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抒情> 關於春節抒情作文四篇

春節抒情作文

關於春節抒情作文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抒情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抒情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王安石

  春節是真摯的祝福,春節是團圓的歡樂。“一元復始,永珍更新”春節更是一年的開始,給人以無盡的祈盼、無窮的希望。我愛春節。

  我愛春節,我愛春節煙花的璀璨。除夕夜,零點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大地興奮起來了。聽,四處都是響徹天宇的鞭炮聲,伴隨人們歡呼聲;天空也激動起來。瞧,天空成了煙花的世界。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看那千姿百態的煙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多麼像“空中花園”!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也把我們的生活點綴得更加美好。

  我愛春節,我愛春節團圓的歡樂。家家戶戶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流淌著歡聲笑語。一年辛苦奔波,在今天感受家的溫馨;一年的牽掛思念,在今天品味家的幸福。孩子們扎進父母的懷裡,傾訴對父母的思念,講述著自己成長的趣事;老人們端坐在椅子上,慈祥的看著自己的兒孫們,分享兒孫成功的喜悅,感受天倫的幸福。吃完飯,全家人圍著電視開春晚,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看到激情處,不時有人拿起話筒伴隨電視節目吼上幾段;小孩子也不甘示弱,站到客廳空曠處,即興表演幾段街舞;就連那咿呀學語的嬰兒也搖頭晃腦起來——開懷的笑聲傳遍到每個角落。

  我愛春節,我愛春節祝福的真摯。“新年好呀”“祝您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初一走在大街上,滿耳聽到的都是一聲聲真摯的祝福,相識的不相識的,只要見面,都會心一笑,道上一聲祝福。讓人心頭湧起陣陣暖意。

  我愛春節,我愛春節希望的美好。大紅的燈籠、大紅的對聯透出的不僅是喜慶,透出的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一元復始,永珍更新”“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節給人以無盡的希望,多少美好的想法在這一天萌發,多少人生美好的風帆在這一天張揚。是的,春節從頭到腳都是新的,讓我們盡情享受這一天,去迎接美好的人生未來。

  春節洋溢著喜慶、彰顯著活力、孕育著希望。讓我們一起高呼:春節,我愛你。

春節抒情作文 篇2

  春節在我的心中永遠是最美好、最甜蜜、最隆重的,它可以給我帶來無限的幸福與美好。

  因為,在春節這天,父母會從外地趕回來,陪我放鞭炮,一起在餐桌前享用那甜蜜的年夜飯。我便會體會到親情的溫暖與春節的美好。

  因為,在春節這天,父母會帶我去外地遊玩兒,使我開闊眼界,瞭解更多的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讓我的大腦更加充實。

  上一個春節,爸爸媽媽帶我遊覽了位於四川的九寨溝。九寨溝的景色每美極了,魚看了好似會成龍;鳥看了好似會成風;人看了好似會成仙......九寨溝的景色使我流連忘返,在那裡遊玩兒的時候,讓我忘了高如泰山的.作業,深如東海的煩惱,多如牛毛的考試......

  如今,春節正向我們悄悄的走來。你看,草坪都放上了紅色的花;你看,大院門口都用鮮花擺成了“歡度春節”的字樣;你看,樹上都掛滿了彩燈;你看,商店的門口上都掛上了紅燈籠;你看,街道上的人們都手提年貨匆匆趕路......

  春節馬上便要來了,讓我們共同歡迎它的到來吧!

