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小菜園裡的大智慧散文

小菜園裡的大智慧散文

小菜園裡的大智慧散文

  自初春伊始,心血來潮在陽臺開闢出三尺菜園,大半年來,翻土、育肥、間苗、採摘,不單是園藝有所長進,更為餐桌上多添了幾道有滋味的菜餚,也不必為菜價的漲浮而滋生抱怨,每每看到瓜菜茂盛地生長,便不由心生喜悅,

  想起初涉農事時,如初為人母般小心謹慎,不敢懈怠,日日澆水施肥更是勤勉有加,結果卻是事與願違,幼苗多是徒長或爛根,滿眼破敗,哪有半點欣欣向榮的景象。

  親戚中一位常年打理自家果園的叔伯便打趣我:“田裡的莊稼漢都像你這般大姑娘繡花的心思,怕是一年到頭都要鬧饑荒的。”[由整理]

  叔伯笑話之餘,也指教我一二:“你種菜好比我種樹,若是日日水澆得太勤快,樹就愈發偷懶,不肯把根往土裡深處扎,都浮在表面,一遇到乾旱缺水,沒多少日子就枯死了,若是大風一來,根都露在外面,必是一吹就倒。即使勉強活下來了,樹的根系不粗壯,樹幹瘦弱不堪,也難長得成材。”

  我於是放寬了心,從容了許多,日子久了,也慢慢琢磨出:如果全用自來水澆灌,不只菜的'長勢弱,而且水費都貴過菜價,不如效仿日本人在陽臺置一大桶收集雨水,雨水富含氮肥,環保又省錢,勝過自來水數倍。

  每天的早晨、黃昏,我和小兒在三尺陽臺上精耕細作,除草、鬆土、澆灌,活動筋骨,解了勞乏,為平凡的日子增添了許多踏實的成就感。

  看著親手播下的種子一日一寸長,等待中的喜悅難以言表。可惜時下種菜的農民早已失去了等待莊稼自然成熟的耐心,濫用激素摧熟、增甜顯然已司空見慣,令人驚駭。

  每每感嘆之餘,也警覺為人父母者不也應當時時自省,少一點拔苗助長的衝動,多一些等待花開的耐性;少一點處處小心的呵護,多一些大膽放手的決心;不攀比、不遷就、教養有序,收放有度,使孩子真正體格健壯、內心充盈。

  有經驗的農夫懂得看天吃飯,有心的父母也必是不忘初心,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