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態度> 【推薦】態度作文彙編10篇

態度作文

【推薦】態度作文彙編1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態度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態度作文 篇1

  我,酒濃自是香滿處,情深本歸意滿樓!

  他,酒香遍處,情意滿樓,花飄無絮,秋心難收。

  我,花自無絮,酒自獨香!心自悲秋,何故去收。

  他,人生無常,何意悲涼。唯有淡然,花落莫傷!

  我,花開自是無人賞,卻道無花空自傷!事態多變,人心失真,何以不悲涼。

  他,花開無人賞,自有幽幽香。莫嘆世炎涼,正道是滄桑!

  我,花開一季,卻是獨自孤芳,怎一個悲字了得!高潔者孤,自傲者獨。

  他,紅塵亂世,獨善其身,唯耐寂寞,孤獨此生!

  我,寂寞空回首,孤獨回首空。人活一世,莫過數十載,又有何益!紅塵煩擾,怎能獨善得了。

  他,人生多變故,不變的是那靜觀雲湧風起,我自巋然不動的淡泊與寧靜,不變的是那矢志於前的心情!

  我,不變只是暫時,變化才是永恆不變的主題!變者能通,通者能達。

  他,不變的是本真,要變的是習慣。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能做到淡泊與寧靜,一切就都會明朗。

  我,靜者如死水,雖一心清明,卻一層不變,不通不達,何堪寧靜致遠!

  他,非也非也,真正懂得通達的人,往往處變不驚。表面的淡定,其實是把握了變化的表現,只有真正掌握了事情發展的規律,才會做到淡泊寧靜。

  我,寧靜者,脫離紅塵,又如何不是逃避!哲學之道,只是明世理,人如何能真的掌控!寧靜者,摒棄大千世界,活在自我,如何不變?自在飛花輕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稠!蓋天地變化者,夫萬物皆乃情種,用情深者則心易變。物我盡忘,天地與我唯一。是故,人心不嘏!是故,我心不寧!

  你君言自有君理在,我聲亦有我生感!花自開芯水自流,莫嘆秋心失我心!

  你:夫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生一世,雖命運不同,處境不同,然天生萬物,萬物皆平等。縱你才華蓋世,韜略過人,然時代不變之意志,命運不屈之靈魂,乃天地賦予,人人皆平等,是故尊君莫忘本。淡泊者寧靜致遠,應世者運籌帷幄,高潔者皆孤,處世者易煩,是故天地恆一,是故天地平等。人生貴我自知,爾乃天地旅客,大凡萬事萬物,雖棲息有異,雖才華有別,雖心境有差距,然三生如夢,前世未必今生,今生未必來世。是故人活一世,草榮一春。避世者遠離塵囂,活得自在;入世者追逐名利,貴有目標。命運如風,難以捉摸,知足者願乘風破浪,執著者欲破風斬浪。寧靜者一心清明,灑脫自然,追求心靈上的安寧,重在避世,活在自我;凡塵者信念執著,或為名利,或為工業,意在應世,染得一心凡塵。世界乃變化之世界,時代乃變化者時代,寧靜淡泊,遠離塵囂,或是逃避,或是鍾情,變化之與他,如天地之日月,有始有終。世間事變則通,破而後立。天地廣闊,宇宙浩渺,人之與天地,渺小而卑微。

態度作文 篇2

  論“態度”

  體育課,突然颳起了風,很大,在風中艱難地把那500米跑完,一屁股坐在地上差點兒斷氣。看著男同學在草地裡悠閒地玩兒紙牌,打心眼兒裡羨慕他們,誒!誰叫我們女生縮手縮腳呢?

