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育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育兒心得體會

育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育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育兒心得體會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一個人從呱呱落地到上學、工作,走向社會,都離不開父母、家庭環境的影響。從開始就注重對孩子思想品德培養,無疑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做好對孩子的啟蒙教育,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孩子今後成什麼樣人的問題,更是關係到國家、社會安定和發展的大問題。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的前提條件

  “人可以改造環境,環境也可以造就人。”說實話,我是個性格直爽的人,過去也最不善於孩子,有時孩子不聽話,雖然捨不得打,但也總是連說再嚇,但後來我發現孩子的畏懼心理在增長,而且學會了去爺爺、奶奶那裡告狀。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有意識地創造一種良好的家庭氣氛。夫妻間有問題,不當著孩子交涉。孩子淘氣,耐心地說服,並且夫妻互相補臺,我批評了孩子,事後由我愛人再進行教育,並強調母親批評她是為她好,是愛她的表現等等,使孩子在父母中沒有親疏的感覺;其次,注意語言文明。第三,用音樂創造美的環境,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

  二、從生活習慣開始,注重孩子品德教育是培養孩子的重要環節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就首先要從我做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體會到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培養孩子的基礎,而注重孩子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的培養則是目的和關鍵。現代社會生活中,特別是我國獨生子女家庭佔絕大多數的狀況,如何培養孩子自強自立,避免成為溫室裡的弱苗,是值得每個家長思考的問題,在這方面我主要採取三種方法:第一、愛護孩子但不溺愛。例如,孩子經常提出到外邊吃麥當勞、肯德基等問題。

  階段性的外出吃飯,不但可以改善平淡的生活規律,同時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和適應外界的能力,但我認為,如果孩子為此採取哭鬧的辦法,家長絕不可放任。第二、有張有弛,寬嚴相濟。對待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要分析內在原因,首先林分明孩子是否故意。有一次,我正在休息,孩子把屋裡弄得到處是水,我一看火就來了,但一問為什麼玩水,孩子卻說是在洗自己的手絹,並問:“你不是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從中我體會到教育孩子決不是單純說教、打罵就能解決的。第三、尊老愛幼形成家規。隔輩親是現代家庭中普遍現象,而長輩的溺愛往往造成孩子在爺爺、奶奶面前沒有樣子,在這方面,我不但自己尊重公婆,並且直接與公婆交換看法,對他們提出教育孩子應注意的問題,這樣在我們家中,上下形成了尊老愛幼的環境。

  三、幼兒園是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

  我的孩子是今年9月份入園的,孩子有生以下遇到的每一位老師是那麼善良、慈祥。剛入園時,孩子在班裡最小,吃飯時不會用牙咀嚼,只是一味地吞,吃不了幾口,又往外吐,是班上的老師,耐心地一點點教孩子吃飯,孩子第一次感到飯菜的香味,是多麼高興呀,有誰知道老師付出多麼大的辛苦呀。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在三位老師的教育指導下,學會了十幾首兒歌,學會了尊敬長輩、自己吃飯、穿鞋、畫一些簡單的圖畫,孩子生病不舒服,老師都及時帶她去醫治。孩子在幼兒園接受系統、正規教育的同時,作為家長,我每天接孩子時都主動向老師詢問一下孩子一天的表現,學了哪些新知識,配合老師一起鞏固學會的知識,平時給孩子購置一些幼兒喜愛的圖書、錄影帶,培養孩子對善醜的分辨能力。

  總之,培養孩子成為社會有用之材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不能希望透過一天就立竿見影,家長要有心理準備,有步驟地進行。

  育兒心得體會2

  首先感謝老師給了我們家長這次溝通交流的機會,讓我們家長能夠透過本次家長會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達到家園配合、共同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衷心地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孩子的耐心教育與細心呵護,使我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今天,我受蔣老師的委託來談談自己在教育孩子繪畫方面的經驗,其實我也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對於教育孩子自己也是一張白紙,有時還很茫然,只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體會罷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活潑,這就要靠父母的努力,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僅是讓自己的吃好穿暖,還要經常和孩子聊聊天、念念兒歌、做做遊戲、講講故事、畫畫圖畫等,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我的育兒宗旨是:“不要求孩子學多少知識,重要的是多培養孩子對事情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凡是教育孩子以鼓勵、表揚為主,儘可能不直接批評孩子的不足,而是以希望的口吻勉勵他改進,這有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對於培養孩子畫畫我的體會有三點:

  一、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是關鍵

  大家都知道,孩子剛生下來什麼都不知道,這就需要我們父母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他教育和啟發,培養孩子興趣點。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在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給他一隻筆,找一些舊雜誌讓他亂畫,注意培養他的繪畫興趣。孩子稍大一點時,我就買一些簡單一點的塗色書讓他塗色。

