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公路城市人抒情散文

公路城市人抒情散文

公路城市人抒情散文

  因為我要車暈,因此學制三年的紹興文理學院高學歷培訓旅途,對我來說是一個折磨,記得第一次去紹興,車路狹窄,高低不平,時時可見有裂縫的地面,而每一個震動,都會引起我翻腸倒肚的吐,因沒有帶備用塑膠袋,因此只能把汙物吐向車窗外,那汙物一路飄灑,連自己都感到難為情。

  培訓不長不短,每年一個月,雖然人生地不熟的,但我們幾個諸暨人,白天上課,晚上卻孜孜不倦結伴流淌在城市的霓虹燈下,逛商店,串夜市,嘗小吃,學紹興話。幾年下來,我們也快成了地道紹興人了,晚上和紹興的同學一起瘋玩,和她們拉家常,論時事,聽古城的人文軼事,飽覽紹興的名勝古蹟,忘卻了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驅散了我思子的情懷,優哉遊哉,回到姑娘時代那種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單身生活享受中,樂而忘蜀。

  放眼建設中的紹興,讓我欣喜萬分,那大禹神像的巍峨、莊嚴,一絲不苟,讓我感覺到古城歷史的悠久,底氣蘊厚;那柯巖風景區的`山山水水,烏篷船、漁歌、曲橋,讓我想象到紹興人的文靜、秀氣、智慧;那坐落在護城河上的各式廊橋、拱橋、彩虹橋、蕩橋等等,或臥、或掛、或躺在水面上,好像一幅水鄉橋樑圖,特出了水鄉奇特的風景外貌。這一切都讓我感受到紹興人的一種質樸,精益求精的創新思想,以及為之奮鬥、裝飾的雄心壯志。

  漫步在魯迅故居,彷彿看到魯迅先生對敵人激昂、不屈的性格,對朋友和煦春風不計較個人得失的性格。一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成了他生命的寫照。紹興人更是審時度勢,做足、做好大師文章的渲染工作,大師筆下的祥林嫂、阿Q、閏土等等成了紹興的特色人物,茴香豆、臭豆腐、紹興老酒等成了紹興的特色招牌美食,迎來送往了世界的各方遊客,帶動了一方經濟的騰飛。

  走進紹興古城的“古玩一條街”穿梭在擁有文明一條街的小區,讓我心再現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的痕跡,和朋友們一起忍不住手癢癢,挑一些自己心儀的古玩物品作為留念,廣為傳頌。而整個紹興古城給人的最大的印記卻是一個詞“歷史悠久”,紅磚白牆是他的最好特徵。

  轉眼幾年過去了,對紹興的親近,神往還始終不改,前幾天,又到紹興去培訓,發現公路變大、變平了,道路配套設施更加完善了,我一路坐到紹興,雖然我準備好各種後備措施,但是都派不上用場,原來震動感不太明顯了。我欣喜地發現,紹興比過去更美了,高樓的林立、綠化的普及、道路的拓寬,顯現了紹興人在行動,紹興人在更加努力打造自己的家園。同時,我們期待著紹興的未來更好,不久的將來更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