  風中沙土飛揚,吹亂了整齊的劉海,科學老師放棄了上課時間,來給我們全班進行跳遠測試。實話說,跳遠我並不是很擅長,只是知道剛起跑時慢,到後頭就突然發力,再加上奮力一跳。

  男同學個個都釋放出了自己應有的男子氣概,展開雙臂,盡情奔跑,最後衝刺,“轟”一聲整個人都滾在沙堆裡了,老師見了連連鼓掌,示意讓我們女同學上。也不知怎麼回事,各各都膽怯地退在一旁,你推我擠,紛紛都爭讓位置,希望把自己安排得越後面越好,老師見了,走上前來,一把揪起前邊的女同學的頭髮,拉到跑道上。

  第一個,勉強還看得過去,第二個,純屬是淑女走路,第三個麼……體育老師生氣了,叫男同學們示範了一下,可是一些頑固的女同學全都不當一回事兒,還跟老師鬥嘴。最後老師實在看不下去了,草草收場,把我們女生的所作所為告訴了班主任,於是乎,班主任就把最後第三堂的語文課改成了體育課。

  我們女生一個個排好隊,等著男同學們發號施令,現在班主任全聽男同學們的,他們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根本不容我們女同學插嘴。為此我們還內戰了許久,體育潛力好的全部透過,淑女同志們吶,該放開了。結果,是合格的女同學可以放學回家,不合格的呢?還在那小操場上哩!

  一個態度問題牽連到一個人做事的全部動力,一個人的態度好,那麼他一定能做好一件事,一個人的態度差,那麼即使給他再好的條件也做不好。

態度作文 篇3

  “慢的樂趣怎麼失傳了呢?”十幾年前,當我讀到《慢》這部書時尚不能理解米蘭。昆德拉的哀嘆,現在,作家的寓言終於在我們周遭一一兌現了:我們最缺的不是速度,而是“慢”的傳統。如果稍加改動,這句話就成了我們的另一種現實——慢讀書的樂趣也在失傳。

  曾經,讀書作為一種“慢”的傳統迤邐千年,而今,卻被“快”所取代,出得快,印得快,看得快,閱讀儼然變成一種追求粗淺的競賽。書籍曾是一種高貴的珍稀品,現在已淪為了大路貨市場,書越出越多,但讀者越來越無所適從。那時我們將讀書視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眼下,我們的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我們正在喪失閱讀的能力。

  慢讀書的傳統怎麼失傳了呢?

  要是東坡先生一覺醒來,一定難以相信讀書竟能跟“速度”捆綁一起。他老人家甚至古董到反對讀雕版書而選擇讀抄本,習慣讀完一遍又一遍,每次都能發現新意。但現在,“淺閱讀”,“快出版”已成一種潮流。這很可怕。伴隨這些商業概念一同出爐的併發症則是:粗製濫造、功利閱讀,心態浮躁。只是,我們是不是該停下來想一想,當自己的生活本就已很緊張、壓抑,急迫,如果還要被大量的偽書、爛書擠壓,豈不成了另一種精神的奴役?

  當然,“快”並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一個時代的病徵。我們也並不反對一目十行,甚至不反對出版的跟風和追尾,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讓自己迴歸真正的閱讀,讓少數人迴歸慢閱讀的傳統。很難想象讀書不是一種“慢”。書籍就是一種慢的藝術,閱讀的愉悅也只有在緩慢中才能挨近心靈。而這不可能是“快餐閱讀”所可以提供的。

  我想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一些關於讀書的記憶,不管它是憂傷,還是喜悅的,但歸根結底是因為慢。二十年前,一位當兵的朋友收到一套名著,花三年才讀完。問其原由,他說,“捨不得讀完。”那時,書籍於我們是珍貴的。也是二十年前,另一位朋友在西安讀大學,進城看中一套周倫佑編的外國現代文學選集,因錢沒帶夠,回去借了錢,凌晨五點騎腳踏車數小時,趕在書店開張前就候在門口。他是怕那套書被人搶走。這套書他讀了近二十年,一遍又一遍,書中到處是批註。此刻,它們就放在我的書架上。我在借閱書的同時,也閱讀了他的故事。

