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採石印象散文

採石印象散文

採石印象散文

  最近再次走近採石,別有一番感觸。

  採石的美,美在山水,險在山水,其魂也在山水之間也。

  採石的靈氣,在於山,在於水。水因山有了生命,山因水才有了靈氣。早晨,朝陽初露,山水如染一片金紅,朝陽徐徐上升,江水變為金黃。待夕陽西下,水光躍金。風靜時,平滑如鏡,若積萬頃碧玉;微風起處,波光閃閃。水光山色,渾然一體,水山相連,儼然一幅迷人的天然圖畫。夜幕降臨,站在翠螺山上,繁星拱月,山水一體,已辨不出,哪裡是真實的,哪裡是虛幻的。我不禁感嘆道:尋覓詩仙吾登山,牛渚江上水光閃;忽聞笛聲悠揚起,疑是詩仙在吟唱。

  採石的魂,在於千百年來,許多文人騷客踏進了採石,詩仙李白曾三次登臨採石磯,留下了《橫江詞》、《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絕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太白墳》更是讓人動容;郭沫若遊採石留下的《採石磯太白樓漫題》:“我來採石磯,徐登太白樓。吾蜀李青蓮,舉杯猶在手。遙對江心洲,似思大麴酒。贈君三百鬥,成詩三萬首。紅旗遍地紅,光輝彌宇宙”更是讓人難以忘懷。走進太白樓就會感到詩給採石增添了靈氣,使人感受到採石的另一道風景。信步登上三臺閣時,被長江兩岸的變化所吸引,我不禁隨口吟道:抬頭健步上閣樓,浮雲如花肺腑舒。千年詩仙今何在?只見江面起浪波;忽聞江輪鳴笛起,朦朧水樂疑山斷;憑欄放眼凝遠處,雲煙漫卷起宏圖。

  採石的險,體現在洪洪長江邊矗立著一座山,她就是翠螺山,險就險在面對長江,懸崖峭壁,讓人望而生畏。真是上天將此險恩賜給採石,令人稱奇,這也是千百年來兵家必爭之地。紹興三十一年(1161),宋朝中書舍人虞允文以1.8萬兵力與15萬金軍決戰於採石磯,結果大敗金軍,這就是著名的“採石大捷”。虞允文正是憑藉採石磯的`險,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成為百千年來膾炙人口的故事。

  採石的山、水、魂、險融在了一起,只能意會無法言說的秘境,是常常讓人產生奇思妙想的地方,當然,這僅是我走近採石的感觸。讀者朋友,不妨來採石走一走,她會將你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美妙境界,讓你如夢如幻,一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