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張鳳敏及其詩歌

張鳳敏及其詩歌

張鳳敏及其詩歌

  1

  初始張鳳敏,是在2010年4月《紅袖添香》站現代詩歌論壇與河南省鶴壁市地稅局聯合舉辦的一次大型詩歌比賽。作為一方主辦者的代表,我也是那次詩歌大賽的評委。在眾多的網帖來稿當中,張鳳敏(霜冷寒天)的名字,逐漸引起了各位評委和廣大詩歌愛好者的注意。之後,張鳳敏作為優秀詩歌作者的代表,自然而然,被邀請參加在河南舉行的頒獎大會。

  從網路走向現實,生活中的張鳳敏所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是如此的強烈和顯而易見。起先品讀她的文字,閱讀感官裡留下的似是一位英氣沖天、巾幗不讓鬚眉的多情豪俠;而站在眼前的她,則像北方廣褒原野中一棵普普通通的小草,顯得那麼纖小稚嫩,弱不禁風,令你如何也無法將她的真實羸弱與她文字中的叱吒風雲緊密聯絡在一起。

  自那次參加詩歌大賽頒獎會議相識以後,我對張鳳敏的關注自然也就越來越多。在許多現代詩歌論壇裡,大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和留下的辛勤的足跡;也約略知道她近兩年來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不菲的成績。作為文學上的摯友,著實為她高興,為她歡心。

  2

  張鳳敏的詩歌是冷凝的。像她的網名,凝而結霜。

  就像她的詩觀:指尖滴下的露珠,可以洞穿夜的黑。但這裡我要說的是,自她指尖上滴下的'露珠,之後的生命軌跡,一定不是平凡的閃耀和墜落,也不是旋即遭遇高溫後的發酵和曇花一現;而是快速冷凝後的沉澱,是詩意在內心凝華後的冰晶。

  她總是善於從及其普通的事物著手,獨闢蹊徑,以不同凡響的匠心為我們構造另類的詩意棲居。

  譬如她這樣寫雪:

  《一朵雪花》

  從詩經出發,你飄轉於唐詩宋詞

  遲遲不肯落下,不肯將輕盈化作泥濘

  將爐邊舊夢壓垮

  是不堪與風的柔腸百結嗎?青絲

  一夜白頭,那就用六支箭矢護衛靈魂

  陽光作錚錚鎧甲

  可以奔突,也可以妖嬈。振翅九天

  沉吟溪畔,若不小心被牽絆

  碎裂,勝過手心裡的綿軟

  雪花在她的筆下,已經失去了人們思維中慣常的輕盈、飄逸和靈動;取而代之的是箭矢一般的六角冰花,是漫天飛舞般的奔突和妖嬈,是大鵬展翅般的翱翔和叱吒。這樣的文字,如霧氣凝結後的冰霜,歷經了漫長寒夜的積澱,才得以玲瓏剔透,冰晶照人。

  再看她寫關於雷鋒的詩:

  《一枚螺絲釘》

  微不足道,仿若森林一莖

  寰宇一塵。低伏在黯淡的角落裡

  從不奢望陽光,雨露,甚或風的

  偶爾一瞥

  滿手油汙。咬緊牙關

  縱青筋暴突,要將責任二字

  擰在大機器的底部,直至相融

  直至從汗水中淬出鋼骨

  青春,燃成火炬的姿勢。於荒漠

  掘一口井,沙礫正好磨亮眼神

  鍥而不捨,就能百發百中

  清泉開啟

  年輪鑿刻在掌心。觸碰山谷

  就有駿馬齊奔,路過河流,就映出

  千萬個自己。佔領高地,皆因

  駐守在,一枚螺絲釘裡

  弘揚雷鋒精神的詩歌千千萬。但張鳳敏的“這一個”卻別具一格。她從一枚螺絲釘入手,經過厚重澱積般的思考,肆意揮灑,以潑辣開闊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觀、激揚青春的時代畫面。從她的這些詩歌當中,我們彷彿看到了“霜”的性格,“霜”的氣質:凝華、結晶、沉澱;繼而以自我獨有的晶體,光彩照人。