  我們推崇慢閱讀,並不一味強調“慢”,而是追求那種閱讀的純粹和愉悅。我們倡導慢閱讀,而非只求片面、實用、功利,根本不會觸及心靈的快讀行為。就像加拿大學者約翰米德馬說的,慢閱讀,並不是主張一切東西都應該慢慢讀,而是提倡一種觀念,慢閱讀的目標是拉近讀者和所讀資訊之間的距離。

  柯爾律治說:“一本好書就是藥房,且藥效持久。”但叔本華也說,“壞書有如毒藥,足以傷害心神——因為一般人通常只讀新出版的書,而無暇閱讀前賢的睿智作品,所以連作者也僅停滯在流行思想的小範圍中,我們的時代就這樣在自己所設的泥濘中越陷越深。”

  所以我們倡導讀者“少讀書”——不濫讀,不跟風,對任何形式的暢銷書都報以一定程度的警惕;“讀好書”——選擇經過時光淘洗的經典著作,選擇值得反覆讀的書,甚至是那些所謂“枯燥”的書。

  我們認為的“好書”標準很簡單:文字好;故事好;氣度好;睿智;啟智;有新意;有誠意;有真情;或有一二,即可。我們認為的壞書:偽善、跟風、包裝過度、粗製濫造,誤導或是敗壞讀者的趣味,讀了之後令你有不舒適之感。

  讀書不是為了讀書本身。就像某個藝術家說的,我們不停地吃著他們給的包子,但並不是想最後成為那個包子。我們閱讀別人的著作,是為了最終成為自己。這才是閱讀最大的饋贈。所以,我們倡導——讓慢閱讀作為一種文化傳統迴歸到追求效率和速度的都市節奏之中,讓慢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態度回到我們的生命和日常之中,讓本該有的愉悅回到那無限大的少數人之中。

態度作文 篇4

  讀書時代的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老師出了道數學難題,叫我和另一名同學上講臺解答。我很快考慮好解答步驟,而另一名同學還在那裡凝神。為了表現一下聰明才智,我很得意地用粉筆在黑板上“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就擺弄好了。這個時候,那名同學還在一筆一畫地寫著。我很自豪,將粉筆頭一扔,大搖大擺地回到座位。

  結果是,我和那位同學都答對了,但老師給的評語卻大不相同。她指著黑板上我寫的字說:“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馬馬虎虎,這是做學問的嚴謹態度嗎?在能力相當的情況下,做學問其實就靠一個人的態度了……”

  說實話,我心中並不服氣。我看重的是結果,而老師要的似乎還有過程。

  多年後,我去應聘一個會計職位。由於有相關工作經歷和較高的職稱,我的競爭對手們紛紛落選,剩下一個其貌不揚的傢伙與我去迎接最後的面試。

  那個單位的會計主管接待了我們,他拿出一堆賬本,要我們統計一下某個專案的年度收支情況。雖然只是“小兒科”,但我不敢懈怠,每個數字都牢牢把握,認真在算盤上加加減減。

  約一個小時左右,我完成任務了。10分鐘後,競爭對手也收工了。會計主管叫我們在一旁等待。然後拿著我們的“試卷”去老總辦公室。

  結果令我吃驚和惱火——我落聘了!為什麼?會計主管回答:“你沒有做月末統計,而他不但做了,還做了季度統計。”我問:“不是要年度統計嗎?”主管笑道:“是啊,但年度統計資料應該從每月合計中得到——這不算什麼會計學問,但反映了做會計的嚴謹態度。也許你們能力相當,所以,我們最後要看的就是各人的態度了。”

  那以後,“態度”一詞在我心中生了根——同樣的能力,在不同的態度下,會導致完全不同的未來。態度也許是另一種能力,有時比能力更重要。

態度作文 篇5

  同樣是裝修房子,小王花的錢多,房子裝修的效果不足一提;小李花的錢少,房子卻卓有成效。難道小李是當官的,有關係嗎?不是的。那麼造成這種截然不同效果的根源究竟在何處呢?下面請聽我詳細道來。

