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快樂的觸角散文

快樂的觸角散文

快樂的觸角散文

  新年放假三天,總體說來心情舒暢。這與如下幾件事有關。

  首先是睡了一個懶覺。新年第一天,一覺睡到自然醒,已是接近9點鐘。好長時間了,半夜入睡,清晨即起,一整天忙忙碌碌,白天也沒空補覺,睡眠時間少得可憐,總在心裡嘀咕,啥時候了才能盡心盡意,睡上他個一覺方休,那才叫美。現在終於大放寬心,圓了自己這個願望,只覺神清氣爽,一天精神好。

  其次是割了2斤豬肉。我們家吃肉不行,一年也吃不了多少肉,逢年過節割上半斤一斤的解解饞就行,再多了就溜溜拉拉吃個好多天,貌似處理似的了。那種感覺很不好。元旦這天上午,我上街轉了一圈兒,先去買了一塊錢的彭家豆腐,然後到“鮮肉店”割了2斤豬肉。那肉,色澤、皮層、肉質,看去都挺好,13塊錢1斤,價錢不算低,但也能承受。中午小炒肉燴豆腐燉土豆手擀麵,香噴噴吃了一頓。

  接著是看了一趟老媽。妻的腰本來還沒好,近些時候上班又累壞了。12月份,她不想影響每月100元的全勤獎,堅持著上滿了全月,她們所在的超市年節是不休息的,這兩天她就謀算著請了假好好歇一歇,於是我便在2號獨自回村看望老媽。我走進家門的時候,老媽幫鄰家揉完饅頭剛回來。逢到年根兒,鄰里之間相互幫忙揉饅頭、蒸饅頭,已成慣例。家家戶戶既蒸好了饅頭,又籍此加強了親密的聯絡,事情做了,人情也有了。聽老媽說,按計劃,之後三天都排好了,到大後天,就是臘月十二,就輪到眾人來我家幫忙蒸饅頭了。坐在炕頭,聽老媽絮絮地說著這樣事,那樣事,年前頭還需要置買的東西,村裡的一些大小事情,不覺已是傍晚時分。於是開啟電視。每天晚上按時關注天氣預報,是多年來老媽雷打不動的習慣了——家在內蒙的妹妹,太原的兩個舅舅和弟弟,分別在西安和保定上學的兒子和外甥,忻州的我們——全家大小分散各地,老媽便在每晚的天氣預報中,用心注意,誰誰誰所在的地方暖和了,誰誰誰所在的地方變天了,是颳風了還是下雨了,最高溫度多少,最低溫度多少……目不轉睛看完了,聽完了,老媽才轉身裡裡外外再忙別的事。

  然後是讀到一本書。是村上春樹的《當我跑步時,我會談些什麼》。這是兒子在新年前帶回來的。半年前我在QQ上跟兒子聊,知道他讀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兒子對村上這部小說讚不絕口,說很合他的心思。這時候兒子便說,已經讀了村上的五六部小說,還是最喜歡林少華翻譯的《挪威的森林》,這部隨筆集雖然是施小煒譯的,整體風格還是不錯的。晚飯後,老媽和兒子看電視,我便打開了村上這本關於“跑步”的書。不知不覺就讀了兩個章節,意猶未盡。充滿睿智的村上,以其平和本真的筆觸,完成了這部淋漓盡致展現自我心靈體驗的書,讀來實在是一種享受。這是一部自然清新的書。村上娓娓講述了25年來,自己堅持跑步、並在跑步時候的所感所悟。這些感悟純屬靈光乍現,妙趣橫生,不乏詼諧,不乏理性,喚起人由衷共鳴。比如,村上說跑步也好,寫長篇小說也好,都是擁有自我時空的時候,放置自己的心靈的時候,都是在做一件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些意味深長的文字,十分入心,讀到這些文字的快樂,無法言表。

  匆匆忙忙的三天假期,轉眼即逝,但因了上述這些令人快樂的事,味道就不大一樣了。也許在某些人眼裡,這些事不值一提,不過對於咱平民百姓來說,點點滴滴的小快樂,積攢得多了,也就成為了大快樂。美美地想著的同時,情不自禁又想,如果再看上一部心儀的電影,那就更完美了。人啊,真的是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