  二、利用孩子的“興趣點”引導其繪畫

  如我孩子喜歡奧特曼,我就買一些奧特曼大迷宮、找不同的書來培養他的觀察能力,買一些奧特曼塗色書讓他練習塗色等各種方式引導他畫畫。

  三、學會欣賞和評價孩子的畫

  平時,孩子無論畫什麼我都帶著欣賞的眼光去表揚他畫的不錯,然後啟發他將畫的不足地方在這樣那樣畫好。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繪畫興趣,而且還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育兒心得體會3

  時間好快呀,一轉眼燁燁已經是幼教中心中班的小朋友了,其中的變化是顯著的,作為家長,我不要求孩子什麼都行,但必須要培養他對事情感興趣,我也期望他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以下是我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些心得:

  培養他簡單的自理潛力

  在孩子上學之前,我就讓他慢慢學會穿簡單的衣服,襪子,鞋子;自己吃飯,自己刷牙洗臉,如果他說“我自己穿,我自己吃,我自己做”那你更就應讓他嘗試,如果他不是很情願,你能夠用愉快的方式讓他感興趣,雖然他可能把衣服穿的很滑稽,或者說飯吃的滿桌都是,鞋子穿反,作為父母都不就應笑話,反而就應說說“你真棒,”要鼓勵他,讓他學習,否則難以長大。

  培養他的閱讀潛力

  從他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無意的講故事給他聽。雖然很多時候他不太明白,但是拉直了小腦袋聽的津津有味,我就明白他有了興趣,慢慢長大我就挑些生動的富有道理的故事,兒歌,成語故事,三子經,給他聽。讓他用小腦子思考,回答簡單的問題,或概括的敘述下故事情節,在激發他的想象力的同時又提高了記憶力,培養了興趣,明白該做個什麼樣的孩子,所以此刻我堅持每一天晚上都給他講上一遍故事。

  培養他的好奇心

  此刻滿嘴的為什麼。主要是他稍微一點的事情都想明白其中的原理,來滿足他的好奇心,所以千萬不能敷衍他,那就是對他的不負職責,而是儘量找到答案來回答他,哪怕說自己不明白去問問別人或者老師。

  平常有空的時候我儘量帶他去玩玩,今年的世博,水族管、動物園,或者到公園走走,主要是想讓他能增長知識,還能呼吸新鮮的空氣,讓他明白各個國家的風情,讓他了解海里的各種生物。

  培養他的信心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用大人的做法來衡量比較,怪他這個做的不好,那個做的不對,哪怕一點點的小事都要力求他完美,這樣反而打擊了他幼小的心靈,讓他對什麼都沒信心,覺得都做不好,要得到批評。我們就應適當的表揚,再指出哪裡的不足,下次必須會做的更好。讓他不害怕,更自信滿滿。

  以上是我在平時生活中積累的一些留意得,當然也許不是很好,很到位,期望能和更多的爸爸媽媽交流,學到更好的育兒知識。把我們的小寶貝們教的更好、更懂事、更健康。

  育兒心得體會4

  我是小一班圖圖的家長。首先,我要感謝小一班的全體老師,圖圖自9月份入學以來,變化很大,主要表現在:1會唱一些兒歌;2願意和別人打招呼且更有禮貌3語言表達比以前更加流暢了,等等。因為工作的關係,吳亮禹同學的飲食起居及接送都是由他奶奶負責,所以我們只能利用下班或節假日時間來教導孩子,使之往更正確的方向發展與成長。

  首先,我認為必須要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成長。快樂的人,他的智力就會得到快樂的發育,且是健康的發育。快樂的人,大都是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快樂的人,充滿活力。在家時,我會和孩子一起玩他的玩家,玩他的水槍,跟他大仗,有時我會帶他出去逛街,乘坐公共汽車,跟他講一些公共禮貌禮儀等等。逛累了,我們會找個地方歇一歇,喝點飲料,再滿足他一個小願望,比如,買個玩具或兒童樂園玩一下。有一次,兒子跟我說:"爸爸,我今天好開心呀。"這是發自孩子內心的。

  其次,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期可塑性很大,無論培養良好的習慣,還是糾正不良習慣都是比較容易的,習慣養得好終身受益,反之終生受害。家長是孩子習慣養成的第一導師。比方說,飯前洗手,做家長的也必須以身作則,而不能只要求孩子做。另外要培養孩子的計劃性,條理性,例如:每天看動畫片多長時間,完成課後作業多長時間,保持多長睡眠時間等等。

