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孔子的一封信(精選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書信吧,書信是人們用於表情達意的一種交際工具。那麼你有了解過書信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孔子的一封信,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孔子的一封信1
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生活在離您那個年代——春秋時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一位小朋友。雖然我們不曾見過面,雖然您不知道我的存在,但因為緣分,您早就是我心目中最敬重的望年交朋友了。我是新疆昌吉市第一小學五(1)班的一名讀書弟子,叫王子顏。說起我的名字,您也許根本不會想到我起此名的緣由何在?在我未出生前,父親大人就特別喜歡讀《論語》,他常常被書中您那精闢的言論所哲服。當我降臨於世時,父母便取了您的弟子子路和顏淵中的“子”和“顏”兩個字,給我起名子顏,希望我長大後能像他們一樣有修養、有學問。
孔老先生,您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您是一個有修養、有學識的君子,您的言行在您生活的那個年代影響了不少人。您可能不知道,您的學生把您的言論編成了一本書—《論語》,也正供我們後人細細品讀,從中獲取知識,明白做人的道理。現在,我們每天都在讀這本書,裡面您說的許多話都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知道一個有修養的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尤其是您對您的大弟子子路說的那句話:“由!誨汝知知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知識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就像老師教給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後,問我們懂不懂時,我們總是裝模作樣地喊:“懂!”其實有不少同學還犯迷糊,您的這句話讓我們知道不懂就要問,千萬不要不懂裝懂。
還有一句話也讓我感觸很深,就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讓我明白見到賢人就要向他學習,見到不賢者就要自我反省。我這人吧,就有這樣一個毛病,平常見到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只是產生羨慕、敬佩之情,而不知道以其之長補我之短,您的這句話讓我慚愧不已——以後一定要做一個臨淵羨了魚,退而即織網的人,而且要把自己的修行和學識這兩張網織得結結實實,讓他永遠牢而不破。
孔老先生,您身上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地方,雖然您已經不在了,但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有機會的話,我一定去孔廟看看您。
給孔子的一封信2
敬愛的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與您相隔著比銀河還遠的距離。您在別人的心裡是神聖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你雖離我們遠去,可您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張沒有因為時間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愛的種子”依舊在我們心中蓬勃生長。包含您思想的《論語》一書,如一盞指路明燈,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回正確方向;如一杯香濃的咖啡,讓我們理解細細品味人生百態,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鋒利的箭,讓我們懂得“良藥苦口利於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張啟迪著我們。
孔爺爺,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所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上紅地毯。而我讀書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成績也一塌糊塗,看著同學個個都“節節高升”,而我卻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論語》,走進我的生活,您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讓我自覺的整理好思緒,您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如當頭棒喝,讓我自覺制定了好的學習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我、啟迪著我所追尋的。
孔爺爺,您是世人心中的“大聖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張對當今社會是多麼重要嗎?正因為有了你當初的寬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紐帶,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過我。
那一次,輔導班學校組織衛生大掃除,我和一個同學被安排管理,我竟昧著良心對那個同學,而我卻說我有事,需要她幫我看一下,那個同學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我在外面玩的痛痛快快後走進教室時,發現老師在對她訓斥。原來她先幫我管樓道而自己的教室卻沒管,不知為什麼,當時一種負罪的念頭讓我愧疚不已,當孔爺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映入眼簾時,如一隻利劍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臟,是啊,自己都不願承受的事情,為什麼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呢?如果那樣,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什麼區別呢?感謝您,孔爺爺,是您給我的人生上了生動的一課,終身受用的一課。
