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父母留下一盞不滅的心燈散文

父母留下一盞不滅的心燈散文

父母留下一盞不滅的心燈散文

  總有一些東西,是時間無法替代的,包括了母親的聲音和味道。

  十月初八申時,我從祖塋急急忙忙地趕到老宅,推開老屋的木門,空蕩蕩的。我呆呆的立在哪裡,許久,不言不語。轉過身,我一次一次地搓著光頭,仰望著天空,甚藍,看不到雲捲雲舒。

  我默默地開始尋覓。我開啟老屋的門窗,用笤帚在母親善終後安詳地躺了七個晝夜的地上、炕上、牆上的塵土中尋覓,西斜的陽光從老屋的窗戶中投進一道長長的光柱,照在老屋裡,一片光明。

  我和侄子們拆除搭建在老宅院內的帳篷、爐灶後,拿起掃帚,在老宅的院裡院外、角角落落尋找,清風徐來,楊樹嘩嘩作響。

  老宅從裡到外都乾乾淨淨地放在那裡了。我望望老宅,老宅無語。

  我沒有找到母親的身影,沒有聽到母親的聲音,也沒有嗅到母親的味道。緩緩地跌坐在老宅的大門口,乏困的軀體款款地舒展開來,淚水在眼眶裡轉了一個圈,隨著喉骨的上下竄動,“咕嘟——”一聲就跌落進了肚子裡。

  在親鄰們用一鍁鍁黃土埋住母親靈柩,填滿墓穴的時候,我始終堅信母親還有一個出口,他們堵死這邊,另一個出口讓母親走得更遠。我甚至想在回家路上的某一處,就能碰到母親,我們會把她領回家……

  “母親把你們‘喊教’大,沒有容易。”毛家堡子的老輩子親鄰們不止一次地對我說過。

  父親去世後,母親的話語成了我們家裡唯一長輩的聲音,母親的氣味是我成長過程中唯一長輩的氣味。那聲音溫和,那氣味難忘,時間無法替代,總是舒緩地覆蓋著整個家庭。我們上學,勞動,吃飯,睡覺甚至小時候拉屎撒尿都是聽著母親的“喊教”聲,嗅著母親的氣味去做的。就是到了人生的叛逆期,即便是背地裡不按照母親的話語去做,當面也是答應著母親的“喊教”聲音。

  我們在母親“喊教”聲音和氣味中成長。

  日暮時候,太陽失去了溫度,形似蛋黃的臉譜被大山遮住了一半,晚霞就把天際燒的一片通紅。毛家堡子整個村莊已經被撤了,親鄰們已遷新居,唯有老宅留了下來,讓母親寬寬展展地最後親近了一次毛家堡子的土地。

  “明年的春天,老宅也要撤了。”

  “撤就撤了吧。”

  我的低低細語,回答了家兄自言自語。

  一夜,閉目,假寢,無語。

  十月初九清晨,太陽很慷慨地把金色灑在黃羊川的山巒、村莊、道路,給老宅披上一層光輝。回小城的汽車緊貼著毛家堡子駛過,我向毛家堡子揮揮手。

  老宅孤零零地站在毛家堡子空曠的土地上,就像毛家堡子的一位老人,抑或是我的母親吧,祝福遠去的兒孫平安幸福。

  母親走了。

  我人生中一場兒子當完了。

  “去天堂的路鋪滿鮮花,天堂裡不再經受苦難,還可以實現人間無法實現的夢想!”是真的嗎?

  母親身前從不給兒孫新增麻煩,這一去始終悄無聲息,連個夢也不給我們,她在天國福佑兒孫們幸福安康。我再也聽不到母親“喊教”的聲音,嗅不著母親溫馨的氣味了。

  入土為安。

  此“安”意為兩“安”。亡人進入墳墓,靈魂到另一個世界,了結了人世間的一切俗事,安然歸天。兒孫安葬親人,節哀之後,轉入正常的工作生活,自然心安。其實,思念親人的心始終不會“安”下去。

  “逐減哀思”。

  古人在制定葬禮時,科學的採用了這個辦法,用“七七”等燒紙祭奠的方法來逐步減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七七”是每隔七天都要去墳頭燒紙祭奠,表示兒孫對亡人的懷念和追思。為了謀生,十月初九離開毛家堡子,每個“七”我都未能去母親墳頭燒紙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的每個清晨和黃昏,我都伏在書桌上,把母親的深情懷念和追思滲透到這些字裡行間。當想起我的母親的時候,輕輕地開啟這些黑白的`記憶,播放給自己看。忽然,就嗅到了毛家堡子那片土地的芬芳。母親的“喊教”聲音、母親溫馨的氣味整個兒地瀰漫在我心房。

  這是一種獨特的懷念。

  母親安葬後, 每個“七”,我都要在日誌、微信朋友圈虔誠地發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裡,訪客達到數千人(次)。

  “節哀順變。” ……

  每個清晨,我開啟微信,暖人心的留言就會彈出數條。當刻骨銘心地思念從骨髓裡滲透出來的時候,孤獨和傷感就蓬蓬勃勃地瘋長。讓思念的痛苦獨享是一種負責,不負責任地開啟思念的盒子,讓這些酸甜苦辣的文字蹦蹦跳跳地到大家的眼前跑步,影響大家的情緒,內疚升騰了起來。是大家陪我度過了這段人生最孤獨傷感的歷程,用真情撫慰和淨化我的心靈,幸福就溢位我的眼眶,產生擁抱生活的激情。

  “放下昨天,讓心歸零。”說得真好。

  陽世界一個世紀的歷練,足夠讓我的母親在另一個世界生活更為從容。兒孫們從容地生活,是母親的願望。父母不僅給予了兒女生命,而且留下了一盞不滅的心燈。心燈常明,照亮行途,沒有越不過的坎兒,趟不過的溝壑。

  母親安息吧!

  毛家堡子,我生命的臍帶。

  黃羊川,魂牽夢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