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抒情> 家鄉的小巷「寫景抒情」

家鄉的小巷「寫景抒情」

家鄉的小巷「寫景抒情」

  抒情是指表達情思,抒發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快來看看吧。

  家鄉的小巷

  如果說江南的青石板街像端莊秀麗的姑娘,上海的里弄像一個氣喘吁吁的旅者,那麼家鄉的小巷就是一個多情的詩人,在把樹影拖曳得老長老長的路燈光下看慣世事,寵辱不驚。

  家鄉是嘉陵江邊的一座小城,無數的小巷錯綜接連。清晨,站在巷口便聽見裡面傳來各種熱鬧的買賣聲。小巷幽長而狹窄,兩邊是矮矮的斑駁的石牆,牆外不知是誰家的櫻桃樹長得正茂盛,舒展著身姿,慵懶地望巷中人來人往。賣菜的老婦們靠牆而坐,腳邊堆滿了滿眼青蔥的新鮮蔬菜;補鞋的老翁坐在巷拐角,帶著一副大而厚重的金絲眼鏡,目光在來往行人的腳步中穿梭。三三兩兩走來一些提著菜籃子的婦女,趿著拖鞋,嗑著瓜子,和同伴拉著家常,不緊不慢地走在這瀰漫著柴米油鹽氣息的小巷。蔥香在空氣中升騰,幾個小孩子一陣瘋跑,衝到巷子裡一個賣油餅的攤位,使勁吸吸鼻子,然後掏出幾張被汗水浸軟的皺巴巴的角票:"多放點蔥花!"

  賣菜人的叫賣聲還在巷子裡徜徉,那聲音似乎從遠處飄來,悠揚空靈,伴著蔬菜的陣陣清香,不緊不慢,不急不躁。

  啊,這是小巷中生活的味道!

  一直到賣菜人最後一聲悠遠的叫賣聲傳來,鵝黃色的夕陽塗滿了整個小巷,就像奶油麵包一樣香甜。巷裡的擺攤人陸續收拾著東西,夕陽將他們的背影拉得老長老長,最後只留下了一個拐角處的剪影,但那足矣。

  黑夜總來得特別快,夜色濃得像一塊化不開的巧克力,只有清瘦的路燈站在巷口,待她的心上人。燈在夜色中等待,等待矢待千年如一日的南來北往塵埃又一次飛揚。長巷卻始終會靜躺在繁華的邊緣,接通人的生活,接納一個個失意的人。

  也許在以後的人生某個難過晚,我會再次走進記憶中的小巷,明呢喃,聽它低唱,聽它訴說絡繹不絕隊南來北往。

  月色如水夜如霜,遊子對巷訴衷腸。

  雨訪蘇州

  蘇州雨是常見的,若早起天陰氣沉沉,準是夜裡不防備落了一場倉促的雨,只有林蔭道上堆積的溼漉漉的落葉可證明。蘇州的雨也猝不及防,一會兒工夫可以變換三種臉色,說時遲那時快,雨勢席捲,撐傘的餘地都沒有。

  早起蘇州是個暗沉的臉色,剛預備著出門就雨聲降臨,颼颼墜下,烏雲遮天蔽日。然而落雨天的蘇州是格外安靜的,不容錯過,遂冒著簌簌白雨,出門趕車。雨時而狂亂時而溫存,難以捉摸的脾性,是江南雨的常態,驕矜隨意。

  車停在一條雨溼的梧桐樹街,水光閃爍著青翠,碎雨絲兒撲面而過,好在是個落雨天,昨還是穿花柳絮斜撲面,今就一陣清冽的風搖晃而來。由於雨天的緣故,遊人稀稀落落,三兩散客撐傘而來,卷褲腳、穿套鞋的也不少。我撐著傘站在滄浪亭門口,忽地又雨聲驟臨,輕雷陣陣,可園和滄浪亭門口皆大珠小珠落玉盤,滄浪亭門前汩汩的綠潭水翻湧水泡,淡淡腥氣,而潭邊釣魚客紋絲不動,恍若未聞,雨聲不斷在暴與柔之間變幻,站在門口的我估摸著不過才一刻鐘而已。