其實,孔爺爺,您教給我的何止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選擇朋友,“不恥下問”讓我攻克更多難題,學習更上一層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君子……孔爺爺,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孫後代的茫茫路途,指引著他們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孔爺爺,看到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給孔子的一封信3
敬愛的孔子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與您相隔著比銀河還遠的距離。您在別人的心裡是神聖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你雖離我們遠去,可您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張沒有因為時間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愛的種子”依舊在我們心中蓬勃生長。包含您思想的《論語》一書,如一盞指路明燈,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回正確方向;如一杯香濃的咖啡,讓我們理解細細品味人生百態,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鋒利的箭,讓我們懂得“良藥苦口利於病”的道理。
您的思想主張啟迪著我們,薰陶著我們……孔子老師,你知道嗎?從我剛開始識字起,就開始讀《論語》了,而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您說過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我從《論語》中所學的第一句話,也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我的爺爺曾給我解釋過這句話的道理,而這個道理也一直銘記在了我的心中,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我都一直牢記這句話,虛心向他人求教,使我受益匪淺。可能您會感到驚訝!想不到您的一句話會在幾千年後改變了一個小男孩對學習和生活的態度,但事情往往具有這樣的戲劇性。在您所處的春秋時代,您周遊了列國,去說服那些國君,用您“仁愛”的思想去治理國家,但卻很少有人聽您的,可就在以後的幾千年裡,您的儒家思想卻成為最正統的思想,被文人們廣為學習,而您也被尊為“聖人”。
您的廟宇被修了一番有一番。您的弟子已經遠遠超過三千之眾,這些都是您所不知道的,可能您未成想過這些,但您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即使是在今天,還是有許多人去學習您,您的弟子甚至遍佈世界各大洲。在國外的許多高等院校裡都有“孔子學堂。”您的名字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代名詞。至今許多的的地方,人們仍在研究《論語》這部凝就了你這一生思想的書,人們在書上把您標註為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爺爺,雖然我與你的某些觀點有不同的看法,但我會認真研讀《論語》,從中汲取智慧。
此致
敬禮
來自21世紀的學生:柯蘇婉
給孔子的一封信4
Dear(您可能不認識,這是英文,不是外星語)孔子:
您好!
My name is(再次用英語)笑林,我是一名初中學生,第一次跟您寫信。有些冒昧,請多多包涵。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您的這些名言五歲時的我就已經會背了,但其中的意思,我還真不知道,當學了《論語》這篇課文,我才徹底明白這些話的含義。當老師說我們山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時,我便會問:“一聖人是誰啊?”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後來我才明白是您。而且我還了解您的思想在當時多麼超前,你希望國家是這個樣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
我先給你說說我們現在的城市和生活吧。
自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後,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嗚---”在鐵軌上發出一陣響聲。您可能以為這是怪物吧,其實這是火車,它是一種交通工具。看,在天空飛翔的的那個東西,“嗖---”一聲從頭上飛過,您可能還以為這是一種巨鳥吧,這是另一種交通工具,叫做飛機。那是什麼?有四條腿,身上還是鐵打的,那是汽車。還有水上飄的貨船,還有腳踏車……您可能會問了,以前的馬車、牛車、驢車哪去了?那些,在我們現代城市裡很少見了,好像都退化了一樣,消失了。(不知道這樣說您會不會懂)
再看看我們的生活水平,那叫一個棒!不信,您瞧!道路兩旁的土房子不翼而飛了,取而代之的是單元樓,小二樓。以前的泥濘小路已經消失了,代替他的是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曾經的扇子早已不知被人丟到哪個旮旯裡去了,現在用的可都是電扇、空調!以前那用來傳遞資訊的“烽火臺”早就自動消失了,現在用的可都是電話,手機!可比過去好得多了,又快又方便,羨慕了吧。如果您需要,我可以送您一些。
您那個年代,戰亂不斷,那幾個小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鬧得雞犬不寧,人心惶惶的。現在好了,神州大地已經是和平世界了,五十六民族成一家人啦,在這裡,不需要打仗,更不需要爭奪,人人富足,家家安康。您一定很納悶吧,誰有這麼大的本事把這麼個爛攤子收拾好的,我得自豪的告訴您,是共產黨!她好比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一心為她的兒女們著想,引領著他們打到土豪劣紳,趕走日本侵略者,把不肯講和的蔣委員長攆到臺灣島上去,建立了新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康莊大道,又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富起來了,強大了,原子彈、氫彈、衛星我們也都用了,那些帝國主義國家再不敢看扁咱了,咱可以踏踏實實過日子,奔小康啦,您替後代子孫高興不?