  小王、小李都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小王為人吝嗇,在微不足道的事兒上常常斤斤計較。在裝修房子這件事上,自然也不例外。工人裝修時,他提著一個小凳子坐在旁邊目不轉睛地看,稍有不合心意之處,就指手劃腳、大呼小叫。工人聽得厭煩,滿肚子的火不知該怎樣發瀉才好?只見幾個工人將腦袋湊在一起竊竊私語了幾句。對小王的厭倦之意頓時煙消雲散。原來他們想好了對付小王的策略。這裡本該貼一塊板,他們貼兩塊、三塊;這裡本該多用沙子,他們少用一些;這裡本該釘一個螺絲,他們釘兩個……總之,該節約的時候,他們浪費;該浪費的時候,他們節約。由於小王是外行就隨著他們折騰,想說也不知該從何說起,只是在旁不斷地催促著:“幹快點兒!幹好點兒!”天熱得厲害,工人揮汗如雨,他連瓶礦泉水也不買,更別提買條毛巾或可口的食物來犒勞犒勞了。工人油腔滑調地應和著:“知道了,老闆,您放心,我們一定全力以赴把活兒給您幹好。“小王被逗樂了。而工人們的歪招層出不窮。他們誰也不願意為小王賣力,都想著怎麼浪費小王的錢財,怎麼解自己心頭之恨,怎麼把小王這個”大傻瓜“哄得大把大把往自己口袋裡塞人民幣。他們不期望小王對他們這些下苦人好。因為他們知道像小王這樣的敗類壓根兒就看不起下苦人。儘管他們知道自己每月的待遇也不比小王差。

  小王的一舉一動令人厭惡,而小李又是怎樣一個人呢?小李為人耿直、辦事兒堅決果斷。把工程包給工人,他不聞不問,隔三差五給工人們買水果、飲料、礦泉水,還時不時請他們吃飯。工人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他們在小李的房子裝修上絞盡腦汁——怎樣省錢,怎樣能裝得高貴典雅、別具一格。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房子裝好後,小李隨便看了一下,說:“謝謝師傅們,你們幹活我放心的很呢!”工人們高興,小李也高興,花的錢少,房子卻裝得像模像樣,他能不樂嗎?

  一天,小王來到小李家,看著小李的房子問:“你這房子花多錢裝修的?”小李不會拐彎抹角,實話實說,小王大吃一驚,“氣死我了,我花那麼多錢,竟裝修那麼個熊樣。”說完,拉著小李的手到他家去看。

  小李知道小王在單位比較摳門兒,同事多數不喜歡他,心想可能是小王對待人的態度害了自己吧!想想看看,如果我們要別人為我們做事兒,我們就得相信別人,給別人自由空間,這樣不僅能調動別人的積極性,還會使我們的工作完成的出色,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完美,我們的人民才會團結和睦,我們的國家才會有希望。小王、小李的所作所為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團結一致,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克服。用輕鬆愉快的心情迎接未知世界的種種挑戰。緊握右拳,舉過眉梢,莊嚴宣誓:為了人類的和平,為了社會的進步努力奮鬥吧!前面定是一片豔陽天。

態度作文 篇6

  一、認同的觀點:態度是一種力量,態度決定一切,工作更是一種態度,在當今的世界,不管做哪一行都是競技場,輸贏全在自己是怎樣對待的,不同的態度導致不同的人生,人生的方向完全受控於個人態度的牽引,在工作中所秉持的態度猶如一股無形的力量,我們無法選擇工作,但可以選擇態度。

  二、聯絡實際的工作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組織學生參加課餘活動、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三、重構我校的學生的文化成績不是很好,在初中裡是”差生”。對“差生”的教育工作是我們的重點,我要對他們更加關心,“差生”的接受能力要比正常同齡學生的接受能力差,難於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從而產生自卑心,自暴自棄。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要有一個全面可行的計劃,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僅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而且不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或“朽木不可雕也”之類打擊“差生”的積極性,傷害他們自尊心的話,要細心、耐心、用心的教育。