  我喜歡這樣的非熱門的景點,若在此發呆迷糊,也絕對不會被輕易打擾。又過了一刻鐘進入了可園,雨勢微平,鳥雀空啼,園中人不過二三,或臨湖閒坐或穿過遊廊而去,書院裡正展出著字畫,芭蕉葉在天井裡微微顫動。可園很規整,無怪癖亦無特色,進門“四時風雅”處即可一覽無餘,一平池塘,一座小亭,兩座抱廈。可園又名樂園,又稱近山林,是我見識過的蘇州園林中最沒有特色的一座。

  滄浪亭稍有些可觀處,進門兩盆嬌豔的杜鵑花頓時就讓雨寂的庭院增豔。兩邊的抄手遊廊斜坡而上,環住中間的滄浪亭,亭外照例有古樹名木遮蔽,無論陰晴,都是個幽靜好處,有用收音機聽蘇州話曲子的老畫家,桌上攤著他們的畫稿描樣,也用蘇州話談論世事;蘭花也幽幽開了,雨天裡恰宜這幽靜,廊簷滴雨,遊人至又返,而簷下的中年畫家循著這雨天的幽然作畫,整個園子都清麗脫俗。

  要說看這些園子,左不過是一個模子的,但細看看頭真是大不一樣的,若多走訪幾處林子,自然有了判斷適宜與否的基礎。園子裡廳房的名字都多有文化底蘊,而配上的小品介紹也凝練優美。可園有“東合樓”、“一隅堂”、“挹清堂”,滄浪亭有“聞妙香室。滄浪亭與拙政園、獅子林、留園等齊名,並稱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園中的一副極其有名:“青山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若平素閒暇,滄浪亭是個極好的去處。

  隨後在雨勢漸止後路過蘇州中學、蘇州市第一中學等名校,又穿過十全街拐去蘇州公園,遊蕩一圈後走向鳳凰街,後又繞回觀前,在蘇州大客堂吃午飯。蘇州小食是必不可少的,桂花糖粥一如既往綿密可人來蘇州是必吃的。

  下午又走至園林密集處玩耍獅子林,蘇州博物館門口長龍不斷遂作罷。獅子林是鼎鼎有名的園林,知道的園林的就絕對知道獅子林,而我來蘇州許久這是第一次遊玩。即使是個不大好的天氣,園中還是遊人如織、絡繹不絕,想來晴天裡更是人頭攢動的,那可就更沒有意思了。獅子林是環環繞繞出名的,景緻也彎彎曲曲,包裹著中間的假山迷宮,許多遊人在假山裡穿行遊玩,一會兒冒出頭一會兒鑽進去,假山裡四處是花花綠綠。紫藤蘿的葉業已偏向枯黃,而垂絲海棠在暴雨後也稀稀疏疏,不過隔了七八天,繁茂的花兒就謝的隨水流了,園中僅杜鵑一枝獨秀,但嫵媚的花骨朵兒也萎落在地,好不可憐。獅子林總體來說是大氣的,院內裝飾很多,無論是窗格紙上的文印墨字還是花窗上的纏枝南瓜紋都很漂亮,雖不易讓人發現,但缺失就少了份精緻。獅子林遊人群群,但仍然有老藝術家在畫中國畫,遊人嬉戲,而他們肅穆,是令人豔羨的。園林在夜間就關閉了,否則少了這麼些遊人,獨對著庭院空寂,看明月度風而至,真是自在極了。

  我很愛雨天的蘇州城,雨阻礙了許多湊熱鬧的遊人,還給了城區片刻的安詳,若是晴天,決計見不著空無一人的公園與梧桐樹大道的,而雨後清芬的動人只是供少數人玩賞的。在蘇州已許久,也抱怨過蘇州休假日的擁堵,抱怨過堵塞的交通,然而不容置疑的還是對蘇州的情有獨鍾,若非狂風暴雨我依舊願意在淡煙疏雨下游覽橋水畫舫悠悠、園林牆壁花木,浮世清歡。

  走在思蒙河的蕭瑟裡

  偶然的日子,戀上潺潺思蒙河,如飲一樽清醇,伴隨那抹淡淡的餘香,溫婉而悠長。

  悠悠思蒙河,曾予我無限憧憬的暢想:幽幽綠茵,撫慰心靈的.張皇,熾烈的奔流激發奮飛的夢想。累累金黃,篤定執著的希望,柔雪紛飛的爛漫撩開善感的柔腸。駐足歲月的河畔,離別的日子,嘶啞的歌喉,為誰而唱?