孔子老先生,您看,您的理想在兩千年後終於實現了,如果您地下有知,您就放心吧,您的後代子孫會越過越好的,好比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因時間不早了,儘管還有好多話要給您說,我也只好擱筆啦,您聽,老媽催我啦,小林子,十二點啦,拉燈睡覺。下回再見!G00dbYe!(又說英文啦,真改不了)
此致
敬禮
小林子
20xx年5月25日星期三寫
給孔子的一封信5
尊敬的孔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21世紀的中學生。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的人,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完全被“西化”的一代人:喝可口可樂,吃漢堡包,崇拜南韓明星,做美國夢,沒有集體意識,害怕吃苦,只是享受,特別是對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不感興趣,知之甚少。諸如此類的說法,還有許多許多。
孔爺爺,其實不是這樣的,這是對我們的妖魔化,我們這一代人不是這樣的。我們對我們的民族傳統是十分熱愛的,我們是汲取著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乳汁成長的,特別是您的思想,對我們的成長影響是很大的。
每當我捧讀您的《論語》,心中不由得升起對您無限的敬佩。您這一生前後從事教育事業40餘年,有弟子3000人,出名的就有72人。您的言論、思想主要地體現在您的弟子們編成的《論語》一書中。這本書,我置於案頭,常讀常新,每次讀這本書,每次我讀到您關於人生的言論,都讓我有新的認識與體會,都讓我受益匪淺。
您站在長江邊上說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讓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光陰似箭,流水無情,生命在時光的大潮裡轉瞬即逝,不容我們片刻停留。記得朱自清在他的《匆匆》中也說過,一不小心,時光就從我們的手指頭縫中溜走了,你抓也抓不住。這些話,都啟示著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要虛度光陰。切不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您還語重心長地說過:“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學習態度應誠實,不要不懂裝懂。據說現在許多的大學生研究生,在作論文中,抄襲成風。他們雖然有了高的學歷,但他們的學習態度連小學生都不如。我們則一定要從小就養成誠實的學習態度。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開始走歪了方向,走得越遠,方向就會越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讀書、思考也應該有方法,不要只讀書不思考,也不要只思考不讀書,否則只會一無所獲。我們作為初中生,常常會犯的錯誤是,只是死讀書應付考試,或者是處處發表言論,指手畫腳,表現自己,但卻不會用學會的知識面去支援自己的言論。所以,孔爺爺,讀您的言論,真真是讓我們對您佩服的五體投地,您幾千年前說的話,對我們今天還是有很強烈的指導意義呵。
類似這樣的話,您說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麼是老師呢?老師就是給我們授業解惑的,這樣的老師,只要我們留心,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都有。溫習舊的知識,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因為任何新的知識,都是在舊的知識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身邊的人,也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因為每個人都有他們不同的優點,這些優點正是我們自己需要學會的呀。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啟示我們:我們應該學會舉一反三,把這種方法運到學習中,對我們的學習很有幫助。“不恥下問”讓我知道了學無止境,讓我知道了正確的學習態度。“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則告訴我們,做人應做到“仁”“禮”“義。當我念著這些句子,心中總會漾起幸福的微漣,臉龐總會溢位甜甜的微笑。孔爺爺,您仁慈、和藹、博學,你把做人與做學問,聯為二而一一而二的整體,您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聖人,您用自己的言行來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啟示我們人生的真理。
讀您的書,人生長路即有明燈指引,與您為伴,成長之途就不再寂寞無助。走近你,溫暖我;讀懂你,智慧我。有你,真好。
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此致
敬禮
楊子儀
20xx年5月1日
給孔子的一封信6
