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文人筆下的七夕詩歌欣賞

文人筆下的七夕詩歌欣賞

文人筆下的七夕詩歌欣賞

  農曆七月初七日,俗稱七夕,是我國古代充滿神奇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由於此節日的由來與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糾纏在一起,節日中的拜星、乞巧、化生、卜巧等風俗多緣於此,且與婦女生活息息相關,故“七夕”又有女兒節、乞巧節、少女節、雙星節乃至情人節等美麗的別稱。

  關於牛郎織女的美麗故事,最初是由天上的牽牛星與織女星衍化而來的神話傳說。《詩經小雅大東》寫道:“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兩組星宿隔著銀河遙相凝望,激發了人們天真而神奇的想象。詩人抱怨織女織不成布帛,怨牽牛不能拉車運輸,朝啟明,夕長庚,有名無實,譏笑畢星在大路上張網,徒勞無功。整個運轉的天體都不能為小民解決困苦。漢代以後,牛郎織女的故事開始逐漸形成。唐韓鄂《歲花紀麗》引漢《風俗通》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記載。又據《月令廣義七月會》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服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經。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因此,民間傳說每年牛郎織女相會之日,姑娘們在夜裡靜靜地傾聽,還能聽到織女的哭泣聲。

  到了南北朝時,文人逐漸演繹出比較完整的牛郎織女故事。據南朝梁殷芸《小說》和任防《述異記》等記載,大致情節和上述《月令廣義》的記載完全相同。從這以後,民間百姓則更將牛郎織女的傳說世俗化,賦予了他們以美麗而堅貞的愛情。故事的情節大致如此:天帝的'孫女偷偷地來到人間,愛上了人間的牛郎,並結為夫婦,此後兩人相親相愛,男耕女織。一二年後他們又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分美滿。這一日牛郎下田幹活去了,天兵便將織女抓走,兒女急忙告訴牛郎,牛郎十分著急,用扁擔擔著兩個籮筐挑著兩個孩子追了上去,眼看著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撥下頭上的簪子一劃,就成了一條天河,永遠地將他們隔在兩邊,遙遙相望,但始終不能相會。後來喜鵲同情他們,就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這一天,搭成鵲橋,讓他們夫妻相會。這一美麗動人的傳說,成為歷代詩人吟詠不絕的詩歌主題。

  《古詩十九首》中就有這樣一首綺麗而悽清的“七夕”詩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三國時期的曹植曾作有這樣一首反映牛郎織女傳說的《九詠》詩:“乘迴風兮浮漢渚,目牽牛兮眺織女。交有際兮會有期,嗟痛君子兮來不時。”在魏晉南北朝時,牛郎織女的動人故事在詩人筆下也多有吟詠,如梁武帝《望織女》詩寫道:“盈盈一水池,夜夜空自憐。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結,一心萬處懸。願作雙清鳥,共舒明鏡前。”在唐代詩人中,反映牛郎織女傳說的七夕詩可謂舉不勝舉。

  如初唐“四傑”李賀的《七夕》詩云: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寶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白居易的《七夕》詩寫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戴叔倫在《織女詞》雲:

  “鳳梭停織鵲無音,夢憶仙郎夜夜心。難得相逢容易別,銀河爭似妾愁深。”

  杜牧《七夕》詩云: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宋之問的《七夕》詩云:

  “傳道仙星媛,年年會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晝從雲清,歸輪貯日輸。

  莫言相見闊,天上日應殊。”

  李商隱的《七夕》詩寫道:

  “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其他詩人如祖詠、盧照鄰、崔灝、孟浩然、羅隱、韋應物、盧綸、劉禹錫等都寫有吟詠牛郎織女為主題及七夕民俗活動的“七夕”詩。

  在宋代,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也成為詩人歌詠的物件。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北宋大詞人秦觀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張耒在《七夕歌》中寫道:

  “河東美人天帝子,機杼年年勞玉指。

  織成雲霧紫真衣,辛苦無歡容不理。

  帝憐獨居無與娛,河西嫁與牽牛夫。

  自從嫁後廢織紝,綠鬢雲鬟朝暮梳。

  貪歡不歸天帝怒,謫歸卻踏來時路。

  但今一歲一相逢,七月七日河邊度。”

  梅堯臣在《七夕詠懷》中也寫道:

  “織女無羞恥,年年嫁牽牛。

  牽牛苦娶婦,娶婦不解留。

  來往一夕光,奕奕河漢秋。

  輕傳人世巧,未知何時休。”

  沈遘也寫有這樣的《七夕》詩:

  “風吹北斗向西橫,月映林梢只半明。

  野鵲到天羌有分,銀河瀉地俏無聲。

  泛槎仙客今何在,連理佳人卒改盟。

  牛女盡歆寰海酹,幾人心事是圓成。”

  李新的《七夕宿長江》詩寫道:

  “去歲龍城樂事多,樓頭乞巧傍青蛾。今年織女知何處,不見星郎夜渡河。”

  另外,宋代著名詩人司馬光、宋祁、楊億、陳師道、張無盡、錢易等都寫有“七夕”詩多首。

  此外,我國民間在每年七月七日來臨之際,都要舉辦多種活動,為節日增光添彩。其中最著名的要數“乞巧”,即在七月七日晚上,女人們向織女乞求一雙靈巧的手,從而創造出豐富的物質財富,以表達過上美好生活的心願。南朝梁《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七夕時婦女用彩色線來回地穿針孔,誰穿得快就意味著誰“乞”得“巧”了。

  民間《竹枝詞》吟詠“乞巧”風俗道:

  “七夕相沿乞巧風,秋閨姊妹笑聲通,阿儂欲博針神著,度線穿針學女紅。”

  民間還有這樣的“乞巧”詩:

  “穿線年年約比鄰,更將餘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繡出鴛鴦不度人。”

  唐朝詩人林傑也作有一首《乞巧》詩: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窮盡紅絲幾萬條。”

  明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引元孫淑詩云:

  “乞巧樓前雨乍晴,彎彎新月伴雙星。鄰家小女都相學,鬥取金盆看五生。“

  從以上可以看出,七夕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動人傳說,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節日民俗,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絕好的吟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