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那年春天的散文

那年春天的散文

那年春天的散文

  二十年前的那個春天,是我走出校門的第一個春天,我至親至愛的母親病倒了,病倒在正月初七,新年氣息正濃的日子裡。那個春天,那個充滿艱辛的春天,成了我一生中最為傷感的記憶。

  母親一向體弱多病,這次的病來的太突然,病倒後就神志不清,半個身子不能動,成了“植物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只能望著母親一次又一次的流淚。本來我對不能復讀並未過多埋怨,我知道他們為了子女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一向固執地認為,並非只有上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我可以用筆,用我滿腔的熱情去描繪我未知的明天,我一直憧憬著我燦爛而輝煌的明天,而這一切在災難來臨之後都變得脆弱。當我明白流淚與傷心全都無濟於事時,我開始擦乾眼淚,正視現實。

  於是在春光裡,我和二哥白天做豆腐上街去買,晚上和大姐輪流照顧母親。那個春天,所有的收入全都用在了母親身上,每次輾轉於藥店,我都會期盼母親奇蹟的出現,然而母親卻一直沒有醒過來,直到去世。

  正是那時,我才深深感覺到我長大了,我可以用我稚嫩的雙肩為這個不幸的家庭分擔一絲微薄的力量。多少個不眠之夜,望著母親,強忍著淚水,一次又一次鼓勵自己:你是強者,你不應當流淚!只有弱者才會用淚水來浸泡自己!多少次夜伴孤燈,面對生活發出一聲聲吶喊!“人生即使如一根火柴。也要發出輝煌的一瞬;只要能織就美麗的網,何必在乎吐絲的艱辛?!”後來這兩句話都刊登在《時代青年》上,並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當最後一絲春光褪盡的時候,母親去世了。當必須正視與年邁的父親一起生活這一現實時,我的心已變得坦然。或許只有經歷了生離死別那種刻骨銘心的傷痛之後才會有這種至深的感受!感謝生活,讓我過早地明白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