尊敬的孔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與您相隔著比銀河還遠的距離。您在別人的心裡是神聖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你雖離我們遠去,可您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張沒有因為時間消逝而被淡忘,反而時時刻刻都在啟迪著我們的一言一行。包含您思想的《論語》一書,已被我讀了不下十次,但是每次閱讀完之後,都會有新的收穫,新的感受。這本書如一盞指路明燈,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回正確方向。您的主張無時無刻不薰陶著我們······孔爺爺,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所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上紅地毯。而我讀書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成績也不突出,看著同學個個都“節節高升”,而我卻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論語》,走進我的生活,孔爺爺您的諄諄教導是我如沐春風,您的“溫故而知新”使我深感讀書之樂趣。從此,我的學習成績就“節節高升”了。孔爺爺,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我、啟迪著我追尋。
孔爺爺,您是世人心中的“大聖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張對當今社會是多麼重要嗎?正因為有了你當初的寬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過我。
那一次,學校組織衛生大掃除,我和一個同學被安排打掃教室,面對外面大好春光,我竟昧著良心對那個同學說我生病了,需要她幫我掃一下,那個同學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我在外面玩的痛痛快快後走進教室時,發現老師在對她訓斥。原來她先幫我打掃好了衛生。而自己的區域卻未來得及打掃,不知為什麼,當時一種負罪的念頭讓我愧疚不已,當您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映入眼簾時,如一隻利劍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臟,是啊,自己都不願承受的事情,為什麼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呢?感謝您,孔爺爺,是您給我的人生上了生動的一課,終身受用的一課。其實,孔爺爺,您教給我的何止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選擇朋友,“不恥下問”讓我攻克更多難題,學習更上一層樓,孔爺爺,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孫後代的茫說說茫路途,您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孔爺爺,看到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禮!
給孔子的一封信7
孔子,你好: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與您相隔著比銀河還要遙遠的距離。您在別人心裡是神聖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你雖離我們遠去,可您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是不可泯滅的。您的思想主張沒有因為時間的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仁愛的種子”依舊在我們的心中蓬勃成長。
孔子,我想對你說,當你在世界的某處地方停住,留下的是你淵博的知識,教出的是無窮的學子,我為你感到自豪。你渴望統治者的賞識,卻從不因此而違背自己的原則。你那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品質,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學到知識,別人是拿不走的,因為它已成為個人的財富,是心靈的智慧。只有用自己的才智觀察周圍的世界,並認真地思考,得到的答案才真正屬於自己。正如一個人的氣質,不能像拿別人的一樣,必須經過個人的學習,長期的訓練,才能成為一個知識淵博,通曉世界的人。
您讓我明白了孝敬之道:“百善孝為先”,我們從父母身上索取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父母的付出是人間最寶貴的愛;您讓我明白了學習之道:“學而不思則罔”學習要多加思考,如果只是讀書記誦一些知識,而不透過思考加以消化,會分不清是非;您讓我明白了做人之道:“言必信,行必果。”說話一定要兌現,做事一定要果決,這樣才是做人的首要條件,您讓我明白了仁愛與智慧之道:“仁者愛人,智者見智。”所謂的仁,就是愛人,愛別人。所謂的智,就是聰明的人知道去了解別人,就是智。
歲月的長河浩浩蕩蕩……歷史的舞臺上匆匆出現了一個你。你曾照亮了一條夢想與智慧的道路。孔丘,孔仲尼,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你是在文化的大觀園裡的一朵絢麗的奇葩,似荷花高潔但不傲慢,似曇花般美麗卻又多了一份久遠!
你的精神,我們將世代繼承下去……
此致
敬禮
20xx年5月10日
xxx
給孔子的一封信8
尊敬的孔爺爺:
您好!
