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經典散文:隨茶的性子淡淡的

經典散文:隨茶的性子淡淡的

經典散文:隨茶的性子淡淡的

  隨茶的性子,淡淡的

  還是和平常一樣,一邊看書一邊喝茶。今天突然想起廬山雲霧,那罐只喝了一次的茶,在開封的那天。仔細想想,我喝過的茶還真不少。

  其實,剛開始,茶之於我並沒有喜歡一說,只是從小陪爺爺一起喝,習慣了。上大學時,爺爺送我一罐雨前龍井,於是繼續了喝茶的習慣。慢慢的,我看書時都會泡上一杯茶,一口一口的喝著茶,就像是把書上的內容一口一口的喝進肚子裡。還記得,我與同學打趣時道:“茶啊,你不僅消食還消書,我看我是離不了你了。”

  工作了,我保持了看書的習慣,自然也就繼續了喝茶的習慣。後來的老闆是臺灣人,我接觸了高山茶,對我而言,濃了些,勉強可以接受但談不上喜歡。聽臺灣朋友說起金萱茶,知道了名字的由來,我很感興趣,託他帶了來,之後,常喝金萱,喜歡它淡淡的桂花香,捧著茶杯,我常常想起“金萱”的由來,想起母親。後來,喜歡上了黃山毛峰,喜歡它泡開時一尖一葉相互依偎的狀態,很溫暖。再後來,福建鐵觀音、信陽毛尖、碧螺春、祁門紅茶、武夷巖茶、君山銀針…..十大名茶,我幾乎喝了個遍。最愛也最常喝的茶只有三種,依次是毛峰、金萱、龍井。

  今天喝的雲霧也不錯,也淡淡的,之前倒把它冷落了。喝完後,發現舌尖有點甜,這個發現讓我又驚又喜。於是又泡上一杯,有些失望。舌尖的那點甜是確實存在的,只是在泡茶之前,我喝了蜂蜜水。於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應運而生。

  人生也似這般,有些插曲,有時很美妙,會有意外的收穫。

  其實,雲霧有點過於清淡,帶點蜂蜜的`甜味也別有一番風味,不妨一試。切記,蜂蜜少許,喝的是茶,可千萬別被蜂蜜喧賓奪主了去。否則,不對味,我有欺人之嫌。

  喝了這麼多年的茶,說對茶一無所知,不免有些矯情,不過我從不深究。茶經、茶道我是閒了看,看了忘,忘了又看。能記住的就順便記下了,記不住的一瀏而過。

  爺爺常說我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總是一笑置之。

  只是,對於茶,有別於其它的東西。例如,哲理、生活等方面的書,偶爾也翻翻,但也僅止於翻翻而已。那些淘來的舊書,也不知被塞到那個角落了,挺久了,沒想起要找它。而茶經、茶道現在正與我最愛的朦朧詩集、經典散文等一起依偎在那個有點擠的書櫥裡。

  我覺得茶是有一種很奇妙的東西。要說,追根究底茶不過是不同品種的茶樹上一些不同部位的葉片和莖梗而已。很普通,沒什麼大不了。

  其實不盡然。喜歡喝茶或者懂茶的人應該知道,茶是多麼的普通,又多麼的特別。

  它普通嗎?是的,很普通。這不,茶樹也和其他的樹一樣。有葉、有枝、有根,會開花、會結果、會死亡。

  它特別嗎?是的,與眾不同。從葉尖到嫩葉、成葉、老葉,甚至於茶梗都蘊涵著無盡的生命力。

  每一種茶,都有自己背後的意義。就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每一個部位,都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它們懂得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是那種不遺餘力的釋放。聞香識茶,懂得的人,很難不愛上它。

  許是喝茶久了,我常覺得自己的性子有些隨它,淡淡的,不瘟不火,是容易被遺忘的型別。而比起茶,我似乎還要平凡些,在這個時刻變化的世界,一些東西,我選擇了保持,潛臺詞,遺忘。

  不知道對錯,隨心為之而已!

  得空,從擁擠的書櫥裡取一本書,泡上一杯茶,伴著淡淡的茶香,一口一口的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