  另外,我還著重培養孩子樂於與人分享的性格,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少有玩伴,全家人的愛勸關注在他一人身上,很容易讓孩子養成"獨佔"的性格,這很不利於孩子以後與人溝通交流及為人處事,不利於孩子以後學習和工作。所以,我們會經常邀請其他認識的小朋友到家裡來玩,一起玩玩具,一起吃他喜歡的食物,若他有不樂意,我們會適時地跟他講道理,教育引導他。有時,我們也會帶他去串門,到別的小朋友家裡去玩,體會當客人的感覺,讓他體會別人對他的"招待",這樣會減少他的孤獨感,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增強群眾感,整體感。

  還有,我們還會盡量抽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我們這一代人很多沒有度過幼兒園,即使以前讀過也與現在相差甚遠。現在的幼兒教育既豐富又複雜,如果我們不加強學習,很難去輔導孩子及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所以,我們先把幼兒園發的書本先仔細地看一遍,並且閱讀一些幼兒教育的書籍,例如:《中國孩子成長手冊》,該孩子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的時候,我們也一起做一遍,如果他做的不好,不對或不會做的時候,我們會即使給予指導,讓他儘量交上一份滿意的大卷,以增強其自信心。當然,只能是在他做錯或不會坐的時候予以指導,而不能代勞,否則就適得其反了,與孩子一起學習與探索,讓他不孤單學習,增加其學習的興趣及動力。

  當然,幼兒教育是一個相當繁雜的一個長期過程,我們也不夠專業,且孩子身上還有一些需要糾正的問題和習慣,如:對學習沒有很強的興趣,不願意早睡,等等。這些都需要家長全力配合老師努力把孩子引上健康,正常,正確的軌道上來,一起培養出一顆:"明日星"。

  再次感謝小一班全體老師!

  育兒心得體會5

  妞妞轉眼就五歲了,站在家裡牆壁身高貼紙前,已到110cm了。孩子一每天在長高,心智也在一每天發育成長,天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歡樂有喜悅,有其樂融融的親情,也有很多時候跟她做著鬥智鬥勇的較量。觀察著孩子的行為表現,有時會很著急,擔心她學習留意力難以集中,擔心她做事磨蹭,擔心她不會跟小朋友交往…...但孩子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孩子成長有本身的規律,過量干與會出現拔苗助長情況,反而對孩子成長不利。結合近幾年的育兒經驗和學習到的育兒知識,我們確定了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則:仔細觀察,耐心等待,悉心指導。舉個數字描紅的例子:

  剛上中班時,我們給妞妞買了一本數字描紅書,哄著教她試著描,剛開始她很有愛好,很認真的描,而且堅持了幾天。我天天花幾分鐘很認真地教她按筆劃順序規範的寫,數字1寫得沒題目,數字2寫得有點倒,其它幾個數字都還像模像樣,題目最大的是7反著寫,8畫兩個圈,9筆順不對。由於她願意寫,而且每次能堅持寫十幾分鍾,我和媽媽都鼓勵她,但一說她寫的不對她就不願意,讓她按規範的寫法她不幹,說:“就是這樣寫的!”我在旁邊著急呀,這樣寫成習慣了到時怎樣糾正呀,還不如不寫,到時老師在課堂上教,一次性養成好的書寫習慣,著急回著急,但我沒有采取強迫措施,總不能為了寫對數字揍她一頓。

  數字描紅熱了好幾天,孩子的愛好沒那末高了,以後偶然會自己翻出描紅書描一會,錯誤的筆順筆劃仍然錯誤。這樣過了幾個月,到了春節後,有一次她無意間在白紙上寫了個數字9,筆順還是不對。我趁她情緒不錯,跟她講她的寫法不對,給她示範正確的筆順,她接受了,我鼓勵她按正確的筆順寫了二三十個,寫出來還像模像樣。

  回顧這數字描紅的程序,我琢磨孩子的認知規律。剛開始她對數字描紅很感愛好的時候,應當仔細研究了數字的外形,用自己的大腦和很少的經驗加工構成自己對數字的深入理解(用大人的觀念看是錯誤的理解),我在旁邊教她正確的寫法,但很難改變她已構成的理解,所以她堅持自己的寫法。過了幾個月,剛開始孩子用自己的經驗加工構成的數字寫法已淡化,我教她的正確寫法才開始接受。

  “孩子的成長需要耐心等待”,我同意這個說法,看到孩子成長程序中很多不如意的時候,我會想到這句話。等待的程序中需要家長仔細地觀察,需要研究孩子認知規律,研究孩子成長中的具體題目,學習教育方法技能,找到適合時機給予指導。