我是您千年後的一名學生,帶著對您的敬仰、崇拜給您寫了這封信。雖然我們之間相隔數千年,但是,您知道嗎?您的仁愛思想、教育理念、民族精神如今已在我們這個時代遍地開花,影響和啟發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看到這些您高興嗎?
初次與您相識是在您的《論語》中,當時我正處於學習的迷茫期,不知所措,而您的思想就像迷霧中一盞明燈指引了我前進的方向,像一股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您的“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吾日三省吾身”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如同在青橄欖中咀嚼出絲絲清涼,知道了學習要有嚴謹的態度,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增添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心;每當我討厭學習控制不住自己時,您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讓我自覺整理好思緒,以讀書為樂;每當我遇到難題恥於向別人請教時,您的“不恥下問”“學而不厭”開導著我,鼓舞著我,使我及時尋到了學習的新途徑;您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我知道了如何選擇良師、求學問,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每當我與同學有矛盾時,您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讓我擁有了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寬厚豁達的胸懷。
您不僅教會我學習,還教會我做人。我是一名90後的獨生女孩,性格有些孤傲自負,生活中有時不太懂得關愛,也不太知道感恩,經常由於父母的管教和嘮叨與父母爭辯,有時竟然讓他們留下了傷心的淚水,自從與您“結交”後讓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更懂得了如何才是真正的孝道:“父母唯其疾之憂”,我們做子女的不應該讓父母為自己的行為和品格擔憂,更何況還擔心我們的健康,即使是健康也要做到最大程度的關愛自己,珍愛生命,不讓父母操心。在平常的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同學或大人為了某種利益互相傷害,此時我真想告訴他們您老人家教導的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尊敬的孔爺爺,弟子雖然崇拜你很多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事方法,但對於您個人還有您當時的教育方式和評價方式,還知之甚少,因此斗膽向您請教幾個問題您不介意吧:您是偉大的思想家,您在學生時代有叛逆心理嗎?您有弟子三千,您當時是怎麼評價您的弟子呢?是看中學習成績還是看中他的品行呢?您是偉大的教育家,您是如何批評您的學生的?您是贊成“嚴師出高徒”還是贊成“不準體罰學生”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尊敬的孔爺爺,雖然我們跨越千年,但時空的隧道讓我們緊緊相連。您的閃光思想將照亮我們前進的航程,您的偉大智慧將指點著我們學習生活中的迷津;您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人生永遠的課堂。期待您的教育思想、治學方法、為人之道為我們未來的現代教育導引出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
此致
敬禮
您的一個“愚昧”學生
20xx年xx月xx日
給孔子的一封信9
尊敬的孔子先生:
你好,
我們之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之間,你的思想一直在教育著後人,在百家爭鳴的時候,你以“儒家”思想為代表提倡的學風,你是現在人心中的大才子、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你曾在百家爭鳴時期灑下“仁愛的種子 ”,雖然你已離開了我們,可是您的思想卻從未離開過我們,你的語錄《 論語》一書中,給力我很多啟示,如一盞指路燈,能給我們在黑暗時找到正確的方向。在讀《 論語》一書中我有一句話並不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如果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還不讓被人去做,那到頭來誰做呢?一件事總該有個人來做並不,自己沒有能力,也許別人就有這方面的才能呢?所以我並不認同您的想法,但同時我又是十分的贊同您所說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那些為了面子而不去向人詢問,假裝知道,可是卻什麼也不知道的人處處可見,在這一句話中也表現了一個人的誠實度,也表現力一個人的做人準則,沒有了誠實便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讓我受益匪淺。
您視名利如浮雲,不追求什麼名和利。您的存在是在讓世人的覺悟。讓世人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您的《論語 》我們熟記在心,時時刻刻叮囑著我要牢記“ 禮”和“ 仁”。
在當今世界,請問有多少個國家不知曉您的存在,可是又有誰還記得 “ 禮”和“ 仁”呢 ? 現在的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在為生活而奔波,現在這個社會就是落後就要捱打,您的思想中還主張“讓 ”是吧,謙讓 、寬容,的確是一種美德,可是在我們這個時代,你讓別人一下,別人就會超出你很多,只有不斷的競爭才能生存,這就是當今社會!
