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庫文化和減法思維散文
前幾年,當人們還在津津樂道喬布斯的蘋果和其它偉大的矽谷公司——比如惠普、亞馬遜、谷歌時,一個詞總是湧現出來,那就是“車庫文化”,它形容的是矽谷人的創新、創造、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以及唯有努力才能有收貨的信念。這實在是一個可以稱之為偉大的詞。
然而,僅僅過去不到十年,“車庫文化”這一個詞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變成了一個貶義的,甚至危害社會的詞。當然,它未見諸報端、頭條端、公眾號端、百度端等,這幾端正是造成這個現象的最大推手,沒有人會傻到揭露自己的危害。
沒錯,此時的“車庫文化”,形容的是日常被大量無用資訊填充的人類的集體文化。
一個公共的車庫,是任何車都可以隨意開進來,也可以隨意開出去,並且不會留下任何一點特別記憶的場所。這就像現代人類的大腦,日常被各種無用的資訊填充,資訊填進來又跑出去,到最後,大腦對它留下不了任何印象。所以,完全可以把現代人類的大腦看成一個車庫,各種資訊就是各式各樣的汽車,就算你是寶馬、法拉利,對於車庫來說也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用處。車庫就是車庫,不改造永遠都是車庫。
當然,人類的大腦在幾年之前並不是車庫。那時的它應該是一個工廠,能裝進去並消化很多有用的東西,當然也能生產處很多有用的東西。只是近幾年,移動網際網路和“資訊找人”的“資訊流”技術發展的太快了,讓人們對於資訊的獲取太過便捷,這就導致了人們的大腦對於生產資訊的能動性極大的降低,久而久之,大腦這個機器生鏽、腐化,運轉不動,也不肯運轉。稍一搜索,答案就來,甚至不用搜索,資訊就主動的過來,費力思索、費力記憶就變得沒有了任何作用。
也許你的腦子現在就秀逗著,因此並不能聽懂我在說什麼。那麼就用心想一想,你的記憶力是否比之前下降了很多,是否背誦一個東西需要很久很久。不要以為是因為年齡的.增大而導致的記憶力衰退,幾年的時光不能讓你的腦子變成像老頭一樣。真相其實是,因為過於先進、過於便捷的資訊流技術下的記憶力的自然衰退。
當然,單純的記憶力衰退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及隨著記憶力的衰退而對資訊流的愈來愈深的依賴。
記憶力衰退是“車庫文化”的其中一點危害,另一點危害可能會更嚴重一點,那就是思維的降級。
思維指的是人腦對事物的概括和反應,它是認識一個事物本質的高階思考過程。思維的降級指的就是人腦對於事物的概括和反應能力的退步,以及對於所要認識的事物的不思考。
思維的降級是最大的危害,因為它會使人類集體的大腦思維方式退化,退化後的思維若想重新進化升級就不會再是幾年的時間所能達到的,尤其是在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集體退化之後。
我並不是一個反技術者,相反,作為一個狂熱的技術派,我認為技術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但我卻並不認為改變世界一定是要以人類大腦的退化為代價。如果讓用技術做產品,我就會做一個有著“減法”思維的產品。
為什麼是“減法”思維?
當今的資訊環境中,一個人怎麼能更有效率?怎麼能學會更有價值的東西?很簡單,做“減法”。即學會剔除無用資訊,放下資訊包袱,刪除冗餘資訊。只享受當下的一點資訊,並從這一點資訊出發,深入思考,深入學習,如此才能真正的掌握一門知識,也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率的擴充套件至其它相關資訊。這就是“減法”思維及其作用,也是對抗“車庫文化”最大的武器。
一個人如果能掌握“減法”思維,並從中思索出更深刻的東西,那他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一個技術,如果能實現“減法”思維,並改變“車庫文化”,那這一定是個了不起的技術。希望自己能學會“減法”思維,也希望自己能用“減法”思維做出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