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自己作文

走過自己作文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過自己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過自己作文1

  週末在家,晚飯後,我經常去附近的小公園裡散步。

  遠離嚴肅的課堂,拋卻學習的煩惱,在安靜的小公園裡,我慢悠悠地踱步。

  秋風捲過,涼意從脖子鑽入身體,四周的樹木似乎也覺得寒冷,紛紛顫抖起身子,黃葉從枝上片片飄落。世界突然安靜下來,時間似乎減慢了,我盯著一片黃葉,它緩緩從空中落下,轉悠悠地飄到我腳邊,透過它上面的紋路,我看到了它這一生的旅程:從枝頭抽出新芽,幼嫩的葉片汲取滋潤的雨露,吸收溫暖的陽光,逐漸長大,與風共舞,與鳥和鳴,最終與昔日的好友們依依惜別,從枝頭躍下,投入大地的懷抱。

  黃葉又被秋風掃入草地,我的眼前一陣恍惚,無數記憶如同電影一樣在我眼前迅速播放,所有的景象分成兩股,匯聚成兩個人的身形——“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

  我還是個小不點的時候,跟在外婆外公身邊,自己的各方面多少會受他們的影響。我很像外公,話不多,老實憨厚,不喜歡和人說話,甚至走路都會盡量避開行人,不敢和別人尤其是陌生人長時間對視。我也像外婆,只認定某樣東西,拒絕新的事物,好的習慣可以一直堅持,壞的習慣也極其頑固牢不可破,對於別人的指責或教育,始終堅持一個態度:虛心接受,死不悔改!這是我離開老家,來到杭州後,最初的狀態。

  帶著一身與大城市格格不入的氣息,我來杭州上學。為了融入新的集體,我不得不克服種種不好的習慣,吃了不少苦頭,用汗水和淚水換得自身的成長,一天天地變化,日積月累,量變終於產生了質變。

  站在鏡子前,我端詳鏡中的面孔,褪去往日的稚嫩,流露出成熟與自信。對比相片裡羞澀靦腆的小女孩,我不禁疑惑:這是同一個人嗎?!現在,我變得更加坦率了,做事也放得開手腳,常常樂意嘗試新的東西——小時候,也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只喜歡黑色。拉開我的衣櫃,裡面清一色全是黑衣服,家人也調侃說:“又不是去參加什麼葬禮,怎麼老喜歡穿黑色的呀?”現在,我的臥室色調明亮溫暖,衣櫃裡的色彩也非常豐富。記得寒假裡穿一件紅色的衣服回老家,爺爺奶奶看了非常高興,都說我這件衣服穿起來真漂亮。我去鏡子裡看看,穿著鮮豔的紅色,確實整個人都比平時活潑一些。過去我遇到生人就跑,現在我會面帶笑容地和人打招呼;過去我無比厭惡榴蓮的臭味,現在我可以吃掉大半個榴蓮還回味無窮;過去我和人交流不會超過三句話,現在我能隨意和人聊各種的話題……這,就是經歷了考驗,不斷蛻變而成的“現在的我”。

  記憶的潮流漸漸平靜,我的眼前又一陣恍惚,回到安靜的小公園,秋風已靜下來,地面鋪滿層層疊疊的黃葉,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桂花香,我眺望無盡的蒼穹,想起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的一句話:“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現在的我之所以不同於過去,不就是因為改正了以前的錯誤,走過了“曾經的自己”,從而成長為“現在的自己”嗎?《論語》裡也提到“吾日三省吾身”,每日都要反省,每日都有收穫。

  遙遠的天空,帶著絢爛的黃昏之色,紅雲翻滾,彷彿我綿長的心緒。在天的那一邊,我似乎看到了正在凝聚的身形,與過去的、現在的我又不相同,未知而神秘——那,是未來的我。心中豁然開朗,我不禁笑出聲來。我把記憶中的自己定義為“過去的我”,其實,對於未來的我,現在的我不也就是“過去的我”嗎?!