孔在先生,有了您的教育,我們的國家正在飛速發展中!謝謝您的教育!
此致
敬禮!
您的學生:朱穎
20xx年3月6日
給孔子的一封信10
敬愛的孔子先生:
您好!
學了您的《論語十則》我受到許多啟示,對您的高尚品質與為人我十分敬佩,想向您學習探討。
學而不思責罔,思而不學則殆。數千年前的您就十分注重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可見思與學的關係密不可分,可現在的學生,大多數只學不思。就拿我來說:相同的課上時間,相同的老師講課,有些認真思考的人總是課下也把老師的課程看一遍,再熟悉一次,我卻把老師講過的課程看一遍,再熟悉一次,我卻不在乎此,結果往往是我的成績遠在他們之下,我總是很迷惘,為什麼呢?學了您的話,才恍然大悟。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記得有一次,老師講了一道很複雜的數學題,講完後還特意問我,會了嗎?我敷衍了事,說會了。然而在考試時,面對基本相似的題,卻一點思路都沒有,只得望題興嘆。我十分後悔,當時為什麼不求甚解?這才是我體會到誠實的重要。尤其是在學習上: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才是智慧。而明明不會,卻也不懂裝懂,只會害了自己。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由此可見,自我反省也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幫助人們找出並改正許多錯誤。孔子先生:您知道自我反省的好處,可像我一樣的許多人,多是犯了錯才明白您的觀點的。我以前朋友很少,卻不知道為什麼,因此每天都很苦惱,學了您的話,我開始冷靜下來反省自己,雖不是每日幾次,卻也有頗多的收穫,我漸漸的認識了自身的不足,也努力加以改正,相信不久便會有更多的朋友。吧。
孔子先生:說了這麼多都是在您的啟發下才明白的,相信您的話作為我的座右銘,時刻牢記。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不斷踐行您的思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按您的經驗為人處事,少走彎路,更要找到自己的不足,盡力做到三日三省吾身,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具有更多長出,重塑一個完美的自我。
孔子先生願您的理論學說得到更多的認可!
給孔子的一封信11
尊敬的孔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與您相隔著比幾光年還遠的距離。您在每個人的心裡是神聖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在我心裡您還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你雖離我們遠去,可您的思想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您的思想主張沒有因為時間的消逝而褪色,您曾播下的“仁愛的種子”依舊在我們心中蓬勃生長。包含您思想的《論語》一書,如一盞指路明燈,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回正確方向;如一杯香濃的咖啡,讓我們理解細細品味人生百態,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鋒利的箭,讓我們懂得“良藥苦口利於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張啟迪著我們,薰陶著我們……孔爺爺,您寫的論語中讓我們懂得了很多,讓我從一個懵懂天真的小孩子漸漸的開始懂事,它還教會了我在生活中怎樣去處理和對待事情。教我如何考慮事情更加的周全,教我自我剋制自己。也告訴我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成績而過度自傲,我知道比我好的人還有許多,正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要在心裡告訴自己:下次還要超越自我,努力做到最好……孔爺爺,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所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上紅地毯。而我卻不認真讀書,也不善用讀書的方法,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您說過的溫故而知新,我從沒做到過,今後我一定嚴格按照您的學習方法學習。
孔爺爺,您是世人心中的“大聖人”,不僅單是您的教育思想,還有您的道德思想,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張對當今社會是多麼重要嗎?正因為有了你當初的寬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紐帶,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過我。每當我裝做生病,故意尋求他人關懷照顧時,讓他人替你做這做那時,您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映入眼簾,如一隻利劍深深刺痛了我的心靈,是啊,自己都不願承受的事情,為什麼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呢?如果那樣,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社麼麼區別呢?感謝您,孔爺爺,是您給我的人生上了生動的一課,終身受用的一課。其實,孔爺爺,您教給我的何止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選擇朋友,“不恥下問”讓我攻克更多難題,學習更上一層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君子……孔爺爺,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孫後代的茫茫路途,指引著他們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
