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歌> 關於端午節的古代詩歌

端午節的古代詩歌

關於端午節的古代詩歌

  端午節的習俗已經在中國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人們都會划龍舟,猜燈謎,掛艾草。關於端午,詩人還創作了不少有名的詩歌,並且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的古詩詞

  齊天樂(端午)

  宋代: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嫋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瀟湘神(端午競渡棹歌)

  宋代:黃公紹

  望湖天。望湖天。綠楊深處鼓F12AF12A。好是年年三二月,湖邊日日看划船。

  訴衷情(端午宿合路)

  宋代:姜夔

  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諳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頭行客,不採蘋花,孤負薰風。

  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璧醉佳辰。一番紅粉為誰新。

  團扇只堪題往事,新絲那解系行人。酒闌滋味似殘春。

  卜算子(端午)

  宋代:史浩

  符籙玉搔頭,艾虎青絲鬢。一曲清歌倒酒蓮,尚有香蒲暈。

  角簟碧紗廚,揮扇消煩悶。唯有先生心地涼,不怕炎曦近。

  端午三殿侍宴應制探得魚字

  唐代:張說

  小暑夏弦應,徽音商管初。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嶽州端午日送人遊郴連

  唐代:徐夤

  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於郴。北風吹雨黃梅落,

  西日過湖青草深。競渡岸傍人掛錦,採芳城上女遺簪。

  九嶷雲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訊息(同前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端午)

  宋代:晁補之

  紅日葵開,映牆遮牖,小齋端午。杯展荷金,簪抽筍玉,幽事還數。綠窗纖手,朱奩輕縷。爭鬥彩絲艾虎。想沈江怨魄歸來,空惆悵、對菰黍。

  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蠟酒深斟,菖葅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閒對燕飛鷗舞。算何須、楚王雄風,方消畏暑。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代:蘇軾

  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臨江仙(辛巳端午和陳簡齋韻)

  宋代:劉辰翁

  舊日採蓮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夢穿斜日水雲紅。痴心猶獨自,等待鄭公風。

  海上頹雲潮不返,側身空墮遼東。人間天上幾時同。宮衣元不遇,無語醉醒中。

  同州端午

  唐代:殷堯藩

  鶴髮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清代: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

  宋代:黃庭堅

  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賀新郎·端午

  宋代:劉克莊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早已有、遊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緻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南鄉子·端午

  宋代:李之儀

  小雨溼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唐代:權德輿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端午遍遊諸寺得禪字

  宋代:蘇軾

  肩輿任所適,遇勝輒留連。

  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

  微雨止還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見日,草木自蒼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澤浮雲天。

  深沉既可喜,曠蕩亦所便。

  幽尋未雲畢,墟落生晚煙。

  歸來記所歷,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寢,孤燈同夜禪。

  競渡詩 / 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唐代: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喜遷鶯(端午泛湖)

  宋代: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年少,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荷花十里,一鉤新月。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代: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己酉端午

  元代: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日

  唐代: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

  唐代: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日賜衣

  唐代: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