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有所畏,才能無散文

有所畏,才能無散文

有所畏,才能無散文

  從某種意義上講,內心有所畏,才能做到無畏。船害怕葬身海底,但在面對驚濤駭浪、險灘暗礁時,它乘風破浪,殊死一搏。不正是因為有所畏,才無畏嗎?

  有所畏,才能無畏,看似矛盾,卻又有一定的道理。內心畏懼某個事物,但又不得不面對。當它來臨之際,你是“逃跑”還是“戰鬥”?是“死亡”還是“爆發”?逃,逃得掉嗎?死,那你為什麼要活著?所以,你只能爆發,只能戰鬥,不能畏懼,更不能逃脫,只能像個勇士一樣去戰鬥,戰鬥將是你唯一的出路。船會葬身海底,它也會害怕,那相比而言,驚濤駭浪、險灘暗礁,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同樣,人害怕死亡,那在死亡之前,一切的艱難險阻又算得了什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畏懼不前呢?人只要活著,就應該無畏。這便是在最大的畏懼之下,面對那些小小的挫折困難時,都不必畏懼。

  至於為什麼心有所畏,卻又能做到無畏呢?我想,或許有兩種可能。其一,在臨行前已做了最壞.的打算。作戰在前線計程車兵們,他們難道不畏懼死亡嗎?他們也怕,但在從軍之前,已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他們勇敢殺敵,無所畏懼,正是因為在他們心中已建立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心理防線。其二,為了民族大義,直面內心恐懼。百日維新失敗後,譚嗣同甘願為其流血犧牲。譚嗣同,一個文人,一介書生,難道他不怕死嗎?我想他是害怕的,但他作為一位改革者,為了民族復興,他直面清政府的壓迫,直面死亡,甘願為改革流血犧牲。那一刻,他毫無畏懼。總之,儘管心有所畏,但因為心中懷有信仰而變得無畏。

  人生路上,“有所畏,才能無畏”的含義應作為我們面對艱難險阻時的一個信仰,引領我們直面生活中的挫折。生活中處處充滿著“荊棘”與不可預料的“暴風雨”,倘若在臨行前,就做出了最壞的打算,並敢於直面現實,直面內心恐懼,勇往直前,像船隻一樣乘風破浪,像勇士一樣披荊斬棘,那一定會成為人生最終的贏家。“有所畏”更是對內心時刻的勸誡,它告誡我們,倘若不奮力向前,就會掉進畏懼的漩渦。於是,在沒有退路可言的道路,內心變得堅毅,還內心一份鎮靜,一份從容,一份勇氣。

  有所畏,就是要直面內心的恐懼,直面最殘酷的現實,存一份告誡,無畏於小挫小難,不被小挫小難打倒。有所畏,方能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