孔爺爺,看到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禮
您的學生:陳玉奇
給孔子的一封信12
敬愛的孔子:
2500多年前的您以好學、博覽、廣交而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您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聖人。但您自己並不這樣認為,您有一句相當經典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您是多麼的謙虛。
我從未見過你長得是怎麼樣子的,但是我彷彿能看到您樸實的身影。緊鎖的雙眉,因為知道您離開時也還未有您所看到的核心是“禮”與“仁”。您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與禮教來治國是最高尚的治國方法。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實際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姓名:
日期:
給孔子的一封信13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現代的中學生,在書上,電視上,人們的口中您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可在我的心裡您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人,您離我們雖然很遠,可您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張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所淡忘。
頭一次聽說您,是在一個叫《百家講壇》的節目中看到的,當時的我,對您幾乎沒什麼印象,只懂得看動畫片,如今,我已能夠明白您那些論語了!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未來鋪好路!您的“溫故而知新”使我懂得在溫習舊知識時要從中領悟出新的知識!“學而時習之”告訴我:在我學習知識時應該時時溫習它們,增加記憶!“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如一盞警示燈,警示我學習不思考,便會學的不明不白,思考不學習,在考試時就會很模糊!這些都如一縷縷陽光,照射在我身上,使我感到溫暖!
孔老先生,您是世人心中的“大聖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張對當今社會是多麼重要嗎?正因為有了您當初的寬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場面,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過我,使我在人生的路上少走了一些彎路。
其實,孔老先生,您教給我的何止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選擇朋友,選擇合適的朋友!“不恥下問”讓我攻克很多難題,學習更上一層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君子……孔老先生,您的仁政思想開闢了您的子孫後代的光茫路途,指引著他們的生活,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孔老先生,看到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禮!
給孔子的一封信14
孔大哥:
我聽說過你的孔子名字很久了。今天我很榮幸能和你交流。謝謝你在百忙之中的建議。
孔大哥,我看你應該是個和藹可親的大哥。你雖已過世,但你的崇高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你們的思想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使我們更加團結和諧,創造了這個多姿多彩的社會。
在我看來,你是一位知識淵博、品德高尚的好老師。你不僅教會學生如何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做人的原則,讓他們終身受益。因此,你的學生可以變得有才華和脫穎而出。我想了無數次了。如果我是你的學生,那該多好啊!真的,我真的很佩服你。你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也是古代私塾的奠基人。只要你提到中國文化,人們就會首先想到你。你對中國文化有什麼貢獻!怎麼會不令人欽佩呢?