  我甚至可以想象未來成為大學生的自己,抬頭挺胸,懷揣著夢想與希望,自信滿滿地踏入社會,在新的天地裡,盡情綻放自己的光芒。

  當然,不管到什麼樣的年齡階段,無論外界怎樣變化,我始終要堅持做一件事: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反省,每日進步,每日積累,每日收穫。堅持點滴的積累,必定會帶來有質的變化。人生的價值和樂趣,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取得多大的成功,而在於自身的不斷蛻變。不停地改變自己,取得進步,走過自己,走向未來……

走過自己作文2

  春天的腳步漸行漸遠,這段時光,習慣了鳥語花香,習慣了和風細雨,便對春日有了繾綣的依戀,常獨自行進在綠蔭的小俓,尋覓花香的蹤跡,那挑紅李白早已凋謝入泥,但仍有一些不知名的花兒綻放在初夏裡。

  對春天的感受,始於二月春風裡,漸暖的和風吹放了嫩綠,柳條吐出了新芽,一排排齊齊地立在府河上游東風渠的河提邊。

  一直以來蓉城人引以驕傲的是擁有清澈,碧蘭,潔淨的水源。李冰父子千年前的.治水將岷山冬雪融化的雪水經都江堰的古代引水工程引流到成都平原,造福了千年的民生。有了這冰涼透骨流經千年的聖水,成都平原的春天才會如此的美麗,東風渠便是這引水的河渠之一,專用於灌溉成都平原的肥沃田地。

  這條小河從西到東順著市郊逶迤流過,每逢春季到來,河邊的一排排垂柳便綠蔭一片,一派生機盎然,最先昭示著春天的蒞臨,隨後河兩邊田野裡漸漸出現了三三兩兩金黃的色彩,伴隨著淡淡的清香,那是油菜花開了,不久便連成了一大片的金色,金黃之間夾雜著眾多的桃樹,也經不住春風的醉意,漸漸綻開了紅紅的笑臉,紅黃相間,再配上依依的綠柳,順河緹而瀉的潺潺流水,真是春色一片,令人心曠神怡。

  週末,我愛倘徉在這春光明媚的河渠邊,感受這花紅柳綠,百鳥齊鳴,金黃色的田野,尤其是在四月陽春時分,頭頂著暖暖的陽光,迎著溫柔的河風漫步,無邊的美景令人忘乎所以,如入仙境。曾賦詩云:嫩綠綻開千樹椏,春風吹放萬花裳, 百鳥報喜鳴河柳,大地迎娶春姑娘。

  美好往往短暫,時光進入五月,依舊是那條青青的小河,依舊是那一行行齊齊地柳,不見了金黃,不見了緋紅,大地失去了斑斕的色彩,而將深深的期盼埋進了田間地裡,去孕育秋天的果實。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回憶花季的少年,何等天真爛漫,夢想如花兒一片又一片,曾想過翱翔藍天,曾想過深海探險,曾想過異國漂泊,曾想過身披盛裝,頭頂花環,四周掌聲一片……. 時光荏苒,經年如旋轉的木馬 流轉了無數的春夏,也失落了兒時的夢幻,沒有迎來鮮花和掌聲,倒是收穫了不少人生的感念。

  曾有過作家的夢,曾幻想過詩人的光彩,大學校園裡,不去鑽研公式定律,不去排列組合與推理演算,反而沉湎於圖書館裡繽紛的文學世界,喜歡讀書,喜歡書中的人物,從文字中去感受了生活,領悟人生,因為看不透自己,才去尋找那面鏡子。

  記得一位名人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但我從這面鏡子裡卻看到了哭澀,困惑與不解。認識自己便成了我大學裡一門必修課。那時,我以為只有完善的自我意識,才能去認識身外的繽紛世界。就這樣走過了青春歲月,走過了我自己。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是生活中的過客,有些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色彩,有些人帶給你歡樂與甜蜜,有些人帶給你悲傷與苦澀。人生的經歷猶如走過一處處不同的風景,有灰色的地帶,有冰冷刺骨的雪景,有百花盛開的田園,也有風雨交加的夜晚。時光教會了我們如何對待這形形色色的人,如何看待這千姿百態的風景。

  我們懂得了選擇,知道了感恩與奉獻,我們不再容易悲傷,也不會輕易付出一腔的情懷,懂得了如何去收穫一季的光陰,去愛你的所愛,去做令你感動的事,去造就快樂的胸懷,去放飛那經歷風霜,渴望真情的心靈。

  人生走過了春季,步入了夏秋,需然沒有了鮮花般的夢想,沒有了天真爛漫的情懷,但卻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感慨,心靈的充實,頭腦的成熟,伴隨著一次次的人生體驗,慢慢進入了收獲的季節。

  我們走過了春天,卻留存了那份美麗,留存了那份浪漫與夢幻,當我們回首那片曾經花開燦爛的田園,總會自豪的道一聲:我曾經擁有那片絢麗的春色,曾經春光無限。

  一條路, 落葉無跡,走過我走過你,走過春天 ,走過我自己!