我想要他尊重我的工作,並讓我知道這一點。如果他一點都不改進,我表示遺憾。我很關注這些,而且我有義務對這點做些什麼,包括跟他談談,不發牢騷、放下心防、不說難聽的話。

  考慮到更佳之選後,可能會……保持你的驕傲和熱情,保持高水平的努力和表現,從能夠互相承認和欣賞的同事那裡尋求支援。以適當的態度請上司對你的努力除了中肯的批評外給予一些褒獎。不管上司有沒有改進他的.領導作風,你一如既往地遊刃自如地處理事情——不要讓他來煩你。

  你行為的不同完全取決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你注意到了嗎?

  儘管會出現我恐懼的不幸事件,但我仍有信心會把他處理好,仍能積極地去工作。

  總之,要敢於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生悶氣,有力量採取行動,並有勇氣去承擔責任。

  練習:

  只要認識到被三種反應控制,情緒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無論何時,只要你能積極靈動地(而不是刻板地)堅持去做更佳之選,那麼,別人要想牽動操縱你的情緒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為現實的喜好、希望或願望總是有一個或公開的或隱含的“但是”。是的,不管你的喜好有多強烈!當你只跟自己說:“我想要我的上司和同事對我好。”你的言下之意便是:“但他不一定非要如此,假如那個人待我不好,我也死不了。我還是能把事情處理好。”無論何時,只要你感到心煩意亂並因此被人或事所操控,就假定你內心既有一個恰當的現實喜好傾向,也有一個失當的、對你頤指氣使的必須、應該或不得不。你就應堅持找到後者,並與其抗爭,把它變回僅僅是一種願望或一種喜好傾向。

  當你想象不幸的事發生在你身上(在A處)時,你總能把不恰當的負面情緒(極度焦慮、憤怒、抑鬱和愧疚)轉變為恰當的負面情緒(在C處)。你創造和控制自己的感覺。為了讓自己焦慮或抑鬱,你告訴自己諸如“我決不能敗在這個專案上!他們不能批評我!這是災難。我完了。我是一個失敗者!他們知道這點!”因此,為了給自己創造(是的,就是創造)出恰當的失望或遺憾的心情,你可以把要求變成偏好,例如“我想在這個專案上取得成功,想讓我的上司或主管高看我,但如果我失手了,被拒絕了,我的生活還在繼續。儘管出了這起不幸的事件,我還是可以處理好”,你可以把要求變成偏好,如果你優先朝這個方向思索,並真正相信你告訴自己的一切,你幾乎總能產生適度的情緒。如果你每天重複這種合理情緒想象技術,堅持約一個月,你就會自動地選擇更可欲的情緒,而不是患上強迫症般的情緒化,尤其是當你想到不利的誘發性事件(A)或真正遭遇這些事件時。

  在工作中,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當恐懼應該化時,會責備領導同事的不應該,在不理智的情況下,說出難聽的話指責他人,得罪他人,讓局面失控;當恐懼合理化時,會打消自己計程車氣,產出消極情緒,認為“反正我說了也不算,還不如什麼也不說,領導說啥就是啥”。工作得過且過,只要拿到工資就可以,慢慢地自己上進的意志一點點消磨掉,明著是不讓自己受傷害,實則卻是因別人的情緒影響自己的處世態度,讓自己漸漸頹廢。人生何其短暫、珍貴,因他人而影響自己的處世態度,讓自己消極倦怠,怨天尤人,實在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

  其實可以積極主動地去想,我想要讓領導賞識我,希望同事喜歡我,並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可儘管我努力了,有時依然不被領導賞識、同事可能也不喜歡我,但又能怎樣,我也死不了,工作生活還得繼續,對此只是覺得有些遺憾、失望罷了。儘管出了這麼不幸的事情,但我不丟失自己的信念:“還是可以處理好的。”

  有時確實無法無視自己的負面情緒,我可以把不恰當的負面情緒轉變成恰當的負面情緒,如把極度焦慮、憤怒、抱怨、抑鬱、自責和愧疚轉變為失望。任何一種希望、願望和喜好都對應著但是,因為不能保證每一件事情都能如我願望喜歡的那樣發展。即使結果沒有按我願望偏好的那樣發展,我的生活還是照樣繼續,而此時我可以創造出適度的負面情緒——失望和遺憾。

  我不能因為他人、不利的誘發事情而引發不恰當的負面情緒,不論何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地抵禦不恰當的負面情緒,按照自己內心的願望和喜好或是偏好去對抗“應該、不得不”這樣的想法。嘗試著去練習,堅持下去,希望我的情緒不再被別人牽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