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落後了,我們就會被打敗。因此,我們一直在努力創造這個美麗的祖國,成為祖國未來的有用人才,為我們的未來鋪上紅地毯。但我的學習是“三天釣魚,兩天曬網”,所以我的成績都一團糟。我看著同學們“天天起來”,但我摔倒了很多,我的心好像翻了五味瓶,直到《論語》走進我的生活。孔大哥的諄諄教誨讓我如沐春風。我一直記得你的教誨,你的理解,你的學習不累“使我深深地認識到知識是無窮的;當你學習的時候,把我的思想理清,把自己投入書海,當我變成“兩隻耳朵聽不見窗外的事,一顆心只讀聖人的書”時,我感到很高興;你的“學而不思則無用,思而不學則危險”。如果你撞到你的頭,我已經做了一個很好的決定,有意識的不要做你不想做的事,讓我知道我不想做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這些教誨時刻提醒著我們。
你住在簡陋的房子裡,沒有憂愁,因為那裡沒有汙穢;你常吃沒有食物的食物,因為你有靈性的食物;你的莊稼“草多芽少”,但你不煩惱,因為你的野心沒有違揹你的初衷。
你周遊世界,從中得到很多知識和靈感。有一次,你帶你的門徒去泗水河參觀。桃紅柳綠的。草是綠色的。你的心情就像你面前的泗水。齊魯問你在看什麼。你說你在看水。自貢明白,遇到水一定要看。一定是合理的。你意味深長地說:“自來水是餵養所有生物的牛奶。它似乎有美德。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水流就會向下,溫柔而溫柔,似乎有感覺。水穿過山石,鑿出石牆。它沒有恐懼。它似乎有野心。當所有的東西都進入水中時,它們將能夠清除汙垢。從這個角度看似乎很擅長教育,水才是真正的紳士!”
從普通的流水中,你可以看到如此深刻的道理!它顯示了你面對生活是多麼的謹慎和嚴謹。我也明白了許多實際的真理是自然存在的,只有小心,我才能找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現在我也漸漸變得細心了,仔細之後,我發現我可以從花草和一些不重要的東西中找到很多樂趣。我也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美德、有愛心、有抱負的真正紳士。現在有一句眾所周知的口號: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水資源。
其實,孔大哥,你教我的還不止這些?”三個人,一定有我的嚴老師,讓我學會擇友;“無恥”讓我克服更多的困難,學習到更高的境界;“君子之美,成人之惡”讓我學會做一個孔大哥,你光輝的思想照亮了你子孫的廣闊道路,指引著他們的衣食住行還有交通。你的言辭是我們生活的課堂。孔大哥,你一定很高興看到這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只要你認為你所做的一切不違背原則,你今生就不會後悔!
此時停止寫作。請原諒我!
仰慕者:
5月31日,星期二
給孔子的一封信15
敬愛的孔爺爺:
您好!
有一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很久了,我想借此機會來和您探討探討。
在我進入初中的這一年多里,我發現了許多不同的變化。例如:中學生不好好學習,一天到晚只知道拿這手機玩,不論是在上課還是在下課或是在放學的路上,都能看到這樣的身影。
其實,剛開始我並瞭解這樣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危害。可是,當我的一位朋友出現這樣的症狀時,我很吃驚,原來,這是那麼的危險。
以前,我的朋友,她是一個非常開朗、非常樂觀的一個人,她的成績也與我差不多。在學校我們是同班同學,放學後我們是同路朋友,在路上我們無話不談。但自從她進入初二以後,她的脾氣越來越糟,說幾句不中聽的話,她立馬就翻臉。她的成績也像坐滑梯一樣一直下降,原因就是:她太愛玩手機了,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階段了。在上課時,他不聽老師所講的內容,而是去玩手機,用手機上網看小說。中午放學了,什麼作業都不帶,就只帶手機回家。我聽她的組長(我們的另一個好朋友)說,她已經很久沒有交課堂作業了,而且老師佈置的家作她也不寫。這次期中考試,八門她竟然有五門不及格。我很想勸勸她,可是一想到要和她說話,我這心又是七上八下的。因為她的話語裡充滿了尖酸、刻薄、諷刺。聽了渾身不舒服。有時候,我真想衝上去罵她一頓,可是,為了我們的姐妹情誼,為了她的面子,又不得不忍住。
您的學生曾子說過:見齊思齊焉,見不齊而內自省也。當初如果她沒有買手機,那該有多好,她如果能吸取一下別人的教訓,那這一切都將會改變。但這也只是一些空想……
孔爺爺,您是偉大的教育家,我希望您能幫助我,幫助我一起改變她的這種不良行為。孔爺爺,行嗎?
此致
敬禮
一個敬仰您的學生:彭XX
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