  實際上,每個差生也和正常同學一樣,也希望有人關心他,愛護他,體貼他,也渴望得到老師的愛護、幫助和鼓勵。我作為老師,對每個學生都必須付出真摯的愛心,設身處地的為差生著想,只有這樣才能為學校、社會作出我應有的貢獻。

態度作文 篇7

  朱光潛先生說過:“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我很信服這話,以為朱先生是用極簡單的語言,說出了人生極複雜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暫。所有的人,上自帝王顯貴,下至黎民蒼生,都是這匆匆舞臺的演員和看客,常言浮生若夢,過去把這話是當做消極的思想來批判的,其實,誰都明白,人生到底是一出悲劇。

  無論是天才還是愚飩,到頭來都擺脫不了一個毫無二致的結局。有了這樣的洞察,人們就會在不免有些蒼茫的悲涼中,獲得某種頓悟。參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達、瀟灑,了無牽掛,無憂而有喜。我理解,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從總體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這一層面上,那就確定有點“消極”的味道了。只講“出世”而不講“入世”,則對人生的體悟還說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對於“出世”的加入和融會,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區分了出來。

  從具體上看,人活著要謀生,要做事,不論是為自己,還是為社會,都來不得半點虛妄。太陽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個人的一生能看到幾次日出日落的景緻?因此就要珍惜,決不虛度光陰。春花秋月,賞心樂事,酷暑嚴冬,黽勉苦辛。

  要每日都過得充實、有意義,有益於人,也有益於自己。積極,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慶典,既轟轟烈烈,又紮紮實實。不悲觀,不厭世,一步一步堅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誰也無法逃避的終點,卻始終是堅定地前行。

態度作文 篇8

  有人說,人生就如一條道路,它不像千篇一律的柏油馬路,雖然顯得氣派無比,卻沒有獨特的風格。它更不像那街邊的市場,雖然熱鬧非凡,卻不免人們互相擁擠。人生這條道路,你自己就是設計師,無需用數不清的設計稿塗塗改改,更無需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只需調整自己的心態、看淡一切。那麼,你的人生之路才不至於千篇一律、毫無風格,更不會互相擁擠,導致自己寸步難行。

  態度對於任何事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步驟,沒有一個好的心態和端正的態度,那麼無論有多少潛能、多少才華、多少天賦、多麼優秀,那麼也都是徒勞無功。若是單單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資質,就抱有無所謂的態度,面對一切事情,那麼你生活的道路便會越來越窄。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不是短短一剎間的事,而是一個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而又漫長的過程。僅僅一時的優異算不了什麼,就如在長跑中取得短暫的領先,並不代表你就有機會取得最終的勝利,而只有能夠端正態度,以積極認真仔細的態度對待學習、對待工作的人,才是最終高舉獎盃的勝利者。若是隻因一點點小的成績就驕傲自滿,停止前進的腳步,甚至是退步,用敷衍了事、隨隨便便的態度糊弄過去,也終究是在糊弄自己的人生。這樣下去,一次次、一遍遍的敷衍態度,必將讓你錯失許多取得成功的機會,與理想的實現失之交臂,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來越窄,甚至每走一步都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過程。導致在通向勝利的道路上寸步難行。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最重要的不是資質和天賦,而是認真做事的態度。一件小事,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去對待,那麼,所得出的結果也會完全不同。好的心態與端正的態度一定會拓寬你人生的道路,成為爬上山頂峰的梯子,讓你能夠看到更高、更遠、更美的世界。反之,你的人生之路必定會愈發狹窄,所以,當你感到在人生之路上前行有點吃力時,請儘快改正態度——此刻還來得及。

