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四年級作文> 四年級作文4篇

四年級作文

四年級作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作文 篇1

  一個學期緊張的學習時光又過去了,開心豐富的寒假生活開始了。寒假有時冷酷無情,讓狂風暴雨和鵝毛大雪在地球降臨;寒假有時又會溫暖如春,讓大片的陽光灑滿世界每個角落。這個寒假,我們全家計劃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歡歡喜喜過大年,最興奮的是我可以體驗燒土灶啦。

  土灶是用磚塊和泥巴壘成,以前沒有煤氣灶,家家戶戶都用土灶,“民以食為天,食以火為先”,它可肩負著一家人吃飯的大問題呢。

  我們回到老家,奶奶用土灶燒飯給我們接風洗塵啦,我終於可以親身體驗一下燒土灶的感覺和那溫暖的火苗了。我先在火坑裡放上幾根木柴,用打火機點一堆竹葉,然後竹葉在火坑點燃了木頭,我一看火不大,就想把沒燃的木頭放到小火上點起,可是火不聽話,一下子滅了。我又加了一點易燃的小樹枝和竹葉,就在放入竹葉的一瞬間,灶膛中燃起了熊熊大火,炊煙從煙囪中裊裊上升起來。奶奶一看火燃起來了,十分高興,就在大鍋裡做起了美味的飯菜。我緊緊地注視著灶膛中的柴火,當木頭快要燒完的時候,就又放進去一根,一直讓火持續地燃燒著。我感覺自己的臉被火苗照得熱乎乎的,跑到鏡子前一看,哈哈,像蘋果一樣紅撲撲的,燒土灶真好玩!不一會的功夫,奶奶就做好了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我們開始迫不及待地吃起來,用土灶大鍋做出來的飯菜真是非常美味可口啊!

  只不過可惜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裡也會慢慢沒了土灶。過不了多久,也許我們只能在博物館裡看見了,但我不會忘記它帶來的樂趣和美味。

四年級作文 篇2

  大家好,我叫“方快安”,是一輛水陸空三棲神車。之所以叫“方快安”是因為我以方便、快捷、安全著稱。

  我可不需要什麼好吃的東西來填肚子,曬曬太陽,就足夠讓我自由自在地奔跑或者飛翔了。即使在陰雨天,我喝點兒水,就可以盡情地鑽到海底遨遊。

  我是個有名的變臉小能手。在陸地上,我和普通汽車差不多,只是在我的身體裡了多裝兩個增氧機。一抹臉,一對翅膀就從我的背上伸出來,一蹬腳,馬上就能飛上天空。在水裡,我搖搖屁股,排氣管立刻藏進我的外套裡,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螺旋漿,我就成了潛水艇。

  我可不怕什麼“與世長辭”。如果我在空中發生緊急狀況,就切換成“陸地”模式,穩穩的降落在地面上,如果身下是海洋,那我就切換成“深海”模式。如果我在水裡發生了緊急情況,會自動切換成“飛行”模式,馬上飛到安全的`地方。這樣,我就永遠不會和你們說“再見”了。

  現在,人們出遠門經常選擇“速度之王”——飛機,上個月,馬來西亞mh370號客機失聯,三百多位無辜的人下落不明。近日,寮國一架軍機墜落,寮國長以及許多重要官員離開人世。要是有了我,就不會再現出現這些慘劇,就不會再讓許多張面孔從人們眼前消失,就不會再在世界檔案上多一個悲慘而又淒涼的故事。

  別忘了,我叫“方快安”!

四年級作文 篇3

  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我坐在電瓶車上,都可以看到路上有來回穿梭、急速飛奔的車輛。他們大多行色匆匆,個個顯得十分忙碌的樣子。

  這時突然一輛汽車從我身邊疾馳而過,揚起一陣灰塵,害得我和媽媽只好捂住鼻子和眼睛。這是我在上學或者放學路上必然要經歷的場景。我想在人群比較集中的地方減速慢行既是對行人的安全著想,也是對自己的家庭負責。文明出行,人人有責。

  還記得上個學期發生在我們班學生王洋身上的一件事。每當我看到她傷心空洞的眼睛,我便心生憐憫,但更多的是惋惜。王洋一直是我們班的前幾名,她平時可開朗活潑了,我們都喜歡和她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可是人有旦夕禍福,王洋的媽媽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從此王洋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鬱鬱寡歡。而導致這場車禍的原因,一方面是汽車行駛速度過快,另一方面是王洋媽媽橫穿人行道。一場車禍,天人相隔。

  文明行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以人為本。《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條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線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透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當然,交通法規規定的不亂變道、不亂鳴號、不亂開啟遠光燈等行車習慣,也應該在日常的駕車過程中逐步養成。而行人也應該遵守各種交通規則。這樣的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文明行車一定會成為大家的一種共識,會成為一個城市的文明的行動和習慣,我們的也就能一起更多地享受文明的成果,共創文明的社會。

四年級作文 篇4

  時光荏苒,流年匆匆。青煙已散,經年的墨卷裡,繾綣多少恨不當初的幽嘆。糾結物是人非事事休,聲聲凝噎,惟陪伴不曾湮沒。

  風陪雨伴

  臨窗而坐,涼風拂面,薄薄的雨絲劃過臉龐,淋滌滿身塵埃,淨化疲憊的心靈。釋然,令人心醉、沉淪。一曲箏音,風雨交雜,嫋嫋碎語,於愜意歲月,深淺柔情,伴隨著繁華。煙雨微芒,水巷石橋,蹀躞曲徑,油紙傘下,渲染柔情。風雨相伴,春去秋來,不止不休。

  書籍相伴

  推開歲月斑駁的木門,“吱呀”一聲,勾勒出封塵的記憶。小時候最愛捧一本童話書,躺在油津津的涼蓆上,熱風一浪一浪地滾過,風摩挲過樹葉,靜謐極了。從單純美好的格林童話到喜歡冒險的魯濱孫漂流記再到陶冶情操的徐志摩詩集,漸行漸遠。塵埃屢屢,充斥空中,泛黃的書頁,陳舊的書櫃,記憶的晨恆。有書相伴,旖旎的渡輪,一路前行。

  青春相隨

  青春是場馬不停蹄的相遇和錯過,分道揚鑣總是措不及防。還記得,球場上,白球鞋的男孩們渾灑汗水,揮霍青春,隨手接過隊友的傳球,不急不躁的運球,默契的配合,一個急剎,躍起投起,球高高飛出,在抵達拋物線最高點的瞬間被光芒吞沒,微微望著他飛揚的發捎屏聲靜氣。“咻——”,那個承載著我們夢想、青春的三分球落入籃筐。我們吶喊、喝彩。遞過水瓶,“你要去哪?”清風襲過,恍惚間,只剩唇起無言。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倆站著不說話。”在顧城筆下,陪伴是那樣簡單而美好。

  一紙素箋,道不盡浮華,安然搖曳著那漫長幽夢,為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