  都市的喧囂已然厭倦,杯觥交錯的鼓譟早已麻木遲鈍的耳膜,虛空的皮囊包裹著殘存的渴望:一寸淨土,一方寧靜的天空。

  冬末的思蒙河,靜寂至極。遁去了陽光,散盡了寒風,乾涸了雨水。甚至,濛濛天際卻容不下一隻歸巢的候鳥。每一次呼吸,深深寒意,沁徹心脾。彷彿,美好的回憶,一切盡被霜凍。走在蜿蜒河畔的小徑,草叢間隱約閃爍的露光,偶爾映入眼簾。目光盡頭,無際的枯萎綿綿延伸——蕭瑟若般!

  是誰凋零了思蒙河的繁華?是誰寂寥了思蒙河的天空?

  涓涓清流脈脈流淌,無言訴說時光荏苒。激盪的年華業已逝去,粼粼微光逐流而下,尋尋覓覓舊日的徜徉。乾枯的水葫蘆悄然收起青春飛揚的小喇叭,寂然追懷那年夏日的奔放。間溪相隔的蘆葦花凋謝了流年的熱望,此一簇,彼一畦,默如絲衫卻遙相凝望,是否今生緣淺,滴滴思念宛在水中央?

  翻閱記憶的泛黃,孑孓尋覓春華秋實的渴望,舊日的模樣模糊在臨岸蔓延的枯黃。季候的輪迴,揮盡泥土的芬芳,碾碎蜂飛蝶舞的吟唱。本想舞一曲流光溢彩的霓裳,喚回鶯啼燕囀的春望。脆弱的靈魂,卻無法抑制心底的蒼涼,任由決堤的晶瑩無盡的流淌,流淌,一直淌到思蒙河蕭瑟的殤……

  孤然寂立的老楊柳輾轉難眠,夢醒時分,兀自呢喃絮花飄舞的飛揚,悵然嗟嘆光陰的流淌。金色的菜花香遁去何方?飽經風霜的嬌葉兒,在瑟瑟寒意的氤氳中顫顫巍巍,翹首期盼煦暖的春陽。連畦接隴的桃林,零落盡嫣紅的沉香,斑斕的奢望塵封在望穿秋水的夢鄉。

  究竟,是誰蹉跎了光陰,蕭瑟了思蒙河歲歲年年的華芳?

  思蒙河啊,我踏著夸父的悲壯,越過山,橫過海,苦苦追循你婉轉的流光:從春走到秋,從夏走到冬,從花開走到花謝,從回憶走到追憶,卻不意走進你蕭瑟的荒涼……

  噢,思蒙河,是時光的經綸禁錮你奼紫的芬芳,請用我殘剩的枯骨點上一堆熊熊的篝火,燃盡你的桎梏,放飛你逐夢的翅膀。是歲月的風鈴揉碎你流年的絢爛,請用我殘剩的枯骨築起永恆的時空,任你繽紛的華彩地老天荒。是季候的無常羈留你洪荒的徘徊,那,就用我殘剩的枯骨,奉養一株亙古的菩提,佑你在樹下靜靜地觀想。而我,惟願那風中的承諾,化為你手中一盞微微的燭光,溫暖我冰封的心房!

  寧靜的倏然,轉首凝眸,一朵乍開的蠶豆花亮麗了眼瞳的迷茫,陽春的序曲在思蒙河畔悄然唱響……

  那麼,蕭瑟的我,春暖花開的遙望,會否徘徊在燈火闌珊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