態度作文 篇9

  學習的腳步永遠不能停息

  一、認同觀點:

  在《態度勝於能力》“學習的腳步永遠不能停息”中說道,21世紀是一個屬於科技的世紀;21世紀是一個屬於知識經濟的世紀;21世紀是一個屬於還將是一個屬於學習的世紀。

  文章還說道,(一個人)的大部分知識在5年就會淘汰;在今天,要想不成為時代的落伍者,要想不被競爭所淘汰,學習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二、聯絡實際:

  孔夫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像孔子這樣學識淵博的聖人還在孜孜以求,不斷進取的學習,何況是“授業解惑”的老師呢!就更應該加倍努力用知識充實自己。特別是在知識爆炸的今天,更需要學習新的文化科學知識,學習專業技能。否則就成為時代的落伍者,被競爭所淘汰。

  現在各行各業的競爭都很激烈,每個人都有危機意識,因為隨時都可能會被後面上來的人所淘汰,所以無論以後做什麼工作,都必須要保持不斷學習的精神和習慣。

  《禮記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在這個方面我是深有體會的。比如說,對某一堂課的教學,自己認為是“很不錯”,但透過聽了其他老師的示範課,才知道不足,經過學習人家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有時候走向講臺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才知道自己的一些知識已經陳舊老化。在這裡,我們不妨把教學一直貫穿於我們的工作、生活實際當中,因為21世紀是一個屬於學習的世紀。

  三、重構反思:

  在現代社會,生活就等於是一種競爭,它要求學習也必須是全方位的學習。既要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也要多懂得社會,瞭解社會,學習社會知識。既要會學習,也要懂得保留生活情趣。學以致用就是要會讀書,會學習,還要會生活。

態度作文 篇10

  孟加拉的達卡街道上,半夜出現行蹤鬼鬼祟祟的人影,這位涉嫌偷竊的男人,不但行竊失敗還當場被員警逮捕。

  警員將男人收押到警察局記錄口供,男人坐在辦公室大吵大鬧,一位員警說:「先生,請你合作一點,這裡不是你家!」

  男人怒目地喊著:「我是不會和你們合作的,除非讓我見局長!」

  無奈之下,警員只好請局長出面,局長質問男人說:「你半夜不睡覺跑到路上當小偷,還想和我說什麼?」

  男人不滿的吆喝:「我不服氣!你可以瞭解我的心情嗎?從小我就是被丟棄的孤兒,住在達卡的貧民窟,沒有人願意接納我,逼得我走上絕路當小偷,這都是別人害我的,為什麼不抓他們反而要抓我!」

  局長用緩和的情緒說著:「你認識我嗎?我可以瞭解你的心情!因為我也是孤兒,小時候住在達卡的貧民窟,我一樣遭受過到別人的欺負,但是我沒有走上絕路,我發誓以後要做出好成就讓大家知道,現在我做到了!」

  同樣是貧民窟出生的孤兒,一位是警察局局長,一位是偷竊犯案的男人,難道老天爺會特別偏愛局長,總是對男人心存偏見嗎?

  西元一八一四年,法國大將軍陶美尼打仗時,被敵軍炸斷一條大腿,緊急送醫以後,負責擦皮鞋的勤務兵難過的哭著。

  陶美尼將軍斥責說:「哭什麼哭!你忘了嗎?軍人只能流血流汗,不能流淚!以後我只要穿一隻皮鞋就好了,多方便啊!你只要擦一隻皮鞋就夠了,多輕鬆啊!」

  有一句話說:「命好不如態度好!」這是多麼犀利的見解啊,發生事情以後,執著過去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怎麼面對以後!

  所謂的態度有一半是我們生活上的行為表現,另一半是我們情緒的樂觀想法上是否有積極的喜悅,然後再把這些態度轉換成為滋潤心靈的能量。

  樂觀的人不管處在什麼環境,總是可以看見美好的一面,悲觀的人,不管環境好壞,總是以哭來面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