  3

  張鳳敏的詩歌是冷峻的。像她的外表,沉靜中帶著一絲嚴肅。

  說實話,起初選用“冷峻”這個詞語來形容張鳳敏的詩歌,我是有過猶豫的。我更願意將這樣的表述運用到如我一般歷經滄桑、年至不惑而又性格剛毅的男人身上。但細想之下,仍覺為人不同為文,何況為人還內外有別;興許那看似柔弱的瘦小女子專為橫戈鐵馬的詩歌而生。如若不然,為何從她的詩歌當中,總能令人猛烈地撞擊到一種大氣的輪廓和簡單的線條;詩歌內質的表達也彰顯了詩人的從容和不羈。她寫雪,必不是輕靈、灑脫的,而一定是“壓扁自己,反覆剪裁”,然後掀起“一個關於潔白的起義”的雪(《雪落無聲》);她寫春,必不是萬物萌動、奼紫嫣紅的,而一定是“盤桓于田疇的隆隆雷鳴”,“傾聽天堂垂下的碩大風鈴”的春(《春之聲》);她寫蝶,必不是起舞翩躚、幻若如夢的,而一定是“長出密密的刺”,“塗夜色為蛹”的蝶(《蝴蝶》);

  我們不妨一起再看下她筆下的雲朵:

  《我是一朵雲》

  你在我的夢裡逡巡,攻佔

  制高點。熬煮相思

  化為雲,深邃的眸裡

  我拓印你靈魂的豐滿

  仲謀韜略,江石流轉

  刀鋒上,瞭望狼煙

  身體倒立在江面,浸泡思維

  透視天下棋盤

  鬢插一株香草,你匯聚

  雅士的風流,騷客的嘆息

  用牆壁對話,無須刻意寬解

  寥廓楚天,引領胸懷一馬平川

  你不用彩霞描眉。你喜歡

  以明月為鄰,邀白鶴作伴

  咀嚼文字,入木三分

  氣質流溢在歲月的唇邊

  你是一隻浴火鳳凰

  歷史的拐角,摧折的是軀幹

  傲然的是脊樑。棲息於東方梧桐

  今天,你讓呼吸自由伸展

  我以一朵雲的潔白,收錄變遷

  氤氳在手心,聆聽脈搏

  如果我凝結為雨滴

  那定是在表白羞澀了千年的誓言

  以雲朵為意象的詩歌看過很多,但像這樣將一朵雲彩塗上如此厚重、冷峻色彩的詩歌卻少之又少。開篇一句“攻佔制高點”,就幾近把整首詩歌的格局大致確定下來;果不其然,接下來“仲謀韜略,江石流轉”、“刀鋒”、“狼煙”……如此種種,橫看豎看,這哪裡像是一朵雲?分明像哪吒鬧海,悟空攪天!即便到尾句,作者以“一朵雲”言志,也非同一般:“如果我凝結為雨滴,那定是在表白羞澀了千年的誓言。”恢弘大氣,字裡行間浸透出一股“燕雀怎知鴻鵠之志”的豪邁。品讀這樣的詩歌,眼前彷彿佇立著一位堅韌不屈的將軍,目光迥異而又冷酷嚴峻,讓人不禁心神肅然,充滿敬意。

  4

  張鳳敏的詩歌是冷雋的。像她的性情,平實中浸透著一許隱忍。

  讀她的詩歌,你必須跟著她走,沿著她指引的方向,循序漸進;有時,她所引領的道路,起初彷彿如墜霧裡,曲徑通幽,但最終總會把你送達目的,讓你豁然開朗;所以,你半道不能輕易掉隊,否則,一不小心會迷失自己。正因為如此,她筆下的每一個文字後面,總能衍生出許多意味深長的東西;無論是理性的思索,還是悸動的情愫,都能撥動你大腦的琴絃,然後與她產生共振或者共鳴。

  當然,這樣的寫作手法,缺點是讀久了會讓人覺得累。尤其是詩歌中對一些冷僻詞語的使用,像攔路虎,或者像一堵牆,會從一個側面截斷讀者的思緒。我想,這些是其在以後的創作道路上應該引起注意的。

  最後想要說的是,張鳳敏在詩歌創作的道路上,已經有了一個可喜的起步。她走的很穩,也很紮實;更何況她還很年輕,所以,我們對她以後的詩歌創作,抱有更大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