  育兒心得體會6

  如何教育和培養自己的子女是每個家長渴望解決的問題,在此我簡單的談談我在教育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物件,是影響孩子行為習慣最重要的資訊來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便是潛移默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地在影響著孩子。家長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待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都時刻在影響著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誠實的家長才能培養出誠實的孩子;出口就說髒話的家長,不可能培養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長培養不出大公無私的孩子。要培養孩子良好個性品質,家長自己必須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為孩子樹立榜樣,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髮揮自己獨特的教育作用。在這點上,我有具體的體會,孩子的大伯有個口頭語是“他奶奶的",我一看這樣不好,就不斷的對他說:大伯說的不對,讓大伯道歉保證以後不在說髒話。改了很長時間才有所好轉。一些壞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學起來很容易,但改起來很難,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做家長的應該特別注意。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現在很多家長以孩子學了多少東西,例如:會背多少唐詩、能認多少字等等來衡量孩子是否聰明好學,我感覺這樣是不對的。其實,對於我們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將他們的一些壞習慣改掉。我們家睿陽性格內向,我就針對性的在週日給他報了聲樂班讓他喜歡錶現自己,覺得自己很棒。

  另外,我也很注重對他注意力方面的培養,在玩具上,我和他爸有意識的多給他買積木,他很愛玩搭積木,有時一玩兒就是一個多小時。這些對提高注意力集中都很有幫助,我感覺他進入中班後,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很多內容並不是五歲左右孩子所能理解的,有時我強迫他學也只能是機械的學,孩子沒有興趣,反而會對以後的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應根據自己孩子的喜好來安排一些內容,他最近喜歡聽故事,我就選擇一些它容易理解的錄音故事睡覺時放給他聽,一段時間後,讓他自己複述故事。

  育兒心得體會7

  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變成一名小學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小學是孩子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這個時段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尤為重要,所以家長要做好孩子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心裡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種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對於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比他學到多少知識要重要的多。

  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可以走遍天下的孩子;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是讓你一輩子操心的孩子,所以作為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源點和起點,作為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會各有千秋,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下面是我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所以父母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處理好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定要統一思想,行動一致。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做好孩子的榜樣。

  二、懂得傾聽,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孩子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我們要善於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再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不管孩子說什麼儘量讓孩子說完,要相信孩子。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一點一滴的進步,肯定他,鼓勵他,耐心的引導他並以實際行動支援他,這樣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

  三、注重與孩子的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讓他說說學校裡有趣的事情,說說班級同學的優缺點,最近下課都在玩些什麼好玩的遊戲,自己還有哪些不足需要改進啊,交流時一定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不能居高臨下的質問。發現孩子的缺點要想辦法幫他改進,要針對孩子的性格想出適合孩子的辦法,不能一味的批評或者仿效別人的方法,所以解孩子和孩子成為朋友是你幫助孩子成長最為關鍵的。

  四、加強與班主任和老師的溝通和聯絡,緊密配合老師的工作。

  主動向班主任介紹自己孩子的情況,經常向班主任及任課老師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將孩子的點點進步向班主任和老師彙報,及時溝通。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現在班級都60多位同學,老師也精力有限,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要全力配合老師的各項工作。

  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培養他學會休息和調整。

  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和爭強好勝是孩子成長的三大要素。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小,天性愛玩,在這方面要保證孩子有充分的機動時間去玩和放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們可以給孩子養成放學就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拖拉,不磨蹭,學習完後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現在孩子每天上六節課,每天放學回家都很辛苦,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僅要為他做好各種後勤工作,加強補充營養,更需要教會孩子學會休息和調整,比如聽聽音樂,閉目養神等。另外平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不要事事包辦,讓他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事和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學會擔當。

  六、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與錯誤。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取得成績應該表揚,犯錯誤也應該批評,但表揚和批評的尺度很難把握。不鼓勵不批評是不行的,可是鼓勵和批評的過急,孩子的心態也往往會出現反常,究竟如何對待很難講清楚,每個家長都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來因材施教,總之,孩子有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的對他進行教育。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他已經習以為常,覺得你發火沒有什麼大不的事;二是因為他膽小而懼怕你,使他對你望而卻步。

  如果經常發火,他就會對你報喜不報憂,我們就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比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慢慢來,不能著急的。

  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孩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既是我們為人父母必修的功課,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不過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則需要漫長的等待,歷久彌香。所以我們不要看著別人怒放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啊,要相信孩子,靜等花開,有的種子也許一輩子不會開花,那是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作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是我覺得目前必須要培養的,在孩子成長教育的這條路上,我們作為家長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結合實際,因材施教,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走向輝煌。孩子目前也還有很多缺點需要去改正,作為父母的我們只能陪著他一同去成長,克服一切困難,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讓他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