春節抒情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要歡歡喜喜的,貼春聯、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我特別盼望過春節,因為春節這一天可以收到壓歲錢,當作大學學費。盼啊盼啊,終於盼到春節這一天了。這天,我們歡歡喜喜地乘上車,到了外婆家。

  外婆一見我們來了,高興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連忙生火做飯。她又是殺雞,又是宰鵝,又是剁肉,又是切菜,忙得不亦樂乎,我和表弟在外面玩擦炮,大人們在客廳裡看電視,廚房裡傳出“噝噝”聲,不一會兒,8道美味的佳餚就上桌了。

  我們匆匆吃完飯,搬著煙花,跑到屋子前面,我們的煙花可多了。有“二踢腳”、“蠍子王”、“老闆大發”、“菊花迎春”……我們先放二踢腳,點著後,“轟”的一聲,一個火球竄上天空,接著又是“轟”的一聲,火球變成了金黃色的火花,一會兒就沒了。“老闆大發”噴上天后,有點像元寶,有的像金條。“蠍子王”點燃後,會冒出一陣火花,真像小蠍子在那裡活蹦亂跳……天空中各種色彩交織成一片,宛如朵朵鮮花盛開,讓人心曠神怡,美麗極了。

  放完了煙花,春節聯歡晚會正好開始了。我們坐在沙發上,入神地觀看精彩的春晚。裡面有動聽的歌曲,優美、華麗的舞蹈,還有幽默、搞笑的小品……真是讓人百看不厭呀!

  12點過後,我們洗漱完畢後,就上床睡覺。

春節抒情作文 篇4

  在紹興,到農曆十二月,大家就忙著為過年做準備。

  臘月十二,照例是撣塵的日子,掃帚必須是新買的。把所有的瓶瓶罐罐擦的賊亮。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上天。送灶神時要先祭拜一番,而祭品與一般祭神用的三牲四果不同,一般都用湯圓,麥芽糖等甜的東西祭拜。送走了灶神之後,家家戶戶便可迎接新年。

  過了二十三,大家變得更加忙碌了。必須要大掃除一次,年貨都要備齊。雞,鴨,魚,肉琳琅滿目地掛滿廊前。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幾乎家家都要舂年糕。舂年糕的主要程式是打糕花,燒鑊窠,打榔柱,撥倒臼,搓糕團,印年糕。期間,滿屋飄香,其場面之熱鬧紅火,讓你難以忘懷。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做起年夜飯。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種年畫。這一天,還要把灶神接回來,於廳前置湯圓,茶葉,水果等供品,還在桌上放置雞鴨魚肉,年糕,紅棗等食品。接好灶神,大家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吃年夜飯。桌上擺放著的都是地地道道的紹興菜。一盤悶糟雞讓大家流下了口水。悶糟雞是在白斬雞的基礎上做的,將白斬雞斬大塊,用細鹽兩面擦拭,如大口缸,糟的上面鋪乾淨紗布放雞,一層糟一層雞。輕輕壓緊,緊密封蓋,放三四天,糟香滲透雞肉。再溫一壺紹興加飯酒,細細嚼來,怎能不讓人說“好”呢。桌上不僅有悶糟雞,還有八寶菜,元寶魚,鯗凍肉,紹三鮮,蝦油雞,梅菜扣肉......吃完了年夜飯,大家紛紛開啟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而孩子們呢開始放鞭炮。“噼裡啪啦,噼裡啪啦”。又為紹興添上了一點年味。再晚點,大家會去位於香爐峰半山腰的爐峰禪寺禮佛,燒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正月初一,早餐必吃湯圓,以示“團團圓圓”“高高興興”。

  初二到初八,攜桂圓,荔枝,美酒等禮品走親訪友,俗稱:“做人客”。

  元宵,這是繼春節之後又一個重要的節日,又稱“上元節”。正月十五,大街上處處張燈結綵,紅燈籠高高掛起,頗有一番風味。最熱門的地方莫過於書聖故里了。白天,花燈DIY,猜燈謎,剪紙,寫對聯等一系列民俗特色活動一一展開。晚上,清一色的紅燈籠亮起,形成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眨眼間,到了殘燈末廟,正月也下臺了。學生們該去上學,大人們又照常做事。對於老紹興人來說,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改變,依舊按照老祖宗傳下來的風俗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