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父親從鄉下來看我詩歌

父親從鄉下來看我詩歌

父親從鄉下來看我詩歌

  從六樓望下去

  父親就像

  五彩畫布上一滴墨

  他在那裡旋轉

  手足無措地

  找不到應該著落的位置

  從六樓望下去

  父親突然變得很小

  小成一個城市可以忽略的塵埃

  他浮在那裡

  浮在門衛喝斥的聲波里

  我從未想過

  從六樓望下去

  從一個城市的視窗望下去

  在莊稼地裡那麼高大的父親

  突然變得那麼小

  小成一個要人呵護的孩子

  2010年6月29日

  《父親》

  作者:獵人

  他等候在

  人來人往的站臺

  迎接一輛輛,徐徐到站的班車

  他蹣跚地走過

  村口老槐樹下

  那個叫天涯和孤單的村莊

  他望著

  寂寞的山林

  黃昏下

  細數歸鳥,回家

  一隻,一雙.....

  點評: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描寫父親的文章,大多以讚美、謳歌父愛的偉大這樣的一個框框。而末班車站臺和獵人這兩首與眾不同,沒有“高大上”的描寫,反而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和喜歡。

  而這兩首詩歌本身也都不同。下面我們就來賞析一下這兩首詩首詩的內容及寫作特色。

  《父親從鄉下來看我》 以具體的父親的形象和“我”來切入主題。

  作者沒有什麼形容的筆墨,也不去渲染它,用極樸實的文字,卻生動地勾畫了父親的形象。作者用白描的文字,“一上一下”“一大一小”極為傳神地把當時的動人情景再現出來,我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描寫技巧。這種筆墨,乍看似起筆似覺平淡,實際上卻在平淡中顯露新奇和真摯的感情。

  從一開始的“他在那裡旋轉,手足無措,找不到應該著落的位置。”充分的表明了父親進城的緊張和懼怕。讀到這我的心開始疼了,我想作者的心一樣會疼。一輩子用堅強的身軀來呵護我們的父親此時卻是誠惶誠恐。

  而後疼痛的心卻發現“他浮在那裡,浮在門衛呵斥的聲波里。”“在莊稼地裡那麼高大的父親,突然變得那麼小,小成一個要人呵護的孩子”。我想此時作者和我一樣都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這是淚眼模糊中的“背影”,這是愛子敬父感情升化的“背影”。

  這裡,對前面具體觀察作了簡要概括,是蓄積力量帶有深厚感情的落筆點題。這裡,用視覺中的父親的形象和觸動中的淚下,表現作者的心理活動,以此烘托父親“進城看我”行為的特殊效果。

  正是因為父親的身影太熟悉了。從視覺和空間的角度,渲染這份親情。這一筆特別富有強烈的感染力。當時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寫,只用自己眼中的父親形象的改變來烘托這感人的一幕。

  《父親》

  獵人的這首詩歌與末班車站臺的《父親從鄉下來看我》從寫作手法上就完全不一樣。

  雖以“他”為主題,但是意象叢生。

  詩歌的文字由“他”的意象延展開去,“站臺”、“班車”,“槐樹”、“村莊”,“山林”、“歸鳥”這一組片語的運用在現實中給讀者一種家、溫暖的親切感,由此聯想到父親,繼而觸發了詩人一系列感悟。

  作者並沒有具體的實寫出父親各種活動。只是透過這樣的一組意象,既體現了作者的紮實的功底,也進一步體現了詩歌的魅力。

  “站臺”、“班車”,“槐樹”、“村莊”,“山林”、“歸鳥”既以具象的意象解釋具象的意象,又以具象的意象解釋抽象的意象(“主題思想---父親”)。

  這首詩的另一值得關注之處在於,它幾乎所有的意象都是具象的`,是在現實世界可以找到對應的美好事物,然而被詩人連綴在一起,總體上卻給人以一種非現實化的虛幻感。而具體的意象最終指向的詩的主題---父親。

  虛實間的對比大大豐富詩人的感情,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比如:“槐樹”實景、“那個叫天涯和孤單的村莊”虛景,這樣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詩的主題思想。在這樣的詩境下,許多的句子越品越有味。比如:“黃昏下,細數歸鳥,回家,一隻,一雙.....”中的“細數”,一個詞就把“父親”的那種呵護關愛表達了淋漓盡致。

  和《父親從鄉下來看我》相比而言,這首《父親》的思想感情表現的比較沉鬱。深沉蘊藉,感情激盪。也正是因這種憂愁具有豐富的情感層次,使其獲得深厚濃郁的感情。

  同時這首《父親》反映了現實社會里的一些亟待解決問題。 比如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等等。我想作者也希望讀者看見這首詩也去想想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那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們。多一點關愛,多一份照顧,多回家看看。

  縱觀兩首詩歌:《父親從鄉下來看我》 讓人心疼。《父親》 讓人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