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阿署達散文

阿署達散文

阿署達散文

  “阿署達”富有詩意的彝語,一種浪漫的民族情懷,一顆點綴在深山裡的璀璨。如若譯為漢語,那便是“兩棵大樹間相互交叉的枝丫,在風中相互輕碰著,發出的噠噠聲”。試想著月朗風清的夜晚,兩棵相依相偎的綠樹,枝條輕碰,枝丫輕撫,枝葉私語,和鳴輕唱。歷經滄海桑田,是不是很美妙?是不是很浪漫?是不是很溫暖?

  冬日的“阿署達”自是別有洞天,以它的秀麗典雅、明媚陽光、蝶飛花舞、恬靜旖旎、奇異的彝族風情,吸引著各地的遊客。來這裡觀賞,來這裡休閒,來這裡陽光康養。它是屬於攀枝花的冬之妖嬈;冬之嬌豔;冬之溫暖。這會的冬日,如在北方,應是寒風凜冽,寒氣刺骨了。但這陽光花城的冬,依舊風和日麗,依舊洋洋暖意。引的熙熙攘攘人潮,來這裡“流連折腰”,來這裡“拈花惹草”,有的甚至千里迢迢。

  那一個“黑沙湖”

  聽到這名字,你可能覺得奇怪,湖水有黑色的嗎?我告訴你,這裡的湖水,不僅是黑色的,還是“金”的啦。這,就是攀枝花鋼鐵之城的尾礦壩,它靜靜地躺在阿署達的山腳下,是進入阿署達山寨的第一道景觀。這尾礦壩,是攀枝花鋼城的釩鈦尾礦積攢之地,已沉積在這裡半個多世紀。雖然,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還無法彰顯它的精彩。正像當年周恩來總理說的那樣,總有一天,攀枝花的後人,能揭開它的面紗,為攀枝花的明天加瓦添磚。站在阿署達向下俯瞰,這礦壩足有幾平方公里,一直蔓延到山谷裡,像是一個黑色的海灣,黑中泛著金藍,讓人生出無盡的遐想。這湖裡每一粒黑色的礦沙,都是建設者們凝聚的心血,是這座鋼城永遠的記憶。

  那一灣“天壽水”

  我本不想再寫水,想著都是同樣的山水;同樣的垂柳依依;同樣的清澈見底;同樣的如詩如畫;還有要寫的嗎?但,還是忍不住又寫了,這裡的陽光更加溫暖,這裡的天空更加碧藍,這裡的鳥語更加脆亮,這裡的鮮花纏繞依然。坐在湖邊,有清風拂面,陽光灑落滿臉。低頭望向水面,白雲在水裡追逐,柳枝在水中漫卷。我不禁想著彝寨的變換萬千,彝寨的滄海桑田,如今這彝寨當是換了人間。這千年的湖水,應是彝寨的`見證,用水的柔情滌盪成一個永遠。所以,這湖叫了“天壽湖”,這應是彝寨人一個美麗的願望吧,願這方山水與天同壽,日月同齊。

  那一座“小村莊”

  其實,這座村莊也是不小的,應有上千戶人家。它是阿署達陽光康養村民集中居住區,這裡生活娛樂一應俱全;時尚與古老在空間輪迴展現;瓦屋房舍整潔有特色。遠遠望去,藍藍的天空下,白牆黛瓦的民居;窄窄幽幽的小巷;嫋娜著的綠樹。恍惚間,竟讓人有了一種身處江南的感覺。可是,這陽光可比江南的明媚,這天空可比江南的澄澈呢。這裡是攀枝花,這裡是阿署達,這裡是陽光花城的---康養之家。

  那一片“山水間”

  阿署達的"花舞人間"坐落在半山上,是一個開放式的景區,於2012年正式開工建設,經過幾年的打造,如今已經成了集陽光度假、民俗風情、花果飄香、山水養生的“聖地”,陽光花城的康養旅遊特色在這裡完美呈現。

  其實,如果你站在“花舞人間”裡,已不需要我去羅列青山的蔥鬱;不需要我去描述天空的高遠;不需要我去彰顯村寨的靜謐靈秀;也不需要我去刻意濃濃的彝風彝情……你自己若是來了,若是看了,若是見了,就會情不自禁的擁攬,情不自禁的入懷,情不自禁的醉臥其間……

  走進來,迎著眼簾綻放的是一片斑斕的金黃,一串串一簇簇地爬滿了路的兩邊,像是為這路披了一件金色的鎧甲,在風裡閃亮舞動著,惹得我駐足細賞。你看,它的花萼如鍾狀;花冠如筒狀;花瓣如絲狀。花開放後反折,花蕊悄悄地伸出花冠筒外,就像鞭炮炸成的一片,因此,我們叫它“炮仗花”。我輕輕的摸了摸,那花朵軟軟的,那花蕊絨絨的,那花粉染了手,那金黃沾了滿手的香。

  這“花舞人間”裡,綠意自是濃烈得可人;花朵自是綻放得豔麗。你看,芭蕉樹的葉子,在冬日的陽光裡,是那麼的光鮮亮麗,如一樹妝成碧玉。那矮小繁茂的亞熱帶灌木,蓬蓬勃勃著泛著生機。雖然小草總是趴在地面上,依然披著著蔥榮的綠霓裳。紫色斑斕的三角梅開遍滿坡滿山,映襯的曠野山巒更加妖冶燦爛。

  再往前走是一座院子,說是院子並沒有圍牆圍著,只有硃紅色木製的迴廊。迴廊的上面蓋著青色的屋瓦,瓦下面是硃紅色的廊柱,還有大紅的燈籠整齊地掛在迴廊簷下,這院子,在青蔥蔚藍的天地下格外耀眼奪目。遠遠看去,倒像是天上的雲霞,給這彝寨憑添了瑰麗奇異。

  近了才看見,門口有“微醺別苑”的牌匾。想來這“微醺”,這“別苑”,應是一處雅緻的去處了。信步入內,對著門口的是一條過道,過道的兩邊,是一排排紅色的遮陽傘,遮陽傘下成了來此休閒、就餐的“雅間”。可以一邊吃著一邊欣賞山野的風景,想是別有一番情趣吧。

  過了就餐的地方,進到院子的裡面,有一灣清清的湖水,紫色的三角梅圍著湖邊長了滿滿的一圈,如同在綠水中漂浮著的花環,相互輝映著,增添了這一處的雅趣。更有意味的是水面上飄著的船屋,用稻草蓋了房頂,用竹簾做了牆面,大紅的燈籠掛在了屋簷的四角,喜慶吉祥。一座小橋從湖的中間穿過,直到湖的對岸,從小橋上可以到達每一個船屋。如在炎炎夏日裡,簾外有清輝灑落在湖水裡,波光粼粼。簾內圍坐上三兩個人,三兩隻杯,有琴聲悠悠,有棋子落地,有蟲鳴應和,有花香四溢。抑或在此微醺,抑或在此微品,那真真的讓人覺著“復得返自然”的愜意啦……

  真想在此慢慢悠然,真得不忍轉身再見。一支筆寫不完這裡的繁華;一雙眼看不盡這裡的婆娑;一顆芳心在山水間優雅……這裡是攀枝花——我可愛的家——陽光康養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